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連普通人都知道要繞開馬奇諾防線進攻,為何法國人就想不明白呢?

曾被譽為“法國長城”的馬奇諾防線與中國的長城殊途同歸,随着時代的不斷推進,最終淪為旅遊勝地,但二者卻又有着截然不同的“風評”,萬裡長城成為華夏民族中華兒女勤勞勇敢、奮發自強、不屈不撓抵禦外辱的精神标志物,而馬奇諾防線則徹底淪為一個笑話。

網絡中有這樣一種言論,即:“長城無用論”,其實對曆史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這是一種胡扯的說法,遠的不說,如果沒有長城,皇太極用得着繞路漠南蒙古從喜峰口入侵中原腹地麼?山海關也是長城的一部分,如果沒有長城,就當地駐軍那幾萬部隊,沒有任何憑借的話,能頂住後金、大清騎兵麼?

連普通人都知道要繞開馬奇諾防線進攻,為何法國人就想不明白呢?

當然,長城并不能解決封建社會的一切問題,諸如腐化堕落問題,人民疾苦問題,也無法“保佑”一個封建政權千秋萬代屹立不倒,但戰略上講,在古代戰争中,抵禦外族方面,長城一線的功用不可或缺,長城的作用已經發揮了,把一切罪責都甩給長城,這是不公正的,歸根結底還都是人的問題。

馬奇諾防線也是一樣,其本身并不可笑,也不短視,但堅固的堡壘必須輔以正确的戰略戰術,否則它的作用将淪為雞肋。

馬奇諾防線本身是失敗的産物,這要從它的“出生”講起:

一戰時期法國也還是沉醉于世界強國的美夢之中,傲慢的态度仿似病毒般傳播,軍隊當然也沒有幸免的理由。

步兵在火炮、機槍的猛烈打擊下,本應以最快的速度接近對方戰線前沿并嘗試突破,而法軍則認為這樣的舉動有失優雅,跑步沖鋒的建議無疑是對法軍最大的侮辱。

法國的反射弧超長,天知道繞了地球多少圈,在幾十萬個“教訓”倒地被收割生命以後,法國才後知後覺感覺好像哪裡不對,哪裡不對呢?

連普通人都知道要繞開馬奇諾防線進攻,為何法國人就想不明白呢?

1917年,美軍參戰,1918年雙11,德國戰敗宣布投降,戰後的法國終于還是醒悟過來,以這種節奏進攻無異找死,如果想保持優雅,還是龜殼戰術比較好,既優雅又安全。

以上雖有一定調侃的成分,但毫無疑問,法國的戰略和其軍事思想是相吻合的。

法國雖在一戰中獲勝,但是付出的代價也極其慘重,這不是收複領土和戰争賠款所能彌補的。

連普通人都知道要繞開馬奇諾防線進攻,為何法國人就想不明白呢?

當時法國居安思危的情結比戰敗的德國還重,表面無比光鮮,但内裡殘破不堪的法國在一戰中死亡人口約140萬,因傷緻殘人群高達150萬,大量工業基礎設施被摧毀、近6萬公裡的鐵路、公路被破壞、不大的國土上竟然有2萬家企業倒閉,債務額高達340億金法郎。

戰後的一切都陷入低迷,這其中也包括人口在内,其總人口還不足德國的2/3,法國本身的軍力就不如德國,人口和工業制造能力的下降,給了法國帶來了巨大的危機感,因為他們知道,如果沒有英國、俄國、意大利,尤其是最後加入戰争的美國的幫助,法國的敗亡命運幾乎是被注定的。

連普通人都知道要繞開馬奇諾防線進攻,為何法國人就想不明白呢?

曆史總是具有非凡的教育意義,以往德國的幾次入侵都必須經過法國的東北部地區,而這裡恰恰是法國近代工業最重要的命脈所在,比如不可或缺的鐵礦資源,北方地區出産的鐵礦石占總比的95%,戰争資源的密集意味着戰争工業的密集,因為這有效節省了長途運輸費用和時間。

法國面臨兩個問題,毗鄰的德國當然掌握這個關鍵資訊,隻要軍力方面沒有問題,德國随時有能力把這些工業優勢轉換為自己的資源,而對法國來說,一旦戰時失去這些寶貴的資源,一切都将無以為繼,對德國來說是1+1=2,對法國來說則是一切歸零。

連普通人都知道要繞開馬奇諾防線進攻,為何法國人就想不明白呢?

是以,出于法國的短闆,無論是戰略戰術方面,還是有效保護資源方面,馬奇諾防線的建立,都很有必要,但可惜的是---馬奇諾防線的堅固程度雖毋庸置疑,别提馬奇諾防線了,就是它的延長線都讓希特勒忌憚不已,這在作戰過程中顯露無遺,但可惜的是,傾向于絕對防禦思想的法國政客最終占據了上風,一戰協約國總司令福煦的意見也不被接受,是以馬奇諾防線的戰略作用也大打折扣,把戰争主動權完全交給了希特勒。

連普通人都知道要繞開馬奇諾防線進攻,為何法國人就想不明白呢?

法國并不傻,甚至他們自己也沒怎麼期待能在馬奇諾防線發生大戰,因為他們要走還是一戰老路。

他的計劃是首先建立堅不可摧的馬奇諾防線保護接壤邊境安全,然後防線向北延展開來直至荷蘭、比利時,再加上英法聯軍做機動支援,可保萬無一失,因為一戰就是這種橋段打的,最終取得了勝利。

還是那句話,戰争主動權。希特勒無論如何都不會攻打馬奇諾防線,但他同樣也不會陷于其他陣地戰,重蹈一戰覆轍,德國選擇鑽小樹林,通過阿登高地的森林直線插入法國,馳援荷蘭的英法聯軍自然沒有想到,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德國的機械化部隊不足以克服阿登森林的山路。

連普通人都知道要繞開馬奇諾防線進攻,為何法國人就想不明白呢?

僅僅十幾天後,法國就被切了蛋糕,一方是敦刻爾克大撤退,一方則是法國投降,并釋出指令讓駐紮在馬奇諾防線的部隊繳械,參觀了馬奇諾防線的德國人歎為觀止,防線内擁有戰鬥、生活所需的一切設施和資源,甚至還包括娛樂項目,可惜的是它在戰場上卻沒有發揮任何積極作用,不過這也是德軍之福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