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季地窖溫度較高,古代窮人為什麼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戶外被凍死?

冬季地窖溫度較高,古代窮人為什麼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戶外被凍死?

作者|我方作者張嵚

《朝文社》(原《我們愛曆史》)為頭條号簽約群媒體

字數:2728,閱讀時間:7分鐘

曆史提問

冬季地窖溫度較高,古代窮人為什麼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戶外被凍死?

答:古代窮人的一件苦事,正是“過冬”。

苦在哪裡?今天我們熟悉的“穿棉衣蓋棉被”“生火取暖”等冬季生活,對于古代窮人來說,幾乎就是奢求。就以“棉衣棉布棉被”等禦寒衣物來說,一直到南宋年間時,棉被還隻是有錢人家的奢侈陪葬品,唐代時的棉衣“白疊子”也是貴族專享。在明太祖朱元璋大規模普及種棉之前,普通老百姓基本望塵莫及。就連紙都成了古人的“過冬剛需”。以紙為材料制成的紙被,在古代也極為受寵,宋代時常用來赈濟窮人。

至于“生火取暖”?古代木炭、煤炭、柴火的價格,對于普通老百姓家來說都是天價。木炭在唐朝年間,還曾是官員工資的一部分,宋代木炭每秤的價格,常達到200文。明代時煤炭普及起來,但一百斤煤炭的價格,在明朝中後期高達一錢三白銀,都是絕對硬通貨,燒起來就是燒錢。宋代詩人趙擴冬天缺少燃料,隻好把車劈了當柴燒,這都算“有錢人”。元曲裡更有名句:“窮人家柴薪不夠,隻能聽憑冷雨寒風催折”。

冬季地窖溫度較高,古代窮人為什麼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戶外被凍死?

外加古人的房子,并非我們許多後人想象中那樣堅固。哪怕到了建築技術比較先進的明清年間,陝西等地的民居,還常見“木皮代瓦”,山東農村的房子“多茅茨土階”,基本都是茅草房。這樣的屋子放在古代北方的寒風大雪裡,基本讓人想想都冷。明清年間尚且如此,其他朝代更可以想。杜甫筆下“路有凍死骨”的一幕,絕非藝術加工,卻是古代窮人冬天裡的常見景象。

當然對這問題,現代許多“曆史票友”們也常有“聰明想法”:别看古代冬天冷,可地窖裡暖和啊。古代的窮人完全可以住在地窖裡啊,何必非要在寒風裡苦熬呢?

冬季地窖溫度較高,古代窮人為什麼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戶外被凍死?

其實,如果要看個别古代平民生活圖景,這“聰明想法”也是有道理的。比如在西北黃土高原個别山區,就有帶有地方特色的“地窖院”,即在平地上挖一個十多米深的大坑,然後在坑的四壁打出幾眼窯洞,形成可以居住的院落,即“地窖院”。這些“地窖院”往往縱深三米多,裡面冬暖夏涼,看上去十分宜居。但放在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卻并不适合。不是每個地方,都有西北黃土高原這種地貌條件。

而這,也恰是古代窮人“不住地窖”的第一個原因,放在古代科技條件下,除了在一些地貌特殊的地區外,對于大部分地區的窮人來說,“挖地窖”是一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首先工程量極大,在缺少現代挖掘裝備的古時候,施工難度也極高。甚至就連施工工具,成本都是極高。以“文官工資高”的宋代為例,宋代一戶普通自耕農家庭,鋤、鐮、鍁、耙等鐵農具的成本開支,就在30貫以上,相當于七品知縣三個月的俸祿。

是以,對于古代大多數窮人來說,“挖地窖”這事,是個既挖不動也挖不起的事兒。古代的地窖,基本是個要動用不少人力物力的大工程,而且無論是貯藏用的倉庫還是冰庫,基本都是貴族有錢人或官府專享。窮人家真心用不起。

冬季地窖溫度較高,古代窮人為什麼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戶外被凍死?

而且退一萬步說,就算古代窮人不缺力氣不缺錢,真能挖出地窖。“躲地窖裡過冬”這事兒,也是絕對的高危。熟悉相關理科知識就知道,古代地窖裡空氣流通差,人在裡面呆久了,中毒是常見的事兒。南北朝時的醫學典籍《獨幕喜劇方》裡就說,地窖裡往往有“伏氣”,能夠“郁悶殺人”。隋朝的《諸病源侯論》裡也認為地窖“多有毒氣”。是以,古人進地窖時,往往先點根蠟燭,如果蠟燭熄滅,就要先給地窖通風,防止發生中毒。

進個地窖都要如此謹慎,何況“住在地窖裡過冬”?

