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明風華:朱高熾登基僅10月,為何會無疾驟崩?原因有些隐晦

最近的熱播劇《大明風華》,話題和槽點可真是太多了。劇中很多人物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改編。比如本是錦衣衛高官出身的胡氏,搖身一變成為了靖難遺孤,而且為了給家族複仇,更是和漢王攪和在了一起;本就城府極深、為人狠辣的朱瞻基,也成了一個被逼着走向黑化的陽光少年。

大明風華:朱高熾登基僅10月,為何會無疾驟崩?原因有些隐晦

明仁宗朱高熾的形象也是得到了極大的美化:劇中的他為人老實憨厚、雖然心中有一把秤,但是為了國家、為了孝義,還是對二弟、三弟隐忍不發,忍受着來自兄弟們的惡意。要說這些隻是稍微改變了一下以外的話,那麼朱高熾的怕老婆、遠離女色,就純粹是虛構了。那麼,曆史上較為真實的朱高熾到底是什麼樣子呢?為何登基僅十個月就去世了呢?到底是陰謀還是陽謀呢?

劇中對于朱高熾的刻畫,其實并沒有像其他人物那般跑偏。就以朱高熾的能力來說吧,劇中可是真沒說謊。建文帝統治期間,朱棣終于忍無可忍發動了靖難之役,而留下的守城人員就是世子朱高熾。這朱高熾也真是個有能耐的人,他用一萬多人手,就頂住了建文帝大将李景隆五十萬大軍的進攻。可以說,朱棣的後方能夠得以儲存,跟朱高熾的善用計謀是分不開關系的。

大明風華:朱高熾登基僅10月,為何會無疾驟崩?原因有些隐晦

不過,曆史上的朱高熾和劇中一樣,身體素質都不太好,是以并不常随父親朱棣出征,而是經常留守後方。隻可惜,朱棣對于朱高熾的感情很複雜,既喜歡又讨厭。一方面,世子朱高熾是朱元璋在位時就定下的,而且這他世子當得也的确還可以。但是另一方面,朱高熾卻不是很受自己朱棣欣賞。

首先,從個人的偏好來說,朱高熾由于身體不夠健壯,是以更加重文輕武,而朱棣作為一個行伍出身的武将,自然是更看重和自己相似的漢王,是以不太欣賞這個身體過于虛弱的大兒子。這點倒是和劇中演得一樣,盡管漢王朱高煦多有忤逆自己大哥的地方,但是朱棣還是舍不得對自己的二兒子下手,反而是讓老大一直寬容老二。

大明風華:朱高熾登基僅10月,為何會無疾驟崩?原因有些隐晦

其次,讓朱棣更為不喜朱高熾的原因就是因為朱高熾較為縱欲。也正是因為他不善管理自己的身體和縱欲,一來使得自己的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好,二來使得他在朱棣那裡的印象也越來越不好。但是礙于立嫡立長的規矩,朱棣還是立了朱高熾為太子,畢竟這朱高熾還有個好兒子朱瞻基,朱棣就很是欣賞自己這個有勇有謀且善于用武的大孫子。而這朱高熾的去世,就跟他的縱欲有着分不開的關系。

曆史上真實的朱高熾本來就過于肥胖,而且在吃食上也不限制自己,加上平時重文輕武,也沒有适當的體育鍛煉,是以身子骨本就比一般人弱,就連平時走路多了,都得靠人攙扶。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依舊縱欲。朱高熾的縱欲甚至還引起了大臣的勸誡,大臣李時勉就曾上奏折勸谏朱高熾,但是一片好意卻為自己惹來了麻煩:朱高熾命人對李時勉動刑,使得李時勉差點命喪當場。

大明風華:朱高熾登基僅10月,為何會無疾驟崩?原因有些隐晦

是以,朱高熾的驟然去世,與他平時這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有極大關系。根據後人推斷:朱高煦很可能就是因為縱欲掏空了身子、是以引發了其他的不治之症。

明人陸釴的《病逸漫記》中曾記載到:仁宗皇帝駕崩甚速,疑為雷震,又疑宮人欲毒張後,誤中上。予嘗遇雷太監,質之,雲皆不然,蓋陰症也。

這個陰症到底是什麼,就很難詳細說明了,結合他的縱欲,他去世的原因就顯得有些隐晦了。也正是因為朱高煦的去世原因難以解釋,當時的明朝史書上對于朱高熾的去世都是多加掩蓋,并沒有明确記載他去世的真實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