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家電行業MES解決方案
在此所指的電子、家電廠為計算機主基闆組裝或是家電産品系統組裝廠,例如PC、Power Supply、Monitor、交換機、Scanner、電視機、空調、洗衣機等。電子、家電業在國内出口産業中是一快速成長的産業,其總産值已淩駕其它産業,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地位。然而電子、家電産品亦是典型少量多樣,生命周期短,訂單性生産,國際競争壓力大的産品,是以它除了對外要掌握市場銷售資訊,對内更要導入MES,掌握整體的資訊才能持續成長,以下我們就XXX電子廠現場工藝流程特色,将傳統方式與導入MES做一比較。
(1)流程卡管理導入前:
每一在制品附一流程卡片,作業員完成一制程須将日期、人員、生産資訊填寫在流程卡上,在成品包裝前,收集起來,以備日後維修查詢之用。
導入後:
每一流程卡附上該在制品序号條形碼,作業員完成一制程後,利用條形碼輸入序号,及生産資料(例如:不良代碼也印制成條形碼),MES自動并入時間,工作站,人員資料,存入流程卡資料庫中。
(2)制令追蹤管理導入前:
利用每日生産表單由生産機關組長填寫各制令投入産出,人員出勤等資料,再彙總計算出各制令進度。然而組裝生産線流程快速,生産主管永遠無法得知各制令目前的進度。
每站需刷流程卡序号,計算機可自動計算出其所屬制令在各生産機關詳細過程及最近狀況,主管辦公室之計算機可得知全廠一分鐘前制令最新狀況。
(3)在制品追蹤管理導入前:
資訊廠的特色常造成一堆不良品、待修品積壓在現場。每年盤點時清出千萬元成本的在制品是常有的事。
利用流程卡完整資料,MES可追蹤每一在制品最新位置,統計整理後,可以依制令别,産品别或現場區段,追蹤在制品分布狀況。
(4) Burn-In管理導入前:
不同機種Burn-In時間長短不同,雖然Burn-In Room多用PLC,自動輸送帶控制,但是仍須由人在現場操作,掌握資訊不足,無法對Burn-In限空間做有效地利用。
透過MES與Burn-In Room PLC聯機,可以利用MES直接控制PLC,進行在制品進出Burn-In之控制,可以有效掌握Burn-In時間及空間利用。
(5)包裝監督導入前:
相同産品,因不同地區客戶,需配置不同文字手冊,電源等包裝材料,但因混線生産,易生錯誤。
可立即給予包裝人員明确包裝訓示,避免疏忽,或是進一步整合防呆系統可進一步當錯誤時立即發出警示。
(6)品質監控管理導入前:
品質資料由品管站輸入品質窗體中,但因是人工填寫,資料有限,而完整的檢修資料是填寫在流程卡中,數量多,少有工廠輸入計算機,是以多是事後整理品質報表做為未來品質改善,但又因情報不完整、不正确,不容易找到真正原因。
檢測修護資料全由條形碼,或計算機立即輸入,現場可連接配接品質看闆,實時顯示最新品質狀況,并可做完整詳細統計分析,有效找出品質問題。
(7)出貨管理導入前:
須利用人工記錄那些出貨序号,給那一位客戶,以做售後服務,也因缺乏實時核對能力,常在出貨之機種及數量上發生錯誤,造成不小的損失。
出貨同時,刷讀外箱序号條形碼,可立即核對,如不符出貨條件,可立即告之出貨人員。
(8)自動化裝置整合導入前:
資訊廠必用的SMT,、AI、ATE等裝置多獨立運作,效益不高,裝置管理也不佳。
将MES與SMT、AI整合,可自動得取生産資訊及裝置家動狀況,與ATE整合,可自動得取測試資料。
(9)現場物料管理導入前:
因混線生産,無法掌握實際生産狀況,常發生造缺料停線。
MES可以随時掌握最新各制令,各機種組裝數量,可以實時計算出現場物料狀況,以預做供料準備,有效降低這方面人力及缺料現象。
(10)售後服務導入前:
客戶回修之産品,要找出其原來的流程卡,須花費相當大的人力,也不知其何時出貨,很難提供有效的售後服務。
MES可以掌握每一成品完整流程卡資料及出貨時間,可提供客戶完整的售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