天天看點

他被地主逼迫無奈投軍,前兩次都投錯了軍隊,後改投紅軍終成将軍

他出身中農家庭,如果不是被當地地主所逼,是不會投軍的,畢竟家裡還有幾畝薄田,可以養家糊口。更何況,在當時的社會上還流傳着這麼一句話:“好鐵不打釘,好男不打兵”。

他被地主逼迫無奈投軍,前兩次都投錯了軍隊,後改投紅軍終成将軍

他叫唐子安,是湖南湘潭人,因家裡有幾畝薄田,生活雖說沒有小康還不至于餓肚子,是以他小時候就被父母送到國小讀了三年書,便辍學回家種田。18歲那年,他與當地的地主發生沖突,地主就向官府誣告他是“土匪”,是以,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隻能離開故鄉,去投軍。

第一次投軍,唐子安進入的魯滌平的部隊,魯滌平當時是國民黨第五軍軍長兼武漢衛戍司令,江西省政府主席兼國民黨江西地方整理委員會副委員長。雖然唐子安是初入兵營,但他感覺這支部隊不是他理想中那種為貧苦百姓打天下的部隊,而且作風腐敗有如土匪,于是他通知父親,讓他的父親湊了30塊大洋,經過一番吃請之後,軍官才把唐子安給放了出來。

回家不久的唐子安,再次投軍,結果還是國民黨的部隊。然而這次,家裡已經不可能再拿出銀兩來打點軍官了,隻能聽天由命了。

他被地主逼迫無奈投軍,前兩次都投錯了軍隊,後改投紅軍終成将軍

所幸的是到了1930年12月,唐子安随部護送槍彈去戈陽途中被贛東北紅軍截獲。這一次,是唐子安改變命運的時候,他在與紅軍同志進行了一番交流之後立即決定改投紅軍,成為一名真正為貧苦百姓打天下的戰士。

從此之後,唐子安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半年之後就被提拔為副班長并入了黨,他先是任紅12軍19師57團副連長、連長,後又調任三軍團5師任連長。在長征途中,唐子安因負傷收容到紅五軍團,在紅五軍團13師37團任營教導員、營長,後改任軍團偵察科副科長。

1936年8月,唐子安在西征途中遭國民黨三十七軍毛炳文部堵擊,他在掩護撤退時受傷被俘,囚于蘭州北大廟集中營。面對敵人的審訊,他與敵人周旋鬥争,始終未暴露自己身份而被釋放。“西安事變”後,重返紅一軍團,任教導營隊長。

他被地主逼迫無奈投軍,前兩次都投錯了軍隊,後改投紅軍終成将軍

抗戰全面爆發後,唐子安随115師開赴抗日前線,參加了龐家凹、雁宿岩、黃土嶺殲滅日寇三十六旅團等戰鬥,并成為一名八路軍的優秀指揮員。他先後任晉察冀軍區軍政學校隊長、三分區第2團團長、三分區參謀長、冀晉軍區參謀長等職。

解放戰争期間,唐子安随部出擊察南,轉戰冀北,進軍西北,他先後任晉察冀軍區第四縱隊參謀長、第19兵團64軍副軍長等職,為解放華北、西北做出了貢獻,之後,唐子安又率第64軍入朝參戰。

兩次投軍都投錯了軍的唐子安,在改投紅軍後,終于功成名就。

他被地主逼迫無奈投軍,前兩次都投錯了軍隊,後改投紅軍終成将軍

1955年,唐子安被授予了少将軍銜,成為共和國的開國功臣。然而,唐老将軍并沒有以此居功自傲,他總是以身作則,在生活上堅持勤儉節約,工作上與人民群衆平等相待,在原則面前“六親不認”。他總是告誡下屬和周邊親屬:國民黨,輸就輸在在老百姓面前作威作福,我們堅決不能學國民黨那套。

1982年6月11日,唐老将軍因病去世,享年70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