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崇祯時期的進士,主動投降滿清後,因一句話家破人亡

明朝滅亡後,許多讀聖賢書的人,即便是進士舉人,也改換了門庭,成了新朝的官吏,尤其是江浙一帶的人,讓人感慨。

陳名夏是江蘇溧陽人,在崇祯年間考中了進士,在翰林院擔任修撰官一職,主要記錄皇帝言行、給皇帝講經史等,相當于皇帝秘書之一,也就是說,陳名夏不僅見過崇祯皇帝,可能還給崇祯講過忠孝禮義。

勸多爾衮登基,借此上位

但陳名夏這個人似乎跟“忠義”毫無關聯。李自成攻陷京都時,他二話不說投靠了李自成,後來李自成敗逃後,順治二年,陳名夏又特地趕到大名(今河北邯鄲),疏通關系,讓保定巡撫王文奎推薦,重新做了官。

他是崇祯時期的進士,主動投降滿清後,因一句話家破人亡

不得不說,陳名夏很擅于鑽營。他盯準了時機,主動拜見睿親王多爾衮,并勸進多爾衮趁着順治年幼,取而代之。多爾衮當時身居攝政王,權勢熏天,對皇帝之位雖然心動,但仍舊以“本朝自有家法,非爾所知也”為由拒絕了。但是,多爾衮對陳名夏的“表現”很滿意,是以陳名夏可謂官運亨通,很快就被破格提拔為吏部侍郎。幾年之後,又升任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期間,他的父親去世,本該奔喪守孝,卻被“奪情”了,隻是暫請假歸葬,而妻兒子女仍留在京城,生怕久了被朝廷忘了。

失去靠山後,哭訴投降有功,乞求免死

後來,多爾衮去世了,沒有靠山的陳名夏成了衆矢之的,禦史開始一個勁地彈劾他。起初,陳名夏極力為自己辯解,戰鬥力十足。但畢竟自身本來就不清白,是以被彈劾多了,也就黔驢技窮了,辯無可辯了。當此之時,陳名夏開始一哭二鬧,哭訴自己投誠有功,乞求免死。

他是崇祯時期的進士,主動投降滿清後,因一句話家破人亡

順治皇帝對陳名夏這種人也很鄙視,直接說:“此輾轉狡詐之小人也。”但是以前有言在先,不去追究攀附之人,是以不得已才免了陳名夏的死罪,隻是摘了他的烏紗帽,照舊給他俸祿。

遑論“留發複衣冠”,終判絞刑

過了十年,吏部缺人,于是陳名夏又被推薦出來任職了,仍舊擔任吏部尚書,又開始了鑽營取巧的看家本領,隻不過,這一次再也沒有那麼好的機會了。滿清入關後,坐穩江山後,便宣揚滿漢一家的理念,極力避免内鬥。但陳名夏不這麼認為,他身為漢人,卻極力主張滿為貴,甚至引經據典來論證,想要博得歡心。沒想到的是,順治對他這種觀點,很反感,于是多次警告他不要惹事。

他是崇祯時期的進士,主動投降滿清後,因一句話家破人亡

直到有一次,總兵任珍獲罪,大家都認為罪大惡極,該殺,陳名夏又花言巧語,結果被定了“欺蒙聖上”的罪,差點判了斬立決了。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不久之後,又有人彈劾陳名夏“包藏禍心”“縱子暴掠”,前者最要命。此前,陳名夏說過“留發複衣冠,天下即可太平”之語,這句話一解讀,就變成了有謀反之心,居心叵測,死罪難免。于是,落得個論斬的結局,最終絞死,留了個全屍,算是恩典。陳名夏的兒子,也被流放戍邊了。

他是崇祯時期的進士,主動投降滿清後,因一句話家破人亡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别忘了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