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開國将帥大多出身貧寒,别說上大學了,就是能上完國小的,都沒多少。
不過,今天介紹的這位開國中将,卻是标準的大學生,名叫杜平。

在建國初期,杜平去見主席,羅榮桓專門向主席介紹說:“杜平是我軍少有的大學生。”
主席一聽,也很高興,問杜平:“你是哪個大學畢業的?”
杜平說了一個名字:湖南長沙群治大學。
主席哈哈大笑,調侃說:“我知道,這是個野雞大學。”不過,主席很快又說:“野雞大學也有好的嘛!”
其實,這隻是主席的玩笑話罷了,湖南長沙群治大學雖然是一所私立學校,但也是正規的大學,校董包括章太炎、譚延闿、于右任等大名人,可不是什麼“野雞大學”。
因為杜平文化水準高,是以參加紅軍後,上級就安排他從事宣傳工作,擔任過紅3軍第3縱隊宣傳科科長、紅30軍政治部主任、政委等職。
在長征時期,杜平負責紅軍無線電部隊的整治工作,因為當時電台隊伍中很多都是從國民黨部隊投誠過來的,革命意志尚不堅定,他們一旦軍心動搖,就會對紅軍的通信工作造成重大損失,是以,杜平的任務非常重要。
對此,杜平做足了準備工作,對每個戰士都展開針對性的教育工作,讓他成了這些戰士們最交心的人,即便是在長征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杜平所負責的電台隊伍也沒有出現一個逃兵,保證了電台工作的順利進行。
杜平在政治工作上的突出成績,也讓彭老總看在了眼裡,抗美援朝爆發後,彭老總親點杜平擔任志願軍政治部主任,随軍出征。
杜平雖然沒有直接在前線與敵軍厮殺,但他肩上的擔子同樣很重。面對裝備優良、戰鬥力兇悍的美軍,不少戰士心裡難免打怵,基于這個情況,杜平親自題寫了入朝作戰動員令,提出了“打好出國第一仗”的口号,還主持創辦了《志願軍報》,宣傳志願軍中湧現出的英雄人物,給志願軍戰士們以極大的鼓舞。
在抗美援朝時期,中國志願軍之是以能在武器裝備如此懸殊的條件下打得美軍舉手求饒,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志願軍将士們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作為志願軍政治部主任的杜平,自然功不可沒。
回國後,杜平先後擔任東北軍區政治部主任、沈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也正是在這期間,杜平發掘出了雷鋒這個光耀千秋的榜樣人物。
早在50年代末,杜平就聽說了雷鋒的事迹,非常感動,就開始以雷鋒作為先進典型,在部隊中廣為宣傳。
可惜的是,1962年8月15日,雷鋒在執行任務時不幸犧牲,年僅22歲。痛心之餘,杜平親自主持了雷鋒事迹展覽會,和圍繞雷鋒生前事迹所進行的話劇創作。
在進一步的接觸中,杜平感到雷鋒這個人物具有非常典型的意義,便決定把雷鋒精神推向全國,讓雷鋒成為了全國人直到今天仍然耳熟能詳的榜樣人物。
後來,杜平調任南京軍區政委,又相繼挖掘出了“南京路上好八連”、“郭興福教學法”等先進典型,連軍區司令許世友都感慨地說:“在南京軍區,杜政委比我這個司令的作用更大。”
晚年離休後,杜平又醉心于書法,每日苦練不辍,書法水準非常高,被譽為“将軍書法家”,還受邀擔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
1999年3月4日,杜平在南京病逝,享年91歲高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