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韓人筆下的雍正帝,空穴來風!

北韓人筆下的雍正帝,空穴來風!

配圖《雍正十二美人圖》

宮廷自古以來都是一個相當隐秘的場所,在裡面生活的帝後皇親,他們有怎樣的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一向受到世人的關注。

那麼,生活在天下一等一的富貴風流地,皇親國戚們是否也會和平民百姓們一樣,有着關于種種疾病的苦惱呢?

随着《步步驚心》和《甄嬛傳》的熱播,雍正皇帝的形象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影視劇中。

不過,與吳奇隆的英俊不凡不同的是,曆史上的雍正,即位時已經45歲了,身體已經開始衰老。

是以在雍正一朝的清宮檔案裡,我們能看到數量極多的關于保養藥物或用具的制作。

比如耳朵,雍正日常會将磁石和麝香用布包好,塞入耳中。

原因自然是由于随着年齡的增長,皇帝的聽力愈加衰弱。

“雍正二年五月初一日,院使臣劉聲芳拟塞耳方。磁石(豆瓣大一塊)用棉花包裹,麝香(豆粒大一塊)用棉花包裹。”

北韓人筆下的雍正帝,空穴來風!

雍正帝畫像

在雍正即位的初年,就已經使用磁石和麝香保養聽力。

《本草綱目》中記載,磁石可以“明目聰耳”,而在其他的醫書中,也多有以磁石入藥治療眼疾和耳疾的。

可見,利用磁石是中醫的“傳統藝能”,也難怪雍正皇帝利用這種方式保養。

與現代醫學不同,清朝時制作丸藥非常看重良辰吉日的選擇。

雍正五年十一月初十日,養心殿便向各位太醫傳旨:

“本月十三日上好吉日,你們有該合的藥合些,欽此。”

雍正帝本人親自挑選制造藥材的具體日期,可見對這項事務的重視。

皇帝如此下令,太醫們自然不敢怠慢。

此日卯時便合丸藥數十種,包括六味地黃丸、藿香正氣丸、平安丹、七寶丹等到。

甚至,雍正還曾經取太醫院所制的平安丸八萬五千七百顆,賞賜各地督撫大臣和将帥,以為天恩。

平安丸也就是治療心胃疼痛的常用材料,其中必須要用到一味名貴的香料——奇楠香。

由于要制作的數量太大,太醫們又不好意思向皇帝直接讨要,很是為難。

雍正知道後,不以為意的說:“奇楠香值什麼,他們奏遲了,若早奏一聲,要多少不得,着他們停停再合。”

北韓人筆下的雍正帝,空穴來風!

《雍正圓明園遊行圖》

在北韓使節留下的燕行錄中,記載了一條傳聞:

據說雍正皇帝沉迷女色,棄置皇後于宮中,每日與寵妃們在圓明園嬉戲無度。

長久以往,因為縱欲過度,導緻雍正帝自腰部以下如冰塊般寒冷,雙腿幾乎無法行走。

雖然這隻是北韓人的一面之詞,但雍正帝的确在這方面有刻意保養的痕迹在。

雍正八年,他便下至給藥房以及乾清宮、雍和宮等處,尋找“龜齡集方”及“龜齡集酒”。

雍正帝也得償所願,在雍和宮找到十斛龜齡集酒。

所謂的龜齡集方,裡面多是補腎助陽之藥。

的确能夠治療下部虛寒和腰膝無力的症狀。

空穴來風,北韓人筆下雍正帝的身體情況縱然可能有所誇大,但或許也與事實相差不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