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布谷媽~
都說女兒是小棉襖,兒子是軍大衣。自從當了媽媽後,我對這句話深有體會。因為面對兒子和女兒,日常生活,完全是兩種畫風。
女兒就像輕輕柔柔的小棉襖,即便在天冷的時候,也感覺溫暖舒服。而兒子則是沉甸甸的軍大衣,一把壓在肩膀上,穿久了,有點直不起腰來。
一:關于說話
女兒跟你說話時,是軟軟糯糯的:“麻麻,給我講故事好嗎,拜托了~”她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你,睫毛一眨一眨的,讓你不忍拒絕。
如果你有些猶豫,她會爬到你身上來,抱着你親一口:“麻麻,就講一個故事好嗎?我最愛你啦。”被這一通甜蜜攻擊,你的心都融化了,哪還能不答應呢?

兒子跟你說話時,他拿着那破破舊舊、早被他撕得不成樣的繪本往你面前一扔:“媽,給我講一個故事。”
二:關于走路
天朗氣清,風和日麗,你帶着女兒出門透氣,小女孩一蹦一跳地,在前面邊走邊唱歌。偶爾還要蹲下身來看看地上的小花小草:
“麻麻,你看,這朵花漂不漂亮?”
帶着兒子出門,他像被關在籠子裡的鳥兒恢複自由般,一溜煙就跑不見了影兒。你扯着嗓子在後面追着喊:“慢點!”
他學奧特曼般揮拳、踢腿、在空中起跳,口裡還念念有詞:“哈,看你往哪裡跑!”說完一腳就重重地踏在了旁邊的花草上,你制止都沒來得及。
三:關于講道理
“在外面不能亂跑,磕着碰着可怎麼辦啊?而且如果你走丢了,媽媽會傷心死的。”
女兒立馬淚眼汪汪抱住你:“媽媽,我知道了,我永遠永遠不離開你,你不要傷心了好不好?”
“我講了這麼多,你到底聽進去了沒有?”
兒子:“你剛說什麼?”
四:關于洗澡
“寶寶,該洗澡啦。”
“太好啦,我喜歡洗澡。小鴨子、兔兔還有佩奇也跟我一起洗。媽媽,可以不洗頭嗎?水進到眼睛疼。”
“兒砸,洗澡!”
“等我看完這一集動畫!”
“洗澡!”
“馬上!”
“我又沒出汗,洗什麼澡?”
五:你倆的關系
“寶貝,媽媽回來啦~”
女兒一聽,立馬站起身來,一路小跑飛奔到你懷裡,摟着你親了又親:“媽媽,你終于回來了,我好想你呀~”
“寶寶,我回來啦~”
兒子坐在地上,搗鼓着他的挖土機和奧特曼,頭都不擡一下:“哦。”
六:關于遊戲
“媽媽,我們來玩遊戲吧。我當醫生你當病人好不好呀?”女兒拿着她的“聽診器”裝模作樣在你身上聽了聽:“呀,不舒服啊,要不打一針吧?”
為了釋放女兒被打針的恐懼,你想要她在你胳膊上戳一下,她搖搖頭:“不打,媽媽會疼的。”
“媽媽,我們來打一架吧。”兒子一臉興奮,兩眼放光地看着你。你還沒反應過來,他就拿起他的玩具槍,對準你的額頭,嘴裡還精準配音:“砰!砰!砰!”
老母親,卒。
Game over。
七:關于穿衣
“寶貝,想穿什麼衣服呀?”
女兒看着一櫃子的衣服,左思右想:“穿這個粉色外套?要不還是穿那個公主裙吧。哎呀,我覺得那個白色毛衣也挺好的......”
“寶寶,想穿哪一件衣服啊?”
“随便。”兒子随手拿起放在凳子上的一件T恤,二話不說套在身上就走,完全記不起來這件衣服已經被他穿了好幾天了。
八:表達情緒
女兒表達情緒,會撲到你的懷裡,一邊哭一邊說:
“媽媽,我好難過,你不要生氣了,嗚嗚嗚.....”
兒子表達情緒,眉毛倒豎,雙眼怒瞪,握緊拳頭,跳起腳來大吼大叫:“又不是我一個人的錯,為什麼老是說我?!......”
九:關于敲門
你睡下後,女兒來找你,會“咚咚咚”敲門,然後細聲細語問:“媽媽,我可以進來嗎?”
你睡下後,夢得正香,兒子來找你,一把推開門,門“哐當”一聲砸在牆上。他一臉興奮地大叫:“媽媽!”
喊完,他還要跳起身來,雙腳以一個完美的弧度落地,雙手擺一個姿勢,眼睛從看得到緩緩擡起,并且用眼神告訴你:“快看我,帥不帥?”
十:關于社交
“寶寶,你在幼稚園玩得開心嗎?”
女兒一聽這話,立馬開啟話痨模式,嘴巴像上了發條般停不下來:
“我和子涵一起玩芭比娃娃,後來梓涵非要加進來,我們不同意,就都不和梓涵玩了。子軒把梓軒弄哭了,紫軒過來勸架,說子軒太霸道了,我們再也不要和子軒玩了......”
“寶寶,你和你的朋友們還好嗎?”
兒子:“我和子軒打了一架,不過後來又和好了。”
十一:養育兒子、女兒,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别?
養育兒子,與養育女兒,就是如此不同。不同的養育,會讓你覺得,經曆的是兩種季節。
為什麼男孩和女孩,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他們的性格、行為模式,其實從出生,甚至在胎兒時期就已經決定了。分泌不同的激素,會讓孩子們有不同的表現。
雄性荷爾蒙,天生就帶攻擊性,好鬥。是以男孩比女孩更沖動,而女孩比男孩更安靜。
并且,男孩女孩大腦不同的構造,也決定了他們的思考模式和表達方式。
男孩腦内更多的脊髓液,讓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和力氣。男孩需要通過肢體運動、遊戲來發洩這些精力。是以養育男孩的家長,會感覺更累。
女孩的情緒、語言比男孩發育得早。是以她們的心思更細膩,更懂得共情,更善于組織語言。女孩會察覺到你的情緒,體貼你的心情,關心你的狀态,表達她的愛意。
而男孩發育遲緩的情緒,使他“看不到”你的需求,說不出事情的前因後果,能動手解決的事情堅決不動嘴。
但其實,男孩也好,女孩也好,他們有自己的成長規律。老母親隻需,耐心陪他們長大就好~
【圖檔來自網絡,侵立删】
作者簡介:布谷媽媽,一個善觀察、愛思考、有辦法的媽媽。交流育兒經驗,分享心理知識,喜歡就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