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志願軍營長:我與3國部隊打過仗,土耳其的戰鬥力最強

已經過去70年的北韓戰争,至今仍深深的影響着整個世界。我志願軍勇猛的作戰讓美軍第一次在非勝利條款上簽字,美國在我們面前低下了他"高貴的頭顱"。

志願軍營長:我與3國部隊打過仗,土耳其的戰鬥力最強

大家都知道在北韓戰場上美軍雖然是絕對的主力,但是以英聯邦和土耳其為首國家都對其貢獻了不小的力量。英美同穿一條褲子,這是我們早已知曉的事情,特别是二戰以後,日不落漸漸日落,在歐洲的土地上英國迫于各種壓力把很多的權利轉交給了美國,出兵北韓幫助美國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土耳其這個跟歐美傳統大國一直尿不到一起的突厥輕騎兵卻在北韓戰争期間,出兵5000人的精銳部隊組成一個土耳其旅,聽候美軍指揮。

志願軍營長:我與3國部隊打過仗,土耳其的戰鬥力最強

凡事都是有因有果,土耳其為歐美站台肯定不是無因之果。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土耳其加入美國的聯軍為的就是報複自己的世仇——蘇聯,雙方打了幾個世紀從各自還是帝國的時代一直打到沙俄變成蘇聯,可以說早已結下了深仇大恨。土耳其眼看着蘇聯在二戰獲勝後越發強大,再看看自己那不斷縮小的疆域,明白要是再不找個靠山,以後有沒有土耳其這個國家就難說了。于是,急于抱大腿的土耳其,為表忠心,馬上組織軍隊送往北韓,為美國爸爸添磚加瓦。

志願軍營長:我與3國部隊打過仗,土耳其的戰鬥力最強

第二次戰役全線進攻打響後,美國國内的态度開始出現分歧,麥克阿瑟的"聖誕節前讓孩子們回家"俨然已經成為笑柄,為了讓敵人徹底曉得我們的厲害,減輕後面的壓力,我軍指戰員認識到:能不能通過打掉一兩個美軍師打疼美方,扭轉美高層對于北韓戰争的先期判斷;而要想成功消滅美軍的關鍵,就在于第三十八軍能不能在短時間内拿下關鍵垭口,穿插到位。

三十八軍一一四師的任務就是拿下嘎日嶺。嘎日嶺是自德川向的一個天然屏障,僅僅隻有一個10多米寬的開口,它是完成穿插任務順利向軍隅裡方向前進的必經之路。

志願軍營長:我與3國部隊打過仗,土耳其的戰鬥力最強

此等兵家必争之地美軍名将沃克肯定也是注意到了,沃克将軍已指令土耳其旅派遣機動部隊從價川出發向嘎日嶺而來。有着充足後勤保障的聯軍,乘坐汽車用不了兩個小時,就可以抵達,注定會先我們一步占領要地。

不過沃克這一步走的卻是有點輕率,即便是手上兵力不多,不想讓美軍的傷亡加重,也不能犯兵家大忌,讓一支根本沒有熟悉戰場,才來不過幾天的部隊承擔如此大任。難怪在後來沃克的這一調遣被美國軍事史學家形容為"用一個阿司匹林藥瓶的軟木塞去堵一個啤酒桶的桶口"。

志願軍營長:我與3國部隊打過仗,土耳其的戰鬥力最強

沒有獲得充足的戰場情報,甚至連美軍方面的顧問都沒有一個的土耳其旅,在看到自己面前出現一群東亞面孔後就打響了戰鬥。很快,戰鬥力不弱的土耳其士兵打退了他們所認為的"敵人",還俘虜了幾百人。在報告給美軍師部後,美方十分高興,立馬派人前去審問俘虜,不過沒問幾句就明白了,土耳其人打的是一群潰敗下來的南北韓第七師的部隊,從前方戰場潰逃而來,一不小心就逃進了土耳其人的陣地,剛上戰場的土耳其人因為語言不通,就把他們當做是志願軍開始攻擊,其實被他們打死的都是南北韓士兵。

志願軍營長:我與3國部隊打過仗,土耳其的戰鬥力最強

就在土耳其鬧烏龍的時候,我一一四師主力也已到達嘎日嶺,但是敵在明我在暗,強攻肯定是不行的,隻能夜襲。剛剛來到北韓戰場的土耳其軍,根本不知道我軍的夜襲有多恐怖,上面說了美軍也沒有提供相關情報給他們,天真的土耳其士兵為抵禦北韓的嚴寒,在陣地上烤起了火,數十叢的火焰對于我志願軍來說就是指路的明燈。我們的士兵分成若幹小組,一個小組解決一堆火旁的敵人。

不斷推進之後志願軍士兵開火了,在手榴彈的爆炸聲中,土耳其士兵毫無準備隻能倉促應戰,邊打邊退,在慌亂中爬上汽車,一窩蜂的向山下開去。山道險要,汽車的機動能力大大受限,志願軍一心想要把敵人攔截下,直接抄近路徑直向山下跳,終于在山道下端堵住了逃跑的敵人。

志願軍營長:我與3國部隊打過仗,土耳其的戰鬥力最強

仗打到這個份上,如果是美軍,早就成批的投降了。但是土耳其的士兵有着自己戰場精神,哪怕落單後也堅決不投降,任憑我志願軍如何喊話勸說。結果,在中國士兵的圍殲下,隻有少數土耳其士兵被俘,還有一部分土耳其士兵在隊友的掩護下突出重圍。戰後一一四師三四二團一營營長曹玉海和參戰的志願軍都覺得土耳其旅的作戰風格相比美軍、英軍和南韓軍更顯靈活,也更加頑強,戰鬥力是最強的。雖然沃克的決策讓土耳其旅損失慘重,但其不俗的戰鬥力還是掩護了美軍大部隊的撤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