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被日本侵略者肆意蹂躏,兄弟姐妹們家破人亡,凡有血性的中國人都會揭竿而起,加入到抗日的隊伍。在江蘇泰興就有這麼一個年輕人,他曾兩次組織抗日武裝,投身抗日浪潮,後因對國民黨軍搞摩擦假抗日的不滿,起義投身新四軍,他就是被人稱為“草鞋司令”的陳玉生。

陳玉生出生于泰興縣廣陵區周蓮鄉陳家莊一個佃農家庭,年輕時去上海打工,參加了上海的抗日救國會,後被日本人誣陷,說他與日本紗廠罷工時打死一個日本人有關,使他锒铛入獄,從此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日本人的仇恨。抗戰全面爆發後,在監獄裡,當他聽到日寇侵略我國的消息後,義憤填膺,遂發動難友向監獄負責人要求“到前線打鬼子去,決不做亡國奴”,他們以絕食相争,終于被保釋出獄。
出獄後的陳玉生曾兩次組織抗日隊伍,抗擊日本侵略者。
第一次是在1938年2月16日,由陳玉生組織的“抗日救亡大隊”在泰興縣常周鄉龍王殿正式成立,他自任大隊長。為了組織這支抗日武裝,他用商借的方法,先後向泰興的鵝湖、洋港、八井等近10個鄉借得長、短槍100餘支,隊伍發展到200多人。在隊伍成立後的2月21日,他們伏擊“掃蕩”的200餘日、僞軍,斃傷了43人。他們的這一行動立即引起了國民黨南通保安司令部的警覺,保安司令袁國寶以給番号、發軍饷為名,欺騙了他們,結果在3月16到南通整訓中被繳了槍。
第二次組織抗日隊伍是在同年3月下旬。就在陳玉生的隊伍被繳械的第二天,日軍就進攻南通,他們赤手空拳突圍出來了一部分人。但一心抗日的陳玉生并沒有氣餒,他決心重建抗日隊伍,他在3月下旬組織收繳了國民黨基層武裝的槍支、團結了一批願意抗日的地方武裝,成立了一支比之前更大的有六七百人的隊伍。在新隊伍成立的7月12日,他率部夜襲季家市日軍,并追擊至靖江縣城,迫使日軍棄城而逃。
為了獲得抗日合法地位,陳玉生帶隊伍入編張公任的通如區右翼指揮部,編為張部第三支隊第二大隊,陳玉生任大隊長。但因遭國民黨頑固派韓德勤排擠,陳玉生率部與國民黨李明揚部合作。1938年,我黨派人到陳玉生部開展工作。1939年2月,經中共蘇北工委書記惠浴宇、委員金求真介紹,陳玉生入黨,并決定陳玉生為單線聯系的特别黨員。入黨後,陳玉生積極配合整頓部隊,使該部完全置于黨的上司下。
1940年5月17日,日僞軍500餘人掃蕩江都吳家橋,新四軍挺進縱隊與之發生激戰,日僞軍傷亡慘重。國民黨頑固派江蘇省主席韓德勤唆使泰州李長江糾集十三個團的兵力進攻郭村。挺進縱隊和蘇北特委急電陳玉生,要求他立即率部起義。起義後,陳玉生部被編入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三縱隊第八團,陳玉生任縱隊副司令員。
那麼,陳玉生為什麼會被人稱為“草鞋司令”的呢?
原來有一次在1939年農曆11月中旬光景,陳玉生率部隊從江南運子彈回蘇北途經揚中時,遇上新四軍陳毅司令員,他要求參加新四軍。在談話中,天空飄起雪花,陳毅走到陳玉生的面前,彎下腰,指着他的腳問:“哎,天氣這麼冷,你怎麼還赤腳穿草鞋呢?”
陳玉生答道:“這是我的習慣。我從組織遊擊隊起,就一年到頭赤腳穿草鞋。”
陳毅說:“艱苦奮鬥也不能搞垮身體呀,恰恰相反,要在艱苦奮鬥中鍛煉、愛護身體,身體是革命的資本嘛!”并馬上指派警衛員上街買來鞋襪給陳玉生穿上。
陳毅司令員的這一番話語和關心,使得陳玉生感動到熱淚盈眶。
從此,“草鞋司令”的叫法,從此在部隊和群衆口中傳開了。
此後,陳玉生先後擔任蘇中獨立旅旅長、蘇北兵團(後改為十兵團)副參謀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陳玉生曆任華東軍區海軍司令部第一副參謀長、省政協副主席等職。但還是近乎苛刻的要求嚴格要求自己。他飲食簡單,直到晚年還保持自小家中貧困時吃粯子粥的習慣;他穿着樸素,常年穿布鞋、着軍裝,衣服、鞋襪都是補了又補。他一生不抽煙、不喝酒,沒有任何不良嗜好。1994年陳玉生去世,享年95歲。
精彩文章推薦:
他是開國上将,他的一生幾乎都任參謀長,曾輔佐了5位元帥
他是新四軍一團長,失去了右臂卻得到了賢妻,後授少将
日軍地圖上的“冀東軍區李雲長”是誰?
過年,紅軍發零花錢,可錢不夠,他說:我是警衛排長,我也不要!
紅軍三“虎”是指哪三支隊伍?主要上司都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