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鄂西川東戰役中被殲滅的“送終兵團”,司令是誰,後來結局如何?

送終兵團,指的是整編成立于1948年8月的國民黨第14兵團,他們隸屬于華中剿總,轄20軍、28軍,在鄂西北地區擔負防止阻止解放軍渡江及入川的任務。到了一年之後的1949年11月,這個兵團就在鄂西、川東戰役中,被我第四野戰軍殲滅。

鄂西川東戰役中被殲滅的“送終兵團”,司令是誰,後來結局如何?

那麼,這個國民黨第14兵團為何會被人戲稱為“送終兵團”的呢?

送終,大家都知道它的意思,它是指老人生命垂危之時,子女等直系親屬守護在其身邊,聽取遺言,直到親人去世的這一過程。是以,說他們是“送終兵團”,毫無疑問有着不祥的含義。

第14兵團之是以會被人們戲稱為“送終兵團”主要是這個兵團的兩任總司令一個姓宋,一個姓鐘,後來當他們兵敗雙雙被俘後,就以他們姓的諧音,戲稱他們為“宋鐘(送終)兵團”。

那下面就和大家說說這兩位司令各是誰?其後來的結局各是如何?

第一任司令,在抗戰時期是個大名鼎鼎的名将,他叫宋希濂。

鄂西川東戰役中被殲滅的“送終兵團”,司令是誰,後來結局如何?

宋希濂是湖南湘鄉人,1907年生,黃埔一期畢業,早年加入過我黨,他先後參加了東征、北伐和抗日戰争,特别是在抗戰期間,率部參加了淞滬抗戰、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等,在沙窩雨戰役,宋希濂率三個師重創日軍,斃敵4506人,傷敵17380人,國民革命軍最高統帥部通電全軍贊揚,并獲華胄榮譽獎章和獎狀。1944年,他率部駐防怒江,率部冒蠻煙瘴雨進圍龍陵,先後攻下滇緬邊境被日軍盤踞經營已久的平戛、龍陵、芒市等據戰,殲日寇過萬。

鄂西川東戰役中被殲滅的“送終兵團”,司令是誰,後來結局如何?

抗戰勝利後,先後任新疆省警備司令、華中“剿共”副總司令兼第14兵團司令官、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湘鄂邊區綏靖司令部司令官等職,1949年11月,我第四方面軍進軍大西南,宋部先失荊門,慘敗川東,逃奔西昌,最後于12月19日在大渡河沙坪被我軍俘獲。

第二任司令,他雖比宋希濂年長7歲,在很長時間裡都在宋的手下做事,是宋的好兄弟,他也是一位抗日名将。他叫鐘彬。

鄂西川東戰役中被殲滅的“送終兵團”,司令是誰,後來結局如何?

鐘彬是廣東興甯人,他也是黃埔一期畢業的,曾參加了東征和北伐。鐘彬參加抗日也是比較早的,他在九一八事變後,在第87師259旅時,就與19路軍一起參加了一二八淞滬抗戰,後調入宋希濂部任團長,與宋成為同僚。中間,鐘彬一度調到軍校任職,但宋還是時不時地想到這個好兄弟,招他來共事。是以,他們在抗戰期間差不多都在一起抗日,因而也同時成為抗日名将。

抗戰勝利後,鐘彬與宋希濂分開,到1949年1月,鐘彬升任為任為第109軍中将軍長後,從新疆調任華中“剿共”副總司令兼第14兵團司令官的宋希濂再一次邀請鐘彬來他的第14兵團共事,于是他成為了第14兵團的司令官。

鄂西川東戰役中被殲滅的“送終兵團”,司令是誰,後來結局如何?

1949年11月,宋部被我軍打的滿地狂竄後,鐘彬率幕僚乘船逃至涪陵時被我軍俘獲。

這“送終兵團”的兩任司令長官,被俘後的結局如何呢?

被俘後,鐘彬與宋希濂等人被關押一起,于是,這兩位好友整日以下棋為樂。鐘彬棋藝平平,常要求悔棋讓棋,宋希濂騾子脾氣盡顯,一子都不讓,甚至摔棋子撕棋盤,被牢友王陵基揶揄為“兵團司令都可以讓給鐘彬,而一着棋卻不肯讓”。

後來,兩人轉押往北京,鐘彬于1949年12月底在北京景山關押期間跳崖自戕,終年49歲,甚是可惜。

鄂西川東戰役中被殲滅的“送終兵團”,司令是誰,後來結局如何?

宋希濂後進入功德林學習改造,1959年底被第一批特赦,溶入了新社會,在全國政協任職,1980年赴美與子女團聚并定居,1993年2月13日去世,享年86歲。

更多精彩文章:

長征時他就是獨立師政委,後又是東野8縱司令員,為何暫授少将?

他是老蔣的鐵杆粉,人稱“小老蔣”,洛陽戰役中被俘,結局如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