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第五十四回,王熙鳳的兩個笑話是什麼意思?

在整部《紅樓夢》大書(《紅樓夢》肯定稱得上“大書”這個稱号)之中,王熙鳳是言辭最為爽利,最能講笑話的人物,正如尤氏所說,她才是“吃過猴兒尿”的(第五十四回)。

紅樓夢:第五十四回,王熙鳳的兩個笑話是什麼意思?

(王熙鳳效戲彩斑衣)

但也就在這一回,榮國府所有人過元宵,衆人擊鼓傳梅行“春喜上梅梢”酒令,傳到誰,誰就講笑話輪到她時,王熙鳳卻連着講了兩個讓人莫名其妙的笑話,為什麼說莫名其妙呢?來看原文——

第一個笑話:

鳳姐兒想了一想,笑道:“一家子也是過正月半,合家賞燈吃酒,真真的熱鬧非常,祖婆婆、太婆婆、婆婆、媳婦、孫子媳婦、重孫子媳婦、親孫子、侄孫子、重孫子、灰孫子、滴滴搭搭的孫子、孫女兒、外孫女兒、姨表孫女兒、姑表孫女兒,……嗳喲喲,真好熱鬧!”衆人聽他說着,已經笑了,都說:“聽數貧嘴,又不知編派那一個呢。”尤氏笑道:“你要招我,我可撕你的嘴。”鳳姐兒起身拍手笑道:“人家費力說,你們混,我就不說了。”賈母笑道:“你說你說,底下怎麼樣?”鳳姐兒想了一想,笑道:“底下就團團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衆人見他正言厲色的說了,别無他話,都怔怔的還等下話,隻覺冰冷無味。

說它莫名其妙,是因為它“不像”笑話,可這個不像笑話的笑話卻十分重要,注意這段描寫中,有這樣幾個關鍵點:

1、講這個笑話之前,“鳳姐兒想了一想”,也就是說,這個笑話不是現成的笑話,而是鳳姐兒在現場按照目前情形“現編”的一個笑話,為什麼現編呢,因為要找老太太的興趣方向,讨老太太歡喜;

紅樓夢:第五十四回,王熙鳳的兩個笑話是什麼意思?

(87版《紅樓》中的王熙鳳)

2、鳳姐兒這一通大編排,将元宵宴上所有的賈府人物都編進了笑話場面,她所說的一應稱呼,在賈府當下的人物中,都可以找到對應,也恰是賈母最喜歡的大團圓場景:你看,史湘雲是賈母的姑表孫女兒、林黛玉的賈母的外孫女兒、薛寶钗的賈母的姨表孫女兒、寶玉是親孫子、探春是孫女兒,賈蓉是侄孫子、賈蘭是重孫子等,這是個空前的熱鬧繁華場面,這笑話中的場面是賈母最喜歡的場面。

3、重點是“底下就團團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并且,沒有下文,而且,這是鳳姐“正言厲色”所說的結局,是以大家都“隻覺冰冷無味”!這句話将《紅樓夢》所寫賈府“盛宴必散”的宿命的再次挑明,看似無意,實則是作者有意寫出。這個“宿命”,從第26回小紅提起“千裡搭長棚,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開始提起,到鳳姐兒的笑話裡再次照應,直至72回司棋又說“千裡搭長棚,沒有不散的筵席”再次強調,這個“宿命”在全書中持續、連綿,并得到不斷強調,一定要記住,《紅樓夢》的悲劇基調是自始至終的。

紅樓夢:第五十四回,王熙鳳的兩個笑話是什麼意思?

