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迫搬出紫禁城後,溥儀瘋狂癡迷于這種食物,每天必須得準備兩桶

我們閱盡鉛華,隻為呈現不一樣的曆史。

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十一月五日,西北軍閥馮玉祥率部囚禁曹锟後,氣勢洶洶地帶兵“觐見”此時還住在故宮裡面的溥儀,要求後者一個時辰之内立即搬走。一看這陣勢,溥儀隻得立馬派人打包收拾,當天就灰溜溜地離開了紫禁城。

被迫搬出紫禁城後,溥儀瘋狂癡迷于這種食物,每天必須得準備兩桶

▲溥儀寓居張園時期劇照

起初,溥儀直接回到其父醇親王載沣的王府居住,但由于與後者理念不合,加上其複辟野心不死和滿清遺老們的支援,溥儀不久便搬到天津租界内的張園。張園可不是溥儀以前住的那些中式古建築,而是一棟标準的小洋樓,内部裝潢都全面西化,緊跟潮流。

被迫搬出紫禁城後,溥儀瘋狂癡迷于這種食物,每天必須得準備兩桶

▲張園内景

要說這溥儀就是愛擺譜,都退位那麼久了,還要整封建時代的那套,比如每到溥儀吃飯的時候,那場面依然十分壯觀——碩大的八仙桌上擺滿了幾十盤各具特色的菜肴,吃的米飯和稀飯加起來有十多種。這還不算什麼,在溥儀開動前仍然會遵循古法,幾位從清宮跟着出來的貼身太監與近侍都會先用銀針觸菜進行驗毒,以保證“皇帝”的生命安全。

在古代,皇帝吃飯的時候還有專門的人起舞奏樂,到了溥儀這裡,則特地請來西洋樂隊為他演奏。更加奇葩的是,當溥儀想吃菜時都不用說話,隻需看下菜再看一下侍者,衆人就會把菜肴夾好直接送到溥儀嘴裡,每道菜最多隻能吃三口——依舊是沿襲清宮中的老規矩。

被迫搬出紫禁城後,溥儀瘋狂癡迷于這種食物,每天必須得準備兩桶

▲天津租界西餐廳的廣告牌

不過在吃飯這方面,溥儀并非完全遵守祖制。由于天津臨海且在鹹豐年間就被開為通商口岸,是以津門一帶完全不像北京城那種充滿傳統文化,反而有着濃厚的西洋味兒。溥儀在張園寓居之時,就愛上了吃西餐、用西具。為了吃道地西餐,他還專門下“聖旨”請一些西洋大廚遠赴重洋來給他做飯。一時間,溥儀的廚房中西合璧,西餐餐具和中式餐具各占半壁江山。

被迫搬出紫禁城後,溥儀瘋狂癡迷于這種食物,每天必須得準備兩桶

▲溥儀及婉容劇照

除去正餐之外,遜帝溥儀也受洋人的感染,特别喜歡吃一些餐後甜點,最愛的則非冰淇淋莫屬。據溥儀自述,每天他都會讓人在津門著名的西餐廳中買上兩大桶冰淇淋,有時候他心情好,也會親自帶着“皇後”和“皇妃”一起去西餐飯廳享受冰淇淋。每每吃到新款冰淇淋時,他還會買上幾十桶送給那些七老八十的滿清遺老,要讓他們也嘗嘗鮮,“沐浴皇恩”。雖然對這些滿清遺老而言,雖因年紀太大已經不适合吃生冷之物,但溥儀對冰淇淋的喜愛程度由此亦見一斑。

被迫搬出紫禁城後,溥儀瘋狂癡迷于這種食物,每天必須得準備兩桶

▲長春僞滿皇宮

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十一月十日,在溥儀被趕出紫禁城七周年之際,他又一次啟程踏上複辟之路,前往他的新“宮殿”了。從那天起,溥儀與過去徹底決裂,正式北上投靠日寇,為重新當皇帝,甚至抛棄了那些大清遺民。有時惡趣味地想想,東北那麼嚴寒,冰淇淋吃起來肯定更美味。

參考文獻:

《我的前半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