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緬甸的國父,1915年出生,1947年遇刺,在他短暫的32年生涯中,确實書寫過傳奇,但是他也留下了很多的争議。
早期的緬甸被英國人所殖民,昂山決心反抗,被英國人在緬甸的傀儡政府四處通緝,為了避禍和球員,昂山曾乘船前往廈門,希望能在中國獲得援助,但是由于人生地不熟,他并未找到他想找的人,倒是日本特務敏銳地注意到他,并且認為此人未來可期,可以幫助他們對抗英國,于是決定花大價錢幫助昂山。昂山也被日本人說服了,他想着可以借助日本人之手敢走英國,于是雙方展開了合作。

随後昂山在日本人的幫助下完成了武裝和訓練,1942年3月,在他的協助下,日軍攻克仰光。此後雙方雖然各懷想法,但是目标一緻,合作繼續在進行。那一年,在熟悉緬甸地形的昂山的協助下,日軍擊敗了中國遠征軍,由于其對待俘虜手段殘忍,1500名遠征軍将士不堪受辱,于這一年的5月21日集體自殺。
昂山不僅協助日軍擊敗了英國人,遠征軍,他還針對過緬甸少數民族的抗日力量,據說他還親自處決過力主抗日的緬甸少數民族首領,這些人來多自克倫族和克欽族,這樣的做法激化了緬甸的民族沖突,為日後連年不斷的混亂埋下了因果。此後的昂山在傀儡政府中擔任防長,還曾親自赴日,被日本天皇裕仁授予了三級日升勳章。
當然,我并不是說昂山對日本人如何忠誠,在昂山看來,日本人隻是幫助緬甸完成獨立的一顆棋子,日本人固然利用了他,但是他未嘗不是在利用日本人?當日本人失去利用價值的時候,昂山會果斷地放棄他。
44年,日本在二戰中的所面臨的局勢已經非常惡劣,昂山決定倒戈,他們秘密聯系了英國人,英國願意支援他們,于是在45年3月底,倒戈的昂山突襲了日軍。此舉單純從政治的角度來看确實厲害,把英日兩大國玩得團團轉,還免去了緬甸成為二戰戰敗國的後果。對于緬族來說,昂山是功勳卓著的國父,但是對于中國遠征軍和那些緬甸抗日人士來說,恐怕就不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