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東北軍“二把手”,卻送兒子參加八路軍,後成司令員,名字耳熟

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傑。”一個人隻有能夠在變幻莫測的時局中清楚的分辨出輕重緩急,敵人朋友才能夠保全自己,甚至開創出一番大事業。但是道理說起來雖然非常簡單明了,真正能夠做到的人卻是屈指可數。不過出生于1881年的張作相就深谙此理并且他真的能夠在那麼混亂的年代闖出屬于自己的天地。

他是東北軍“二把手”,卻送兒子參加八路軍,後成司令員,名字耳熟

張作相早年因為家貧而受盡了冷眼和嘲笑。在1894年甲午戰争爆發之後,張作相的家鄉也被卷入戰争之中,是以為了保全自己,他就去投靠了遠房的族叔。1897年族兄被人誣陷入獄,張家也差點遭到了滅頂之災。為了報仇雪恨,張作相聯絡了自己的好兄弟于1901年夜闖敵人家中。後來事情敗露之後,他去投靠了當地郡縣的保安隊八角台。後來陰差陽錯之下,竟然和張作霖成了拜把兄弟。

他是東北軍“二把手”,卻送兒子參加八路軍,後成司令員,名字耳熟

後來張作相跟着張作霖一起出生入死,因為二人名字非常相似舉止親密,還曾經被人誤以為是親兄弟。但是張作相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還曾經先後三次拒絕了張作霖為他升遷官職。而且兩人幾乎沒有産生過任何分歧。而且最讓人們感動的是,1928年皇姑屯事件發生之後張作良去世。東北三省群龍無首,有很多人都蠢蠢欲動。張作相力排衆議堅決擁護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子承父業。

他是東北軍“二把手”,卻送兒子參加八路軍,後成司令員,名字耳熟

當時的張學良根基未穩,是以根本沒有辦法對付那些“老油條”。幸虧有張作相,從始至終陪伴在他的身邊,幫助他出謀劃策,渡過難關。張作相甚至私下裡對張學良說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那就是如果有任何人違抗了上級的指令,張學良大可以軍閥懲罰他們。張作相會無條件的支援他。但是就私下兩家人的關系而言,張學良更像是張作相的親侄子,是以有些事情他做的不對,張作相也絕對不會姑息饒恕。從這番言論中也可以看出張作相的為人處事值得别人的敬佩。有很多人認為,張作霖去世之後,憑借張作相的能力和威信他大可以取而代之。但是他卻沒有做出這種忘恩負義的事情。不僅如此,張作相也十分注重對自己兒子張延樞的培養。忠義永遠都是他教子的第一條。

他是東北軍“二把手”,卻送兒子參加八路軍,後成司令員,名字耳熟

虎父無犬子,有張作相這樣的父親以身作則,兒子張延樞自然也是耳聞目染。國難當頭,張作相的兒子張延樞一心隻想收複河山驅趕侵略者。但是當時上級下發的指令卻是不抵抗。是以為了表示自己的不滿,張延樞還曾經用辭職的方式來表明自己堅定的決心。當時張學良還苦苦的挽留他,張延樞隻是淡淡的說,如果抗日需要,他明天就可以回來。誰也沒有想到,兩個月之後,張延樞竟然和他手下的一百餘人組成了八路軍第一遊擊縱隊。隊伍迅速擴張,他也因為自己表現優異而得到了進入抗大學習的機會。

他是東北軍“二把手”,卻送兒子參加八路軍,後成司令員,名字耳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