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古裝電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八百裡加急”的說法。一件被八百裡加急的貨物或檔案要從邊境運到内地,這在古代非常不可思議。
要知道在古代強盜可是非常橫行的,就算是盛世中,也保不齊哪個深山老林裡有強盜。但在古裝劇中,八百裡加急好像全部都能送到。是以古代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為何連強盜劫匪都不敢去搶?

八百裡加急多快
其實八百裡加急是一種形容,它主要指古代最高等級的驿站運輸非常快,達到了每天八百裡的速度。在通常情況下,八百裡加急并不能跑這麼快。畢竟千裡馬隻出現在傳說中,全國大大小小幾百個驿站,不可能全都用千裡馬。
所謂的八百裡加急,指古代王朝利用驿站系統快速運輸貨物或檔案的方式。運送的東西基本是公文,或者邊疆的各種報道。但也有運輸貨物的情況,像唐玄宗李隆基就讓唐朝的驿站系統運輸過荔枝。正如杜牧在詩中所寫: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作為最高等級的驿站運輸,八百裡加急有着嚴格的速度規定,最慢得每天跑三百裡。一般情況下,“八百裡加急”的速度在每天四百至六百裡之間,最快能達到每天八百裡。像安史之亂時,唐軍要将安祿山叛亂的消息從範陽運送到西安,兩地直線距離大約兩千裡,路線三千裡。唐朝的驿站隻跑了6天,平均每天要跑500裡。
驿站系統如何運轉
為了達到這麼快的速度,運輸“八百裡加急”的馬必須保持在最佳狀态。但是馬作為血肉之軀是會累的,是以古代驿站系統是每隔二十裡地就有一個驿站。“八百裡加急”每到一個驿站就必須換馬,以此達到馬在運輸全程一直處于全力奔跑的狀态。
盜賊為何不敢搶“八百裡加急”
八百裡加急作為古代最高等級的驿站運輸,運送的東西一般非常重要,甚至關乎到整個王朝的安危。是以古代王朝非常重視八百裡加急,會派大軍保護。
保護的方式自然不是派遣軍隊跟着運輸“八百裡加急”的馬,而是在官道上沿途保護。古代的驿站系統都建立在官道上,官道每隔一段距離就會駐軍,保證周圍山林裡沒有強盜匪徒。是以對于強盜來說,搶劫“八百裡加急”根本就是在找死。
當然,古代的驿站系統也不是完全可靠。一個如此龐大的系統,維護起來成本極大。是以中國古代任何一個處于末期的王朝,驿站系統一定處于半癱瘓狀态,甚至驿站系統會将“屠刀”伸向這個古代王朝。像推翻了明朝的李自成,就是一個驿站的驿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