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織田信長自稱源自源氏,後又改稱源自平氏,他到底是什麼身份?

摘要:織田信長自稱源自源氏,後又改稱源自平氏,他到底是什麼身份?

由于明智光秀的叛變,織田信長遺憾地命喪京都本能寺,而信長指定的繼承人也在這次事件中身亡,在決定由誰接任織田家家督的清須會議上,織田信長的家臣們分裂。而清須會議的中心議題信長一族與織田氏的源流有必要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由于織田信長的織田氏是尾張國的守護代,是以人們或許以為他是出身尾張的戰國大名。但是信長的織田氏本籍地是越前國,源流來自越前。

源平合戰之後不久,位于越前國織田莊的劍神社神官來到近江國的津田鄉。他來到這裡的目的,是想探訪有平民棟梁之稱、著名的平盛清嫡子平重盛的次子資盛。神官希望資盛這位貴公子能做他的養子,繼承神官之位。而這位貴公子,便是織田氏的祖先親真(也有說叫親寶)。也就是說。織田氏是恒武平氏的後裔,信長是平清盛的子孫。

織田信長自稱源自源氏,後又改稱源自平氏,他到底是什麼身份?

到了室町時代,從親真數起七代後,織田常松成為越前國守護斯波義将的家臣,斯波義将在室町幕府中任管領一職,是幕府中的要員。義将之子義重除了繼承義将的職位外,還兼任尾張國的守護,他任命常松為尾張國的守護代,定居尾張。是以,織田氏最終成為尾張的大名,是從織田常松開始的。

不過,這個曆史記載的譜系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信長以前的織田氏一般都說自己出自源氏。而信長年輕的時候曾經自稱自己來自源氏,可見信長有一段時間認為自己的出身是源氏,而不是平氏。但是自從擁立足利義昭為室町幕府十五代将軍,信長進京上洛後,便稱自己是恒武平氏的後裔。

那麼,信長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呢?我認為原因是當時的人們普遍存在着“源平交代思想”的關系。源平交代思想也就是從室町時代起,一般人都認為日本曆史上的武家政權都是由平氏和源氏輪流執政。

織田信長自稱源自源氏,後又改稱源自平氏,他到底是什麼身份?

在《平家物語》中被評為驕者必敗的清盛所建立的平氏政權之後,推翻平時政權的源賴朝于鐮倉成立幕府,樹立了源氏的政權。但是很快地,鐮倉幕府到第三代便告終,由位居幕府掌平氏實權的北條氏擁有實際權力。

接下來源氏一族的足利尊氏又擊敗了北條氏,成為室町幕府的初代将軍,掌握了政權。總之,源氏和平氏輪流号令天下的想法,已經成為當時即成的概念。織田氏是否源自平氏,現在還有讨論的餘地,但是信長想利用“源平交代思想”,來達到君臨日本的想法,應該是明确的事。

此外,或許有人覺得意外,但是信長并非出自織田氏的嫡系。經過應仁之亂,織田氏分裂為敵對的兩家。被視為嫡系的織田信安以岩倉縣為根據地,是尾張八郡中的北方四郡守護代,這是織田伊勢守家(岩倉織田氏)。另外一家則是奉守護斯波氏為主人的織田信友,他以後來成為清須城為根據地,管理南方的四郡,這是織田大和守家(清須織田氏)。

織田信長自稱源自源氏,後又改稱源自平氏,他到底是什麼身份?

大和守家有三位實力強大的家老,他們是被稱為“清須三奉行”的織田因幡守、織田藤左衛門、織田彈正忠。這三個人都是織田家的分支,而其中的織田彈正忠家,就是信長的家系。也就是說,信長可謂是織田氏的一族,并且是一分為二後的織田家中的旁系,還是織田氏旁系的家臣一族。

而平盛清嫡子平重盛的次子資盛是否會跑去給神官當養子一事,也是讓後世摸不着頭腦,雖然次子沒有繼承權,理論上給其他人當養子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在沒有人介紹的情況下,劍神社神官貿然前往很大可能會被當成無禮之徒而驅趕。是以,織田氏身份高貴一事仍然存疑。但毋庸置疑地是,織田氏确實源自越前劍神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