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刺猬之王"的深海美味鮪魚深受美食歡迎,市場價值非常高。鮪魚作為廣東省遠洋漁業的主要種類,是遠洋漁業和海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東省海洋漁業協會會長黃福雄透露,近年來,廣東省加大了對國内市場開發扶持力度,鮪魚等遠洋産品退貨量和市場消費量逐年增加。
2021年7月30日"海洋珍寶,萬股"鮪魚品鑒會在廣州市餐飲發電機空間成功舉辦。本次品鑒會由廣東省農鄉廳支援和指導,廣東省海洋漁業協會和廣東省餐飲服務業協會協辦。廣東省農鄉廳、日本駐廣州總領事館、中國海洋水産協會代表參加了品鑒會。

活動現場,專業切魚師傅現場展示解剖鮪魚,并由粵菜名廚——"極客廚房"何海軒廚師團隊烹饪菜肴。從"材料"到"美食",現場食客親眼目睹了鮪魚在餐桌上真正"遊動"。而在著名的美食劇《孤獨的美食之家》中,鮪魚料理已經出現過很多次,從刺猬、壽司到炖菜、烤肉......這是一種美妙的感覺。
鮪魚是一種衆所周知的優質成分,也因其英文名稱"鮪魚"而被翻譯為鮪魚。通常,我們會遇到很多關于這種魚的名詞和術語,其實鮪魚是一個巨大的家族,除了價值上萬元,還能負擔得起小新鮮。本文為您提供了有關這種美味佳肴的最全面,最詳細的知識。
真正的鮪魚隻有八種
↓↓↓
我們通常指的是屬于Yame-Mako-Yaco-Tuna家族的八種鮪魚,包括大西洋藍鳍鮪魚,太平洋藍鳍鮪魚,南方藍鳍鮪魚,大眼鮪魚,長鳍鮪魚,黃鳍鮪魚,黑鳍鮪魚,長尾鮪魚。
1. 大西洋藍鳍鮪魚
大西洋藍鳍鮪魚是最昂貴的鮪魚,生活在大西洋和地中海,鳍是深青色的,背部腹部是銀灰色,壽命可達30年,體長可達3米,加拿大新斯科舍省記錄的個體最大,體重為679公斤。産卵地點在墨西哥灣(4月至6月)和地中海(6月至8月)。
2. 太平洋藍鳍鮪魚
太平洋藍鳍鮪魚生活在北太平洋溫暖的水域,大西洋藍鳍鮪魚的外觀相似,體長可達3米,為海洋洄遊魚類、成群活動,魚類、頭足類動物、甲殼類動物為食,産卵于菲律賓。在日本捕獲的大多數魚都是這種魚。
3. 南方藍鳍鮪魚
南方藍鳍鮪魚比前兩種藍鳍鮪魚略小,體長2.5米,260公斤,主要在南半球。藍鳍鮪魚在日本也很受歡迎,比前兩種略便宜。這三種藍鳍鮪魚都是迄今為止捕獲量最大的鮪魚。
4. 大眼鮪魚
大眼鮪魚又稱大眼鮪魚,生活在熱帶至亞熱帶水域,栖息深度可達250米,體長可達2.5米,為海洋洄遊魚類、魚類、頭足類動物等為食,是可食用的魚類之一,也是鮪魚的最大漁獲量之一。
5. 長鳍鮪魚
長鳍鮪魚,也被稱為長鳍鮪魚,以其胸鳍命名,胸鳍約占其體長的30%,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海洋以及地中海,栖息地深度可達600米,魚類和鱿魚種群,長約1.5米,長60公斤。鮪魚罐頭,主要由這種魚制成,在市場上很常見。
6. 黃鳍鮪魚
黃鳍鮪魚以其黃色的次生鳍和臀部鳍命名,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水域,但不包括地中海,體長約2米,體重約200公斤,成群使用,以魚類,甲殼類動物,鱿魚等為食,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7. 黑鳍鮪魚
黑鳍鮪魚分布在西大西洋地區,從美國馬薩諸塞州到巴西裡約熱内盧,海域,體長可達1米,栖息在沿海水域,成群結隊的活動,魚類、頭足類、甲殼類動物為食,可作為食用魚類、釣魚。
8. 長尾鮪魚
長尾鮪魚,又稱綠鮪魚,栖息在沿海水域渾濁的水域,成群結隊地活動,以魚類、頭足類、甲殼類動物為食。它位于印度的西太平洋地區,從紅海到新幾内亞,從日本到澳洲。
除上述8種真鮪魚外,鮪魚科還有近親14種,即正鳍鮪魚科、雙鳍舵、平舵、羅勒、小、黑,以及狐狸、平、澳洲狐狸、智利狐狸、線狐、東方狐、灰跳、裸狐。
大小,顔色,哪種鮪魚最好吃?
