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前,慈禧太後為何突然向西方11國宣戰?

“與其苟且圖存,贻羞萬古;孰若大張鞑伐,一決雌雄!”這是宣戰诏書中的點睛之筆,意思是與其和列強媾和以謀生存,不如舉傾國之兵與列強一決高下。那麼慈禧太後為何會突然對西方十一國宣戰呢?

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明定國事”诏書,宣布維新變法。變法過程中改革舊官制,裁汰冗員,通政司,光祿寺,鴻胪寺等機構一應被裁,辦事不力的軍機大臣也被光緒帝安排的楊銳,劉光弟,譚嗣同等人掌管。這些舉動受到朝中頑固派的強烈抵制,而頑固派的首腦正是慈禧太後。1898年9月21日,慈禧從頤和園傳回紫禁城,囚禁光緒帝,逮捕維新人士,恢複變法前的一應舊制,史稱戊戌變法。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前,慈禧太後為何突然向西方11國宣戰?

光緒帝的維新變法得到了西方列強的一緻贊同,他們希望看到一個更加開放,更有洋味的清政府。慈禧囚禁光緒,以皇帝有病,需要靜養為由,宣布訓政。西方列強對此懷疑重重,向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送出照會,要聘請西醫為皇帝診治。此舉惹得慈禧太後大為不滿,一是由于心虛,怕洋大夫戳穿謊言;二是惱怒列強杖着船堅炮利,公然幹涉他國内政。

還有一點,慈禧囚禁光緒帝後,企圖廢帝另立,端郡王載漪的兒子溥儁【jùn】被立為大阿哥,養在宮中,準備接替光緒,繼位為帝。但西方各國表示隻認光緒,其它别無所聞,慈禧對西方列強的忍耐逐漸到達極限。載漪自從兒子被立為大阿哥之後頗為自喜,暗中鼓動兄弟載瀾,載濂,聯合掌管禁軍的莊親王載勳,兵部尚書剛毅等人成立軍務處,以取代軍機處的職能。載漪幻想着兒子有朝一日登上帝位,自己以“太上皇”的身份執掌朝政,号令天下,莫敢不從。

恰逢山東各地興起義和拳,自稱有神功護體,刀槍不入,他們聚衆打殺洋教士,焚燒洋教堂。山東巡撫毓賢不僅不派兵征剿,反而對拳民奉若上賓,義和拳趁機發展壯大,遍布華北各省。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前,慈禧太後為何突然向西方11國宣戰?

載漪等人見義和拳聲勢浩大,可用于趁亂奪權,于是極力勸說慈禧下诏褒獎,義和拳乘機打出“扶清滅洋”的口号。慈禧原是個挺精明的婦道人家,但架不住身邊一窩蜂的起哄,加上心裡實在痛恨洋人多事,便想着借義和拳之手讓洋人吃點苦頭,于是聽信了毓賢的奏報,對義和拳采取模淩兩可的态度,義和拳改稱義和團,表示是經朝廷允許的團練武裝。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前,慈禧太後為何突然向西方11國宣戰?

西方列強向清廷抗議,要求嚴懲包庇義和團的山東巡撫毓賢。為了平息事端,清廷改任毓賢為山西巡撫,調直隸按察使袁世凱署理山東巡撫。袁世凱采用殘酷鎮壓的方式對待義和團,眼看山東無法立足,團民大量湧入直隸京畿,由此釀成大禍。義和團拆毀鐵路,拔除電線杆,使京城與各地斷絕聯絡,市面大亂。

甲午戰敗後,京畿由榮祿統轄的武衛軍負責拱衛,武衛軍共分為五軍,其中武衛後軍由陝甘回亂的叛将董福祥所率領的甘軍改編而成。董福祥想攀附端王,做個從龍功臣,對載漪的話言聽計從,不服從上司榮祿的調遣。甘軍與義和團在京城内對各國使館和教堂發起攻擊,各國紛紛以保護使館人員為由,調兵開赴北京。日本使館書記官杉山彬出京接應聯軍,被甘軍士兵逮捕,砍斷四肢後剖腹殺死,手段極其殘忍。德國公使克林德在前往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路途中被神機營隊官恩海用刀砍死。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前,慈禧太後為何突然向西方11國宣戰?

即便事情壞到這個份上,慈禧還是沒有下定決心徹底與洋人翻臉。載漪等人見狀,準備再加一把火,把局面徹底搞亂。董福祥的幕僚中有一個叫李來中的陝西人,平素胸懷大志,一心想效仿李自成,洪秀全之流,他買通替榮祿掌管電報密碼的電報生王季訓,僞造了一封西方列強的對華最後通牒,内容如下:

一:太後立即歸政,政權歸還光緒皇帝;

二:下诏剿辦拳匪,各國願出兵相助;

三:聘請洋人擔任教習,統一編練全國軍隊:

四:各地海關賦稅收入由洋人監督并控制用途。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前,慈禧太後為何突然向西方11國宣戰?

這封僞造的最後通牒交到榮祿手上,榮祿立即向慈禧太後彙報。慈禧聞訊後怒不可遏,尤其是讓她歸政就如同要她的命一般難受。喪失理智的慈禧聽信端王等主戰派的鼓噪,于1900年6月21日下達了清朝曆史上,也是中國曆史上最氣勢磅礴的宣戰诏書,同時向“彼等”,也就是西方各國宣戰。當時駐京的各國公使館有十一國,即英,美,法,德,意,奧,日,俄,西,荷,比,其中西班牙,荷蘭,比利時三國未派兵侵華。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前,慈禧太後為何突然向西方11國宣戰?

最後的結果是,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喬裝成漢族老太太倉皇出逃。這一次比1860年鹹豐帝帶她出逃熱河更加灰頭土臉,出京後好幾天連口熱飯都吃不上,直到懷來縣令吳永接駕後情況才有所好轉。八國聯軍在京城盤恒了近一年時間,逼迫清廷簽訂《辛醜條約》,賠償4億5千萬兩白銀,懲辦附和義和團的戰争罪犯173人,載漪父子被流放新疆,載勳被勒令自盡。洋人本打算要慈禧的命,最終在李鴻章和奕劻的力争下得以豁免。慈禧獲悉此事後,厚顔無恥地喊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句“名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