甚至就算地窖通風良好,住進去沒有生命危險,這地窖也絕沒想象中好住。就以剛才說過的“地窖院”為例,這些有着良好通風的“地窖院”,雖說沒有“毒氣”,卻是陰暗潮濕,一開始住進去冬暖夏涼,住久了必然有害健康。新中國時期,許多終于搬出“地窖院”的農民也回憶說,老一代住在地窖院的人們,歲數大了都“駝着背走路,整天說關節疼”。而放在古代史上,那些到處“地窖院”的西北地區,其實也是“有錢人才住房子,農民住在地下”。

冬季地窖溫度較高,古代窮人為什麼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戶外被凍死?

是以說,無論古代現代,這看上去“冬暖夏涼”的地窖,真是輕易不能住。

是以,哪怕在技術條件有限的古代史上,地窖的主要作用,也不是為了住人,而是作為倉庫。就以存儲糧食為例,中國的地下儲糧技術,在春秋戰國年間起就發展起來,對于曆代王朝來說,隐蔽且存儲量大的“地下糧倉”,都是至關重要的“錢袋子”。

比如隋朝的含嘉倉,就是典型的中國古代地下糧倉,它的總面積42000平方米,有四百多個倉窖,其設計也十分科學,整個窖底的夯層厚七厘米,窖低還有以桐油為粘合劑的防潮層,防潮層上還鋪有木闆幹草,專門用來防潮。雖然隋朝是個短命王朝,但這先進的地窖設計技術卻傳承下去,使大量糧食可以長期保持,為曆代王朝的穩定起到重要作用。

冬季地窖溫度較高,古代窮人為什麼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戶外被凍死?

而随着地窖技術的發展,中國古代窖藏蔬菜水果的技術,也在一代代演進。從魏晉南北朝時期至明清,諸如葡萄、梨、韭菜、蔓菁都陸續可以在地窖裡儲藏,并讓古人在冬天吃上“反季節蔬果”。在明清年間的北京等北方大城市裡,兜裡錢多點的老百姓已經能在冬天吃上窖藏大白菜。有錢人則可借助先進的“地窖火炕”技術,在自家地窖裡種菜,比如大白菜、黃瓜、豆芽、韭菜等新鮮蔬菜,都能種得出來,特别是黃瓜,在明清年間的北京被稱為“王瓜”,可知有多貴。

是以說,在中國古代,“家裡有地窖”的意義,就和今天“家裡有礦”差不多。能坐擁地窖在冬天裡大嚼黃瓜,就是那時代的“土豪标配”。

冬季地窖溫度較高,古代窮人為什麼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戶外被凍死?

而且,也同樣随着明清年間,地窖建造技術的進步,在當時的戰争領域,“地窖”的存在感也越來越強。明清年間以前,由于技術限制,短時間構築地下工事的難度極大。是以除了相對簡易的道地挖掘外,古代戰場上的“地窖”其實極少。但明朝年間起,火炮大量應用在戰場上,傳統的城牆營壘,越來越無力抵擋重炮的轟擊。新型的“地下工事”,終于異軍突起。

而把“地窖技術”用到爐火純青的名将,首推明末清初大英雄鄭成功。早在抗擊清軍的海澄之戰裡,他就祭出了新穎的“地窖戰術”。面對清軍密集的重炮轟擊,鄭成功命人快速發掘大量地窖,每個地窖可以藏身多個士兵。然後當清軍炮擊結束後,藏身地窖的鄭成功部士兵一躍而出,迅速将驚愕的清軍沖垮,打出南明抗清戰争裡一場漂亮勝仗。

冬季地窖溫度較高,古代窮人為什麼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戶外被凍死?

現代戰争中的土工作業也必不可少(圖檔來源于網絡)

而在1661年鄭成功收複台灣的戰役裡,面對盤踞安平古堡的荷蘭殖民者,鄭成功在強攻受挫的情況下,再次采取“地窖戰術”:南明大軍在安平古堡外圍挖掘了寬闊的壕溝,足以放置各類攻堅裝備,同時數千名士兵在戰壕裡藏身,步步向安平古堡逼近。這強大壓力,最終令荷蘭殖民者乖乖投降,淪陷38年的寶島台灣,終于重回祖國懷抱。這帶有近代戰争色彩的“地窖戰術”,也是中國古代戰争的重要一步。

看上去能“防寒”的地窖,雖然“防寒”意義不大,卻在古人的生活、戰争等多個領域,有着重要的意義。

參考資料:《中國曆代軍事工程》《古人過冬主要靠熬,燒炭燒煤燒柴都是妄想》《中國古代地下儲糧之研究》

好書推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