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今天23時59分
我們迎來冬至節氣
天凝地閉,風厲霜飛
朔風簇擁着冬月
走進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展開一幅凜冽不失溫存的畫卷
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
黑夜最長的一天
正午的陽光,慵懶地随風南斜
還不到酉時,便躲進夜的懷抱
過了這一天
白晝的時光就不斷變長
但氣溫仍在下降
當機的玻璃上
晶瑩的霜花閃着點點光亮
像極了冬天的一封封來信
進入冬至
便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數九寒天”
雖然數九的方法有所差別
但都是從最冷的日子開始
慢慢數到回暖
一天天數着日子過
不僅是繁忙勞碌後的生活樂趣
日日數到暖
也透着歲暮天寒裡的恬靜淡定
靜候春日來
除了氣象上的重要意義
冬至對中國人來說
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
在傳統觀念裡
冬至是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
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
南方則偏愛湯圓、年糕等甜點
薄薄一層面皮
做法千變萬化
但都包裹了鮮美溢香的味道
浸潤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冬至三候
冬至一候蚯蚓結。冬至時節,地下的蚯蚓仍然蜷曲着身體,像打了結的繩子。
冬至二候麋角解。冬至陽氣初回,麋鹿角脫落,開始一輪新生,新陳代謝的規律,藏在季節的變換裡。
冬至三候水泉動。冬至過後,井水開始上湧,泉水開始流動。
冬至習俗
吃餃子吃湯圓
在北方,餃子可謂是冬至的“标配”,俗語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天寒,容易凍耳朵,而餃子形狀與耳朵相似,便有了“吃餃子可以防止掉耳朵”的趣說。南方人則喜歡在冬至這天,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或年糕,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數九、畫九、寫九
從每年冬至日當天開始算起,每九天為“一九”,即第一個九天是“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以此類推,共九個九天,一共九九八十一天。數完了,春天就來了。
“畫九”所畫的便是上文提及的《九九消寒圖》,畫上一枝素梅,再畫出八十一個梅花瓣兒,每天染一瓣梅花,都染完後,春天就來了。
“寫九”所寫的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這九個字,每個字(繁體)都是九畫,每天寫一畫,寫完這句話,春天便來了。
春天,真是值得數着日子期盼呐!
冬至養生
冬至時節,宜多吃補益身體的食物,羊肉、蓮子、山藥、大棗、銀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更要及時添加衣物,注意手腳的保暖,室内也要經常通風換氣,減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精神上宜靜神少慮,保持暢達樂觀,少為瑣事勞神。
// 冬至詩詞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驿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着遠行人。
冬至日獨遊吉祥寺
宋·蘇轼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至節即事
元·馬臻
天街曉色瑞煙濃,名紙相傳盡賀冬。
繡幕家家渾不卷,呼盧笑語自從容。
在實際生活中
冬至也标記着一年的末尾
過完了今天
2021年便隻剩下最後10天
縱使經曆了難說的遺憾
縱使忍耐着刺骨的嚴寒
也不要灰心沉寂
夜再長,路再遠
隻要心懷目标
就不會失去方向
今日冬至
願你不懼嚴寒,靜待花開
中共東川區委宣傳部主辦
來源 |人民日報、央視新聞、詩詞世界
排版編輯 | 李柱金
責編 | 廖豔清
編審 | 吳 麗 毛雯輝
終審 | 王傑雲 李澤
視訊展播
【紅色雲南 小雲說】
中共雲南地方組織創始人李鑫:點燃雲南革命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