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人一得勢便會猖狂?魯迅:奴才做了主人,擺的架子比主人更足

一個落魄的人突然發迹,往往會“得意而忘形”。是以魯迅說:

奴才做了主人,是決不肯廢去“老爺”的稱呼的,他的擺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還十足,還可笑。

為何人一得勢便會猖狂?魯迅:奴才做了主人,擺的架子比主人更足

奴才從前是在主人“底下的”,

他天天看着主人作威作福,他就日日幻想着自己也能當一回主人。但是突然間當上了主人,“奴才”還不太能适應。他或者不知道該如何做主人,或者是想要報複主人,是以表現得比主人更加有派頭。

一個人得勢後猖狂,很多情況下是難免的。因為有一些人之是以想要得勢,就是為了有朝一日可以猖狂。而另一些不以猖狂為目的人,依然難免猖狂,這就是人性。

一、魯迅是在罵什麼?

魯迅的原話,出自他的《二心集》。

大意是說:一個當奴才的人,一旦翻身做了主人,是絕對不肯廢掉“老爺”這個稱呼的,并且還會擺出比老爺更大的架子來。

通過魯迅一生的經曆來看,他的這一句話往深處說,可以了解為:

一群“想要翻身的人”想要推翻“壓迫自己的人”,隻是為了自己當上“可以壓迫别人的人”。一旦他們取得了成功,隻會做得比原來“壓迫自己的人”更加糟糕。

為何人一得勢便會猖狂?魯迅:奴才做了主人,擺的架子比主人更足

這是因為這一幫“想要翻身的人”本身沒有“見過世面”,是以他們想要翻身,并不是他們的思想意識發生了改變。

他們“翻身”的終極目的,隻是想讓自己能夠活得和“老爺”一樣好。然後,他們當上了“老爺”,應該怎麼來享受呢?沒見過世面的他們并不知道。

這就好比多年前網絡上的一個笑話。

一個生長在窮山旮旯的老太婆,平時隻能吃窩窩頭,連白面饅頭都吃不上。有人去問他,你要是買彩票中了五百萬你怎麼用?老太婆說:我左手一個糖夾馍,右手一個肉夾馍!

曆史上像這樣的例子其實特别多,其中

太平天國就是一個典型。

洪秀全的手下大部分是農民出身,他們本來十分貧窮,起義之後勢如破竹,

剛打下南京,還沒拿到半壁江山呢,太平天國的上層人物就開始大興土木,建造宮殿,吃喝玩兒樂。

其腐化堕落的程度,比之日落西山的滿清也不遑多讓,

因為這就是他們的終極目的。是以從社會變革的視角來看,一個舊社會想要得到新生,是絕對不能指望思想意識沒有發生改變的“奴才”的。

為何人一得勢便會猖狂?魯迅:奴才做了主人,擺的架子比主人更足

不過

今天網友們關注的焦點不在于“奴才”比主人猖狂的深層問題,而在于“奴才”翻身之後,為什麼一定要“猖狂”。

正确的答案基本上還是那兩個。其一,“奴才”翻身之前就想着要“猖狂”。其二,當慣了“奴才”的人,并不知道怎樣正确地當“主人”。

他隻能模仿“主人”的猖狂行徑。并且因為用力過猛,模仿得更加過火,給人的觀感更加糟糕。

二、奴才認知上的局限性

一個“奴才”之是以變得比“主子”更加猖狂,有人說是基于一種“報複心理”。

即便他“報複”的對象,不是“主子”本身。

這就

好比中國古代的婆婆,總是想壓迫媳婦。她自己當媳婦的時候被自己的婆婆虐待了,等到“多年媳婦熬成婆”後,她轉過頭來又欺負自己的媳婦。一方面發洩了自己多年來積蓄的怨氣,另一方面,她覺得當婆婆就該是那個樣。

為何人一得勢便會猖狂?魯迅:奴才做了主人,擺的架子比主人更足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并不隻是出在某一個人的身,

這是一個曆史問題。

從前這個婆婆還是“媳婦”的時候被人壓迫了,沒有人替她說過半句話,大家都覺得當媳婦的活該被壓迫。那麼

她自己熬出頭了,自然認為下一輩也應該照老一輩的規矩來。

要想改變這樣的局面,必須要有一群人率先站出來,發出聲音告訴大家:這樣是不對的!你不能這麼做。把這種關系換到“奴才”與“主子”的身上,也是一樣的。

一個“奴才”生長在封閉的環境中,從來沒有接觸到一些先進的東西。他除了恨他主子的鞭笞,幻想自己當上“主子”,反過來鞭笞“主子”和别人之外,他還能想到什麼辦法?

清朝的努爾哈赤,原來是明朝統治下的建州左衛人氏。後來他起兵,他的後代打進山海關當了皇帝,就比明朝的皇帝來得狠。

為何人一得勢便會猖狂?魯迅:奴才做了主人,擺的架子比主人更足

從前明朝的大臣上朝隻是罰個站,到了清朝大臣們就必須得跪着。從前在明朝,言官們老說皇帝的壞話。

海瑞擡棺罵嘉靖,雒于仁上《酒色财氣四箴疏》罵萬曆,最後什麼事也沒有。但是

到了清朝,有人寫了一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就被殺了頭。

從前朱元璋才當皇帝,針對《唐律》采用作出“輕其輕罪,重其重罪”的辦法來拟定刑法。

通過雷霆手段,整頓綱紀,對民事糾紛處理得相對寬松。後來

清朝在沿用明朝法律的同時,在管理上采取了比明朝更加嚴格的措施。

過往我們看待這兩朝的問題,隻是從民族的角度去分析它。

清朝比明朝刑罰更嚴厲,除了清朝是“外來戶”的問題,還有一個“積累”的因素。明朝的“主子”就是這樣幹的,清朝覺得他們的統治經驗是成功的,于是在“借鑒”的基礎上做得更“狠”。

為何人一得勢便會猖狂?魯迅:奴才做了主人,擺的架子比主人更足

不隻是明清。往更早一點的時間看,中國的大臣們在春秋時候上朝,從一開始有座位的,到後來隻能站着,再到後來連站也不能站,隻有下跪了。

結語

為什麼“奴才”當上了“主子”,比“主子”更加猖狂?這是因為“主子”是“奴才”的好榜樣。“奴才”的認識有局限性。他本身并沒有完全否定“主子”。

“主子”掄起鞭子抽人的時候,在“奴才”看來,對與錯,隻在鞭子抽到誰的身上。

打到“奴才”身上的時候,自然是罪大惡極的。可是打到别人身上,卻非常管用。

從前“奴才”一挨打,就灰溜溜地去幹活了,

是以鞭子的真實威力有多大,他比“主子”更懂。

是以他上位之後,想要别人聽話,鞭子隻會抽得更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