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出版大咖帶你讀《追星星的少年》

三個時代,跨越百年

看三個少年如何克服重重困難

在坎坷的大地奔跑如光

看古老中國如少年追夢

昂首走向民族獨立與富強之路

出版大咖帶你讀《追星星的少年》

“中國好書”作者

楊娟

2021長篇新作

《追星星的少年》

本書講述三個不同時代少男少女投身長跑的故事。

14歲的盲人女孩星月了解到著名的跑步運動員阿木和亮子的故事,産生了跑步的願望。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鼓勵下,星月堅持不懈地練習長跑,把阿木和亮子的體育精神延續下去。

作品成功塑造了阿木、亮子、星月等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少年形象,他們不屈不撓、愈挫愈勇,咬定目标、腳踏實地。小說将不同時代三個少年跑步的故事巧妙連接配接,展現了平凡的孩子一步步超越自我,最終實作夢想;以小見大,從側面回望了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年來帶領群眾經曆的偉大的奮鬥曆程。同時也歌頌了為國争光、頑強拼搏的中華體育精神,充滿成長的正能量。

本書入選

“中國好書”月榜

2021少兒主題出版推薦書單

“鳳凰好書”月榜

2021-2022學年寒假宿遷市中國小師生閱讀推薦書目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11月優秀暢銷書排行榜

本書将不同時代三個少年跑步的故事巧妙連接配接,展現了孩子們如何在平凡生活中一步步超越自我、實作夢想,用以小見大的筆法凸顯中國共産黨成立以來如少年追夢、不斷前行,同時也歌頌了為國争光、頑強拼搏的中華體育精神。

“中國好書”月榜推薦語

正如“鳳凰好書”評委,鳳凰傳媒編委會成員、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原總編輯汪修榮先生所評論的,這是獻給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一份特别的禮物。

作品“特别”在何處?

讓我們跟随專業出版人,一探究竟——

出版大咖帶你讀《追星星的少年》

精彩評論

跑道上的百年中國

汪修榮

作為青年作家新銳,楊娟近年來在兒童文學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其代表作《青春恰自來》不僅獲得第二屆曹文軒兒童文學獎長篇佳作獎,還入選“中國好書”月度榜。楊娟并沒有就此止步,而是不斷探索,這部剛剛出版的長篇小說《追星星的少年》便是這種探索的最新成果,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她獻給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一份特别的禮物。

新穎的叙事方式和獨特的故事結構是這部小說最為鮮明的特色。《追星星的少年》是一部長篇兒童小說,但仔細看來又不同于一般的長篇兒童小說。它以跑步為明線,選取了三個不同的曆史階段、三個不同曆史時期的人物,并且進行了巧妙的設計群組合,将看似三個不相幹的故事穿線串珠,使得彼此之間存在着一定關聯。作者通過盲人少年星月參觀“奔跑如光”的展覽,利用展館語音裝置通過聽故事的形式,展開故事情節。小說采取由遠及近回溯的方式,通過阿木、亮子、星月三個不同人物的不同視角,展開故事,塑造人物,進而展示廣闊的社會生活,表現出遠比一般兒童小說更寬廣的視野、更深厚的曆史和多重的視角,也給讀者帶來了更新鮮的閱讀體驗。作品中既有阿木沉郁蒼涼的曆史叙述,也有亮子第一人稱親切樸實的自述,還有星月第三人稱的全知視角,甚至還充分利用了星月作為盲人少年特有的聽覺、“視角”和想象。多種手法的疊加運用,為讀者展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典型化與象征手法的運用賦予了這部小說一種特别的内涵。小說分别選取了具有典型和象征意義的三個不同曆史階段、三個具有代表性的運動少年作為故事主人公,這就相當于從漫長的曆史中截取了三個橫截面,選取了曆史中的一個視角,使這部小說具有了一種特别的意義和内涵。阿木是黑暗落後、任人宰割的舊中國的少年縮影,亮子代表剛剛解放、獲得新生的新中國的陽光少年,而星月則代表了新時代的少年,他們分别代表了舊中國、新中國和當代中國。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生活的這三段曆史也就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三個代表性的階段,濃縮了百年中國曆史。

阿木雖然從小受到母親、舅舅、宋謹晨以及梁啟超等的民主進步思想的影響,深知少年強則中國強,雖然想通過個人努力“雪我祖國恥,解我民生愠”,雖然經過在湘江邊無數的奔跑,揮灑無數汗水,經過不懈苦練,成了田徑場上湖南第一、中國第一,成了著名的“女跑王”,并有幸和中國代表隊一起參加了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但結果她和一百多位中國健兒一樣,連初賽都沒能通過,沒有一個人進入決賽。殘酷的事實說明,在黑暗落後、積貧積弱的舊中國,任何的個人努力都是徒勞的,留給他的隻有永遠的遺憾。阿木的悲劇不是她個人的,而是曆史的,時代的。阿木的命運也是無數舊中國少年命運的一個真實寫照。

亮子是一個普通的安徽少年,幸運的是他是剛剛解放的新中國的少年。欣逢盛世,新中國的天是豔陽天,曾經黑暗的天空變亮了,于是他将自己名字改為“國亮”,小名“亮子”。亮子的父親是新中國的建設者、水利專家。亮子長在紅旗下,處處感受到新中國蒸蒸日上的建設熱潮,感受到新中國的和平與美好。他沒有阿木那樣的擔憂和困難,他感到内心有一團火,渾身有使不完的勁,新中國讓他有一種奔跑的動力。他愛好跑步,雖然他跑得很慢,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對跑步的熱愛。作為一個國小生,第一次參加運動會,隻跑了個倒數第一,但他堅持跑到了終點。他知道,能否第一個到達終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堅持跑下去。憑着這個信念,後來在佛子嶺水庫,在上海大學生的幫助下,他掌握了正确的跑步要領,終于如虎添翼,創下新中國的第一個馬拉松紀錄,并幸運地成為奧運會火炬手。

如果說阿木、亮子代表了過去時,星月則是進行時。雖然生下來就是一個盲童,但在父母、社會的幫助下,星月養成了樂觀自強的性格。借助現代科技,她上過盲校,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并在網上自學經濟學和文學課。雖然失明給她關上了一扇窗,網絡卻為她打開了一個新世界。通過為盲人設計的網絡系統,她不僅可以友善地與外界交流,還可以在母親出國進修、父親到外地開會的情況下,一個人獨立生活、學習,甚至通過網絡社交平台找到了一位願意帶她跑步的專業志願者——亮子(爺爺)。跑步讓她插上了一雙翅膀,讓她“看”到了一個更加不一樣的世界,于是她幹脆在網上發起組織了“星光跑團”,呼籲更多的人參加運動,一起跑步,奔向未來。

三個不同的曆史階段、三個少年的跑步故事、三個不同命運的少年,組成了一幅從舊中國到新時代的漫長畫卷,折射了百年曆史,使作品具有了深厚的曆史次元和寬廣的視野,反映了中國社會的曆史進步和少年強則中國強的時代主題。

(原載于《中華讀書報》)

出版大咖帶你讀《追星星的少年》

三個典型曆史階段

三個少年的跑步命運

星星點燈,勇敢逐夢

百年接力,赓續傳奇

越讀越樂

2021

關注蘇少

讓我們一起 閱讀|體驗|成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