高品質的成分是可取的。不同的鮪魚蘊含着獨特的風味、顔色,作為來自深海的優質海魚,隻看大小和顔色,就是這種美味的視覺表現。
鮪魚科不同成員長相不同,體長從幾十厘米到3米不等,體重從幾十磅到幾百公斤不等,體型相差巨大。
不同種類野生鮪魚的大小比較(來源:OPRT)
在鮪魚家族的成員中,大西洋藍鳍鮪魚是最大的,太平洋藍鳍鮪魚是第二名,南部藍鳍鮪魚是第三名,大眼鮪魚(并排)第三名,黃鳍鮪魚第五,長鳍鮪魚第六,鲭魚是最小的。黑鳍鮪魚和長尾鮪魚(俗稱綠幹鮪魚)的體型也較小。
我們平時吃鮪魚叮蟄的時候,一般看到的是肉的顔色是紅色的,但實際上鮪魚肉也有其他的顔色。
藍鳍鮪魚肉呈深紅色,脂肪含量高,口感濃郁,鮪魚是刺身的首選。
黃鳍鮪魚肉是淡桃紅的,味道淡淡,但味道像藍鳍鮪魚,是廉價的鮪魚刺,黃鳍鮪魚加工罐頭,鮪魚罐頭是香奈兒罐頭鮪魚。
長鳍鮪魚肉色最淺,又稱白鮪魚,味道清淡,也可用于加工鮪魚罐頭。長鳍鮪魚罐頭是鮪魚罐頭的優質産品,"白鮪魚罐頭"就是由它制成的。
鲭魚的肉是最濃烈和肥厚的,被廣泛用于加工罐頭肉。鲭魚罐頭很便宜,通常在超市買這種罐頭,快餐鮪魚三明治,也大多是用鲭魚加工而成的。鲭魚也是加工木魚花的原料。
唯一吃不同部位的海魚
與其他海鮮魚一樣,鮪魚可能是唯一在不同部位吃的海鮮魚。不同部位的味道不同,口味也大不相同,為了能從海洋深處好好體驗到這種美味,最好的辦法就是分開品嘗。
鮪魚是一個滾動的家夥,身體中間有脊柱。當整條鮪魚被切成薄片時,通常沿着脊柱切成四塊,兩塊腹肉和兩塊背肉。顯然,肚皮肉比背肉更胖,更胖。
鮪魚比較大,一般可分為紅肉和肥肉等不同部位。
紅肉主要位于鮪魚的背部,因為鮪魚需要長距離遊泳,使區域肌肉發達,血紅蛋白含量高,瘦肉也較多。這種紅肉部分,肉色深紅色,含鐵血紅蛋白高,又稱"裸",口感醇厚,脂肪少。
肥肉主要位于鮪魚的腹部,那裡的脂肪含量高,營養豐富。從魚頭到魚尾方向,肥肉被稱為"大肚"、"中腹",從肚到中腹的肉色變淺,脂肪含量依次增加,脂肪和營養價值逐漸增加,這也是鮪魚全身價值最高的部分。大腹油豐富,中腹進氣即發,脂肪适中。
其實,鮪魚不僅肚肉和背肉有差別,左半肉和右半肉的價格也會不同。
在日本的一些漁港,鮪魚從捕撈到運往市場,總是保持在同一側的身體面朝下,中間不會翻過魚。在這個過程中,魚體的重量會對魚體的下側(下半身)造成更多的壓縮,肉容易斷裂。在這種情況下,朝上的一側(上半身)品質更好,價格更高。
目前的鮪魚消費量:日本主導
根據國際可持續海産品基金會的《世界鮪魚漁業狀況報告》,2019年全球所有主要鮪魚種群的總漁獲量約為530萬噸,其中58%是鲭魚,其次是黃鳍鮪魚(29%)、大眼鮪魚(8%)和長鳍鮪魚(4%)。 頂級藍鳍鮪魚僅占全球漁獲量的1%。
據統計,全球鮪魚産量前10位的是: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南韓、厄瓜多、台灣、巴巴新幾內亞、西班牙、美國、伊朗,占世界鮪魚總産量的62%。
鮪魚的主要消費形式有冷凍、新鮮、罐頭産品、幹貨等。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統計,主要消費市場是日本、歐洲和美國。日本是第一個消費鮪魚的國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鮪魚生魚片消費國,也是目前全球鮪魚産業的領先國家。
長期以來,我國無法獲得頂級鮪魚的配額,如藍鳍鮪魚。直到1994年,中國的遠洋漁業開始成形,經過不斷的努力和努力,獲得了近100噸藍鳍鮪魚捕撈配額,這是中國遠洋産業的一個裡程碑。
來源:南方農村新聞
記者:黃旭軍,來自廣東鮪魚産業及消費市場調研報告,世界知識圖景,八鮮渡海,鮪魚先生,鮪魚漁業推廣組織等,我要感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