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軍統女特務被判處死刑,曾救過一名副省長,寫一張字條:刀下留人

在四川廣元昭化古城南門巷有一座房子:修建于明末清初,為三進院落,依山就勢而成,地勢逐層擡高,有步步登高之意。此房子古色古香,就是是昭化城内四大望族之一王家的祖業,房子主人叫王連山,曾任四川軍閥劉湘的軍需官,擁有良田千畝,是當地富甲一方的大地主。

軍統女特務被判處死刑,曾救過一名副省長,寫一張字條:刀下留人

王連山這個大地主不僅田産多,還開辦了兩個絲廠和一個鐵廠,并在重慶和上海開了兩個錢莊。因經常到南充經營絲廠,故結識了南充搬罾鄉康家店村的康餘山,兩人結為異性兄弟,關系很是密切。

軍統女特務被判處死刑,曾救過一名副省長,寫一張字條:刀下留人

王連山有一個女兒名叫王昭,别号王化琴,長得非常漂亮,由于家庭條件很好,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然而到各處深造,曾在上海國立暨南大學、法國教會學校讀過書,又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東京帝國大學留過學;精通法語、英語、日語等多國語言。

軍統女特務被判處死刑,曾救過一名副省長,寫一張字條:刀下留人

而王連山的異姓兄弟康餘山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康乃爾,小兒子叫康克明。由于父輩的交往,加之康家貧困,王連山承擔了康乃爾及康克明從國中到大學的全部費用。由于這個原因,王化琴與康乃爾兄弟結下了很深的情誼。

王化琴和康乃爾兄弟從小就有過交往,然而,長大之後,兩家的孩子卻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路。

軍統女特務被判處死刑,曾救過一名副省長,寫一張字條:刀下留人

康乃爾,畢業于四川大學曆史系,學生時代就加入中國共産黨,曾任中共成都市委學生委員會書記、青年部部長,川康特委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後赴延安。後任中共中央青委秘書處處長。建國後,曆任青年團西南工委副書記、團中央秘書長,西南行政委員會秘書長,四川省副省長,四川大學校長等職務。他的弟弟康克明也是早期黨員。

軍統女特務被判處死刑,曾救過一名副省長,寫一張字條:刀下留人

康乃爾老家

王化琴則在抗日戰争爆發後,在日本留學生被日本政府下令驅逐,王化琴同中國駐日使館人員一起登上了輪船,回到祖國,任成都市公民訓練班班主任。

此時,康乃爾也回到成都,在川大讀書并在協進中學代課。他以讀書為掩護,從事黨的秘密工作。并成為抗日救亡進步學生組織——民先隊的上司成員。“民先”即“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是一二九運動後在中共組織上司下建立的革命青年抗日救亡團體。

軍統女特務被判處死刑,曾救過一名副省長,寫一張字條:刀下留人

王化琴在成都與康乃爾重逢後,深受其影響。她和進步學生深入工農群衆,大力宣傳抗日主張,抵制日貨,籌款赈濟難民,為奪取抗日戰争的勝利貢獻力量。後來王化琴成為一名進步青年,在黨組織和康乃爾的幫助下,前往革命聖地延安。

軍統女特務被判處死刑,曾救過一名副省長,寫一張字條:刀下留人

後來王化琴奉八路軍西安辦事處之命,赴國民黨部孫連仲的二十七師任政治教官。後來孫連仲部奉命開往徐州,參加台兒莊戰役,王化琴跟着部隊,行軍途中不幸與部隊走散,隻好随着老百姓走,回到西安本打算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無果。

軍統女特務被判處死刑,曾救過一名副省長,寫一張字條:刀下留人

劇照

走投無路之際,她到了一則“戰幹團”的招生廣告,便報了名并被錄取了。“戰幹團”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戰時工作幹部訓練團的簡稱,是抗戰時期國民黨開辦的一個大型軍事、政治訓練機構。前3個月為入伍訓練,主要為基本軍事操練、野外演習、實彈射擊和兵器、地形、築城、諜報、遊擊戰術等軍事課程。學生在受訓期間,無一例外地要加入三青團和國民黨,後被派到重慶,成為一名軍統特務,被授上尉軍銜。

軍統女特務被判處死刑,曾救過一名副省長,寫一張字條:刀下留人

此後,王化琴被派往自貢、成都郵電檢查所任副所長、所長,負責檢查中共秘密黨員和進步人士的刊物、報紙、信件。在此期間,她與康乃爾重逢,由于并不知道康乃爾是秘密黨員,仍同其往來密切。康乃爾還幾次在王化琴的父親王連山家裡居住,在王連山的幫助下,康乃爾多次逃過追捕,轉危為安。

軍統女特務被判處死刑,曾救過一名副省長,寫一張字條:刀下留人

王化琴智救康乃爾等人後,引起了軍統局的懷疑,軍統局組成了一個專案調查組,任調查組長的恰是當初介紹她加入軍統的少将專員。由于害怕連累自己,加之王化琴出身大地主家庭,少将專員極力從中斡旋,為其說情開脫,并給軍統局寫了份報告,稱無疑可查。王化琴僅受到關禁閉6個多月的處分。

軍統女特務被判處死刑,曾救過一名副省長,寫一張字條:刀下留人

王化琴手迹

解放戰争期間,王化琴不願再參與政治,辭職不幹,并在一所學校教書,建國後因她父親是大地主,理所當然地被當作反革命予以鎮壓,她因有軍統特務“劣迹”也被逮捕,後經審理判處死刑,正要押赴刑場執行時,時任青年團西南工委副書記的康乃爾寫了封信,總算把她從刑場上救了下來,但卻仍被判處管制3年。

軍統女特務被判處死刑,曾救過一名副省長,寫一張字條:刀下留人

王化琴晚年與女兒一起

後來回到老家務農,在家養育兒女,操持家務,下地勞作,為了抵擋饑餓,米糠、谷秕子、玉米芯子、蘿蔔纓子,凡是能下咽的,不管好吃不好吃的,都往肚子裡填,是以後來得了胃病。她穿的衣服更新檔加更新檔,鞋子補了又補。直到1982年,王化琴30年的冤屈終于得到昭雪,組織上給她頒發了糾錯檔案,并召開全鄉大會公開宣布,三年之後,王化琴去世,享年71歲,這個村裡留下一段令人扼腕、讓人歎息的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