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位國軍名将自殺後,蔣介石大罵胡宗南,要他以死謝罪

1948年3月1日,“西北王”胡宗南接到一封前線的電報,内容隻有一句話:

“敗局已成,決心流盡最後一滴血!”

發電報的人,是第29軍軍長劉戡。兩天後,劉戡自殺身亡。

這位國軍名将自殺後,蔣介石大罵胡宗南,要他以死謝罪

在國民黨軍将領中,劉戡是數得着的猛将,黃埔出身、北伐起家,深得蔣介石器重,在他自殺後,蔣介石大罵胡宗南指揮不力,甚至要他以死謝罪,給劉戡陪葬。

當然,這隻是蔣介石的氣話罷了,但也足以說明劉戡在他心中的地位。

早在1933年長城抗戰爆發後,劉戡就親率第83師開赴戰場,跟日寇展開了生死對決。劉戡的部隊雖然戰鬥力很強,但苦于孤立無援和兵力不足,83師在與日寇的拼殺中傷亡慘重。

慘重到什麼程度呢?就連廚房的夥夫和衛生員,也都被劉戡趕上了前線。

眼瞅着陣地就要守不住了,劉戡義憤填膺,索性拔出手槍準備自殺,好在被部下強行攔住。從這裡也不難看出,劉戡骨子裡對勝負看得極重,成王敗寇,仗打輸了就要自殺。這種性格,也是導緻他後來悲劇命運的關鍵原因。

這位國軍名将自殺後,蔣介石大罵胡宗南,要他以死謝罪

到了全面抗戰爆發後,劉戡更是找到了殺敵報國的機會,打過不少好仗,讓日寇聞風喪膽。以忻口會戰為例,劉戡率部與日軍血戰,斃傷敵軍達上萬人,創下了抗戰以來的空前戰果,劉戡也因功晉升為第93軍軍長,後來又晉升為第37集團軍總司令,跟朱老總平級。

現在把話題拉回到開篇,劉戡是如何深陷解放軍重圍的呢?

原來,就在1948年2月下旬,彭老總率軍突襲關中重地宜川,考慮到宜川戰略位置的重要性,胡宗南急調劉戡前往救援。但胡宗南并沒有想到,就在他派出援軍的那一刻,彭老總已經将戰略目的由攻城轉為打援,誓要吃掉劉戡的29軍,是以就在劉戡奔赴宜川的路上,對其形成了合圍之勢。

然而,劉戡畢竟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将,很快便察覺到了情況不對勁,于是下令就地防禦,準備解除兩翼的威脅後再前進,以免陷入被包圍的境地。

但是,此刻一心記挂着宜川的胡宗南,根本不聽他的建議,指令其繼續挺進。無奈之下,劉戡隻能是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态度,繼續馳援宜川。

結果,就在劉戡行至瓦子街一帶時,徹底鑽進了解放軍的包圍圈。很快,劉戡便在解放軍“穿插分割”戰術下全面潰敗,于是便有了開篇那封簡短的電報。

這位國軍名将自殺後,蔣介石大罵胡宗南,要他以死謝罪

既然敗局已定,一向自尊心極重的劉戡,不想當俘虜,竟拉響了一顆手榴彈,自殺身亡。

劉戡的血性,讓彭老總也心生敬意,對張宗遜說:

“劉戡這小子總算還有點骨氣,不貪生怕死,沒給湖南人丢臉,是條好漢!劉戡雖然反動,但他抗日還是有功的,把屍體包好,還有嚴明,一起還給胡宗南。官都當到中将了,也讓胡宗南給他們開個追悼會吧。”

劉戡的棺木送到胡宗南駐地後,胡宗南撫棺痛哭,如果不是他的頑固,也許這位愛将就不會落得如此下場了。

蔣介石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更是非常痛心,大罵胡宗南指揮不力,甚至要他以死謝罪,給劉戡陪葬。好在衆人力勸,蔣介石才收回了這個指令。畢竟,對他來說,胡宗南比劉戡要更加重要。

為了紀念這位愛将,蔣介石追晉劉戡為陸軍二級上将。而且,到了1953年,蔣介石再次追晉劉戡為二級上将。

兩次追晉上将,恐怕這在所有國民黨進階将領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