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将軍胸口中箭垂死,成吉思汗:快牽一頭牛過來!随後救回将軍性命

古代醫療技術遠遠沒有我們現在發達,在戰場這個最容易受傷的地方,很多士兵不是被敵人殺死,而是受傷後傷口感染,不治身亡。因為古代沒有“細菌”的概念,消毒水準也不先進,是以,再厲害的軍醫,也常常要看着士兵死去,毫無辦法。

将軍胸口中箭垂死,成吉思汗:快牽一頭牛過來!随後救回将軍性命

不過古代也有在戰場上受傷救回來的例子,這種情況一是受傷的人本身體質強悍,二是施救到了位。比如當年成吉思汗率軍攻打契丹的時候,他手下的将軍胸口中了一箭,昏迷垂死之際,成吉思汗竟然用一頭牛救回了他的性命。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位将軍說起來并不是蒙古人,他是漢人的後代,祖上是唐朝名将郭子儀。史書記載:“郭寶玉,字玉臣,華州鄭縣人,唐中書令子儀之裔也。通天文、兵法,善騎射。”而且,郭寶玉還是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裡郭靖的原型之一。

将軍胸口中箭垂死,成吉思汗:快牽一頭牛過來!随後救回将軍性命

當時,郭寶玉看到南宋朝廷昏弱,蒙古兵勢大,歎息道:“北軍南,汴梁即降,天改姓矣。”于是郭寶玉歸降了成吉思汗,跟他提了許多打仗獲勝後善待百姓的建議,成吉思汗都聽從了,從此,郭寶玉在成吉思汗手下獲得重用。

後來有一回,郭寶玉跟着成吉思汗去打契丹族,大獲全勝,但郭寶玉在戰鬥的時候,一支冷箭朝着他胸口射了過來,郭寶玉沒躲過去,胸口中箭,翻身倒地,昏了過去,血流不止。士兵們急忙報告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一看不得了,連忙命人快牽一頭牛過來!

将軍胸口中箭垂死,成吉思汗:快牽一頭牛過來!随後救回将軍性命

這牛是做什麼的呢?“寶玉胸中流矢,帝命剖牛腹置其中,少頃,乃蘇。”原來成吉思汗命人剖開了牛肚取出内髒,然後把郭寶玉輕輕安放在牛肚裡面。神奇的是沒過一會兒,郭寶玉就清醒過來了,然後經過簡單的包紮治療,郭寶玉很快恢複元氣,又繼續上戰場作戰了。

其實這“牛肚治療法”有個專門的名字,叫做“腹罨法”,電視劇《女醫明妃傳》曾經演繹過:劇中女醫談允賢,将受傷的明英宗朱祁鎮塞進了牛肚裡,朱祁鎮順利蘇醒。這當然隻是電視劇情節,但曆史上除了成吉思汗,明朝、清朝也有人用過此法,李時珍還寫進了醫書裡。

将軍胸口中箭垂死,成吉思汗:快牽一頭牛過來!随後救回将軍性命

不過李時珍也沒弄清楚這種方法的原理,是以隻是記載了下來,并沒有宣傳它是如何神奇。電視劇播出後,關于“腹罨法”是否真能救人也引起了不少争論,有人覺得這是無稽之談,毫無可信度,是古人愚昧無知的表現。

将軍胸口中箭垂死,成吉思汗:快牽一頭牛過來!随後救回将軍性命

也有人覺得,可能是牛肚溫暖,讓失血過多瀕死的患者得以保持體溫,然後靠着自身的修複能力蘇醒過來。筆者認為,史書上既然明确記載了“牛肚救人法”,說明在那個醫療技術落後的時代,它确實發揮過功效;不過到了現代,可能很難讓人相信了。對此,你怎麼看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