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39歲英年早逝,正是滿清入主中原,進攻江南地區之時。如果用“
國仇家恨
”來形容鄭成功當時的心态一點都不為過。至于題者所說臨終要殺死自己的妻子,長子和孫子一說,是在難有佐證,大概是有人要黑鄭成功或者野史所記。曆史上沒有确切之事。但是為什麼會有這麼一說呢?我來給大家說說清楚。

鄭成功39歲猝死,為何臨終前下令斬殺自己的妻子、長子和孫子?
1.“恨無一女以配之”
鄭成功是中日混血兒,他的父親鄭芝龍曾是抗清名将。1645年,鄭芝龍在福建擁立朱明後裔朱聿鍵為帝,是為隆武帝,當年鄭芝龍将鄭成引見隆武帝的時候,隆武帝拍着他的背說:“恨無一女以配之”,意思是很看重鄭氏家族,苦于沒有女兒嫁給他,實為拉攏鄭成功。隆武帝是以賜姓鄭氏為國姓爺,鄭成功也是以号稱國姓爺。
鄭氏當時在福建的勢力龐大,是朝廷官員拉攏的對象,于是,南明原兵部侍郎董飏先将侄女董酉姑嫁給鄭成功。鄭成功與董氏的婚姻還算美滿,是鄭成功的賢内助。
清軍入關之後,在洪承疇等人的招撫下,鄭芝龍投降大清,但卻遭到鄭成功的強烈反對。後,清廷背信棄義,拘押流放鄭芝龍而後處斬,鄭成功母親受辱懸梁自盡。由此,鄭成功與大清結下了梁子。鑒于大清勢如破竹,鄭成功隻好退守台灣,趕跑了荷蘭人,以台灣為基地繼續與清廷抗衡,直到康熙皇帝收台灣。
2.大兒鄭經
這件事起始于鄭成功的大兒子鄭經。鄭經成年以後,與南明的兵部尚書唐顯悅的孫女唐氏結為夫婦,但是二人夫妻關系不很要好。鄭經則喜歡上了弟弟鄭睿的乳母陳昭娘,二人一來二去産生感情,并生下了私生子鄭克藏。
時值鄭經在廈門做後方工作,鄭成功尚在福建抗清,聽說鄭經有了大兒子,十分高興。這說明,在長達千年重男輕女的思想裡,男人有妻妾私生子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繼承香火。以鄭成功家族來說,鄭經和誰生的孩子不重要,重要的是生了一個兒子。
然而這件事卻令唐顯悅不爽了,認為自己的孫女吃虧了,讓小三鑽了空子,于是給鄭成功修書一封,指責鄭成功家族亂了綱常,要給自己的孫女出氣。其實,在古代,嫁出去的女人潑出去的水,況且還隻是孫女,孫不孝祖,能夠結交上鄭成功家族已經很不錯了,男人三妻四妾也很正常。唐顯悅此舉有點小題大做。鄭成功并沒有放在心上。
3.奇怪信件
過了不久,唐家又寫信給鄭成功,讓他管管自己的兒子。迫于壓力,鄭成功寫信教育自己的兒子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然而,寄往廈門教育鄭經的信件卻變成了指令信,要求廈門的将軍将鄭經及其母親董氏和長孫鄭克藏及陳昭娘一并斬殺。負責執行的将軍覺得其中必有蹊跷,于是将信件給了鄭經,并沒有執行。鄭經見信後,直接将信件焚毀,沒有理會。
但是不久,鄭經再次接到鄭成功的指令,要求斬殺四人。但是均未執行。
這些奇怪的往來指令信件成為抹黑鄭氏父子的憑證。但是誰都知道,就鄭經私通陳昭娘這樣的事情,在古代達官家族是司空見慣的事,就算是要教育,也鬧不到殺子殺妻殺孫的地步。唐顯悅就算是要孫女出氣,也不敢随便動更有實力的鄭成功家族,隻會叫唐樂樂(鄭經的妻子)好好做人。
是以,這也是廈門的将軍沒有執行的緣故所在。同樣,這些奇怪的信件背後一定隐藏着更深的秘密。
4.鄭襲謀位
很多事情是在後來的時間中證明的,關于鄭成功要殺害自己妻子長子孫子的事情得到不同的應證。1662年5月,久病未愈的鄭成功暴病而亡,有中毒的現象。
鄭成功病逝後,鎮守台灣的将領黃昭、蕭拱宸等人以“鄭經亂倫、不堪台灣之主”為由擁立鄭芝龍第五子,鄭成功弟弟鄭襲為王,并打算武力消滅鄭經。
鄭經在廈門宣布繼承王位之後,帶領将士攻擊台灣,射死黃昭,成功控制台灣。鄭經将蕭拱宸處死,将鄭襲逮捕、送廈門軟禁。
鄭襲謀位以失敗告終。
5.水落石出
鄭襲謀位事件可以清晰的理出鄭成功是否要殺害妻子長子和孫子的真相,一切都是鄭襲及其幕僚謀求王位的結果。
鄭襲及其幕僚策劃了信件離間鄭成功父子的計策,将鄭經和陳昭娘的事上綱上線,大作文中,其目的是讓鄭經沒有資格繼承鄭成功的王位,同時,猜測他們還下毒謀害鄭成功,確定鄭襲能夠登上王位。隻是,鄭襲及其幕僚的策劃手段實在算不上高明,很容易就會被揭穿,廈門的将軍沒有對這些僞造的信件指令執行,使得他們的計劃落空。
鄭成功猝死,其原因并非家醜外揚,而是因為家父降清冤枉而死,母親懸梁自盡,南明覆滅無主等多重因素造成的。關于鄭經與陳昭娘的事,不過是區區小事而已,犯不着是以而死或者斬殺妻子兒子和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