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火初興有人越此,兩士争衡不久自死。二火指什麼,兩士是哪兩人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的軍師,素有神機妙算的美稱,蜀漢的君主劉備在經曆了”三請才将這位神人請出卧龍山,并封為心腹,常常和劉備一起商讨軍國大事,為蜀漢立下了很多赫赫的戰功,例如:很好的治理好了蜀地,而且發明了木牛流馬來幫助蜀軍加大生産,發明了當時較為現代的武器諸葛連弩等。

其實關于諸葛亮的預言以及計謀,在後世有很多的版本和記載,但大多數都是訛傳,就所謂的“二火”或是“兩士兵”這個預言來說,是傳言的可能性較大(藝術加工)。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在今天将此事拿出來進行賞析。

二火初興有人越此,兩士争衡不久自死。二火指什麼,兩士是哪兩人

這則故事的流傳發生關在諸葛亮快要去世之前(也有傳言是在其和其他二過交戰的時候),敵國的軍代在沖破了蜀國的封鎖線後在一塊蜀地的巨石上發現了一句話“二火初興有人越此,兩士争衡不久自死。”也正是這句話引出了我們接下來的故事。

一、鄧艾、鐘會說

當時對蜀國作戰的有兩位魏國的将領,他們分别是鄧艾和鐘會,俗話說以軍之中不能有二虎,而二虎并存一定會攪亂一支軍隊的秩序和戰鬥力,可能諸葛亮正是看到了這點才會寫下如此的預言,也可能其料到了蜀國都城被魏國攻破,但無論怎麼說後來的蜀國确實是被魏國攻破了。

二火初興有人越此,兩士争衡不久自死。二火指什麼,兩士是哪兩人

傳說發現這則預言的是鄧艾,當時是因為魏國大軍久久不能攻破蜀國之前的防線,為了能夠快速的将其攻破,并早日班師回朝,魏軍中的将領鄧艾自己親率了2000名士兵主動從小路對蜀國都城進行包抄,最終攻下了蜀國,(其實在這段故事的傳言中,有人說鐘會以此為由嘲笑鄧艾的不明智)但最終順利的是,鄧艾在最後還是攻克了蜀國,攻克了這個都城。(也有所當時“二火初興有人越此,兩士争衡不久自死。”的字,也就是鄧艾看到的。)

二火初興有人越此,兩士争衡不久自死。二火指什麼,兩士是哪兩人

後來的鐘會非常的極度鄧艾的所作所為,并害怕自己的功勞會被這個人獨吞,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當時的鐘會想到了利用鄧艾在破城後的所作所為來彈劾他(鐘艾在破城後,為了籠絡人心,自己擅自對蜀漢的官員進行了封賞,雖然這是一時的做法,但還是因為觸及了越權這一行為,而遭到了司馬将軍的厭惡)在之後鄧艾被勒令回國,并将自己的君權交給了鐘會。後來鐘會也是因為想要利用此次率先攻下蜀國進行嘩變,可後來還是被屬下的一個将領監軍帶人殺害,并及時報告給了司馬将軍;這一舉措使得本來率先攻破蜀國的二位有功之臣都遭到了重創,都遭到了打擊,也就是所謂的“兩士争衡不久自死”的意思了。而二火值得是當時的炎興年。

二火初興有人越此,兩士争衡不久自死。二火指什麼,兩士是哪兩人

當中的漏洞

按照當中過得故事路線發展來說,鄧艾是通過小路奇襲了蜀國的都城,那如果諸葛亮當時真的料到了話,為什麼沒有提前對這樣的漏洞做出措施,以及安排重兵把守呢?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這個寓言故事中的BUG。就算當時這個故事發生的時候諸葛先生已經死去,諸葛先生的遺言也一定會着重交代此事,(并且諸葛亮隻要交代了,蜀國的官員一定會照例去做,因為諸葛亮積攢的權威)這邊不至于在後來蜀國會因為别人因為小道的奇襲而丢掉都城(要知道此時在外面蜀國還有十萬大軍可作為後備力量,加上蜀地的天險,想要繼續防禦不是難事)是以這則預言在我看來是通過藝術加工的不是正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