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說“伴君如伴虎”,這是因為臣子們在伴随君王的時候,會有一種莫名的壓力,這種壓力不僅僅是官位的下降或被貶,也常常和他們的性命相挂鈎。正所謂步步驚心,在做人做事的時候這些古代的官員們常常會走一步想兩步,正是因為這樣的蜿蜒曲折,才使得他們在後期的時候總結出了所謂的“保命符”————“三思”思維。而構成這些臣子們一直互相角逐,一直明知前方有危險還繼續向前的,便是那誘人的權力。而參加這樣賽跑的人中,既有一些從平民慢慢晉升為大臣的向上分子,也有本就是和皇帝有親和血緣關系的皇親國戚。正所謂越靠近權力中心的人,便會擁有權力,是以這些大臣和皇親國戚們為了謀得較大的利益,為了取得顯赫和值得驕傲的地位,他們一個勁地向皇帝身邊湊,也一個勁地忘記退路、知難而進。

他們為了權力不停的往前湊,有的人會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也有人會是以付出血的代價,而這種代價不僅僅是他們個人的鮮血,也是他們家族、朋黨以及學生的鮮血。
漢武帝殺太子
漢武帝殺掉太子是因為一個案件,這個案件的名字便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巫蠱之亂”。漢武帝在早年的時候确實是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正是因為他的建樹和功績,使得漢王朝在後來打出了威風,打出了實力,讓曾經一直小看漢朝的匈奴騎兵害怕不已。可是在晚年的時候,皇帝因為年齡越來越大,是以對于尋求長生之道便越發的有興趣;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将曆史進行一個對比,很多皇帝都是前半生治理朝政、鞏固皇權,而在後半生的時候積極養生,耗費人力物力的去尋覓仙人,尋覓長生不老,秦始皇是一個,他漢武帝也是一個,包括後來各個朝代的皇帝,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有着“明朝權謀怪才”之稱的嘉靖皇帝。
不論是在奴隸社會,還是後續的封建社會,人們對于巫蠱是有着天生的害怕,即使是在當今社會中,一提到巫蠱之術,人們也會不寒而栗,這就更别說想要好好養生,并且能夠不死的漢武帝了。當時江充集團為了打壓太子和皇後的勢力,一來二去使得太子被誣陷為詛咒皇帝的幕後操手,後來又有人傳言太子謀反,使得武帝冒昧的派兵圍剿,最後導緻了武帝皇後衛子夫自殺、太子也被逼死了。
唐太宗弑兄殺弟
其實這是一件衆所周知的事情,這起事件便是著名的“玄武門之變”。當時的太子是太宗的哥哥,而他在當時隻是唐朝的一個秦王。因為他在很小的時候便追随着自己的父親南征北戰,是以慢慢積累了很高的人氣以及威望。當時的他不是太子,但是名聲卻很高,而且手握着很多謀士,可謂是集團強勁,這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太子的眼中之刺,肉中之釘。為了除掉這個弟弟,太子可謂是苦心想辦法,雖然在後來他成功的說服了父親來分解弟弟的謀士和人才,可在最後卻被弟弟在玄武門内直接殺死。
朱元璋殺藍玉
藍玉是朱元璋手下不可多得的猛将,特别是在打擊北元殘部上,更是立下了赫赫戰功,可是在後來卻因為驕橫被皇帝處死。太子朱标的媳婦是大将常遇春的父親,而藍玉是常遇春妻子的弟弟,是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藍玉和朱元璋是有親的。後來因為朱标的去世,使得太祖擔心建文帝控制不住藍玉,便借口處死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