(團團的坐了一屋子)

4、還要再強調一點,鳳姐強調的“正月十五”,不但隻是“應景”,還有作者的深意。她的兩個笑話(或者作者故意安排的兩個笑話),故事發生的時間點都是正月十五,《紅樓夢》中,正月十五是個重要的日子,甄英蓮(香菱)是正月十五被拐子拐走的,賈元春是正月十五回家省親,我們甚至可以猜想,照這個劇本寫下去,賈家被抄,也應當發生在“正月十五”。丢掉英蓮的霍起,諧音“禍起”,很可能也寓意着賈家未來的大禍,也起于正月十五。

實際上,還有讀者認為,作者将大部分重要事件都安排在正月十五,是因為這一天是元宵節,而“元宵”兩字,諧音“緣消”,也可備此一說。

還有第二個笑話,也看看内涵:

鳳姐兒笑道:“再說一個過正月半的。幾個人擡着個房子大的炮仗往城外放去,引了上萬的人跟着瞧去。有一個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着拿香點着了。隻聽‘噗哧’一聲,衆人哄然一笑都散了。這擡炮仗的人抱怨賣炮仗的扞的不結實,沒等放就散了。”湘雲道:“難道他本人沒聽見響?”鳳姐兒道:“這本人原是“龍+耳”(因為防屏蔽,隻能這樣)子。”衆人聽說,一回想,不覺一齊失聲都大笑起來。又想着先前那一個沒完的,問他:“先一個怎麼樣?也該說完。”鳳姐兒将桌子一拍,說道:“好啰唆,到了第二日是十六日,年也完了,節也完了,我看着人忙着收東西還鬧不清,那裡還知道底下的事了。”

你看,還是“正月半(也是正月十五)”,這個故事是“(龍+耳)子放炮”,是(龍+耳)子當然聽不到炮響,是以,在他眼裡看到的“房子大”的大炮仗,爆響時,就隻是一團紙“散了”。這個“散了”是字面上的意思,實質上也指“人群離散”所說的“散了”。是以,這個笑話也寓意深長。

大家一定還記得元春省親之後出的燈謎,謎面是:“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謎底其實也是炮竹,即賈政了解燈謎所說的“一響即散”之物,總之,是不詳之物。炮仗的比喻,是自始至終如此的。

但鳳姐兒這個笑話裡,除了炮仗,為什麼還要安排“(龍+耳)子”這個特别的意象呢?很簡單,作者是在說,賈府内外正發生着驚天動地的大事情(大炮仗,自然有大動靜),但賈府上下,幾乎所有的人都聽不到,最終隻能懵懵懂懂地迎來“散了”的結局,所謂“年也完了,節也完了”,大家都“散了”。

紅樓夢:第五十四回,王熙鳳的兩個笑話是什麼意思?

(元宵夜宴)

為什麼在五十四回寫這樣的笑話呢?

周汝昌先生考證:

“一部《石頭記》,雪芹原著流傳至今者号稱八十回,實至七十八回《芙蓉诔》即止。第七十九、八十回是另手所作,原為鈔售時湊一個八十整數而已。而脂批多次指明後之三十回,由七十八加上三個回共則一百零八回,是以上半部寫至第五十四回正為前後之分界,今此回已寫至除夕元宵,是全書盛極之光景,過此之後,事故筆墨與此全異矣。”(《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譯林出版社,2017,706頁)

也就是說,他認為《紅樓夢》原本108回。如果這樣算,第54回恰好是全書一半,54回之前,算上半部,講的是賈府興盛之狀,對應鳳姐兒的第一個笑話:“大家團團圓圓坐在一起”;從55回往後,算下半部,講的是賈府敗落之事,對應鳳姐兒的第二個笑話:“大家散了”,整部書是“盛極而散”的發展過程。

紅樓夢:第五十四回,王熙鳳的兩個笑話是什麼意思?

(87版《紅樓》的元宵之夜)

是以,王熙鳳的兩個笑話,實際上第一個蘊含上半部紅樓的收尾,第二個蘊含下半部紅樓的開端。《紅樓夢》無一字閑筆,當感到某個細節莫名其妙時,我們可以靜下心來,仔細思考它的深層含義。

(【跟着布丁讀《紅樓》】之121,圖檔源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