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剛下場做手機的吉利,又要在網約車市場玩票大的?

剛下場做手機的吉利,又要在網約車市場玩票大的?

網際網路巨頭紮堆的網約車市場,吉利或再次發起進攻。

滴滴 APP 下架後,原本接近飽和的網約車市場迎來視窗期,後梯隊玩家聞風而動,資本也随之湧入,T3、大衆出行等紛紛得到資金加持。

早早就入局了的車企們也沒放過這次機會,吉利向旗下曹操出行大手筆增資,後者近日又獲得了一筆金額達 38 億元的融資,但在吉利的規劃中,單一的網約車平台似乎還不夠。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吉利将推出網約車聚合平台 " 幸福千萬家 ",主推合規運力,同時将對第三方相對優質的合規運力提供商開放,将要求第三方平台必須自己持有車輛。

新能源車布局不如預期,曹操出行表現不出衆,吉利再向網約車市場進軍并不是沒有道理。

但目前的網約車市場,不僅傳統車企和網際網路企業的布局實力尚存,高德打車、美團打車等聚合平台更是已經憑借流量優勢占據大部分市場,吉利還有多少機會?

手握三張牌,還要做聚合平台?

早在 2018 年,主機廠就刮起了一陣進軍網約車市場的風潮,彼時的一汽、寶馬、長城、戴姆勒和上汽集團等整車品牌均在這一領域有所布局。

時至今日,廣汽旗下的如祺出行、上汽的享道出行和吉利的曹操出行仍在網約車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另外,吉利還布局了禮貌出行和耀出行兩大平台,分别主打定制出行和高品質出行。

剛下場做手機的吉利,又要在網約車市場玩票大的?

對于車企來說,布局網約車可以為旗下新能源車型打開銷路,在新勢力車企和網際網路企業新晉玩家們的圍攻下,傳統車企們在這一新市場的突圍并不算順利,網約車就是一個幫助提高銷量和消化産能的好路子。

以廣汽 AION S 為例,該車型于 2019 年 5 月上市,同年 8 月正式投入如祺出行的日常營運,此後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實作了 10 萬輛整車下線,創下了中國中進階純電智能轎車市場行業的最快記錄,今年 10 月新能源銷量排行榜中,AION S 依然是廣汽旗下唯一上榜的車型,排名第七,高于理想 ONE 和小鵬 P7 等車型。

剛下場做手機的吉利,又要在網約車市場玩票大的?

網約車還可以幫助車企們直接觸達客戶,收集客戶和道路資訊,并以此更新産品矩陣和加快智能化轉型。例如,僅在正式營運一年多後,曹操專車(曹操出行前身)為吉利提供的車型研發建議據悉達到數百條。

但是曹操出行似乎并未達到吉利的期望值,極光資料顯示,滴滴下架後其市場佔有率雖然躍升至腰部網約車平台第一,虧損卻也越來越大,今年前三個季度,曹操出行淨虧損達 19.65 億元,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 18.86 億元。

另外,曹操出行的營運規範化程度也有待提高,其 11 月的合規率僅為 64.7%,遠低于同類玩家,禮貌出行和耀出行在市場的存在感則更低。

盡管六年前就高調宣布了新能源發展戰略,但吉利在新能源車領域早已缺少了些 " 自主一哥 " 的風采,聚合類打車平台對吉利來說或許是一個尋找新銷路的嘗試,也可以幫助其以新的模式切入網約車市場,增加盈利途徑。

想法很好,但現實可能會打臉

滴滴下架後,多個網約車平台訂單量出現顯著增長,交通運輸部的資料顯示,滴滴下架後的 7 月,訂單量超過 30 萬的網約車平台較 6 月增加了 4 家,達到 17 家。

從訂單漲幅來看,訂單超 30 萬的平台中,如祺出行、招招出行和首汽約車等 7 月漲幅均超 50%,部分甚至達到三位數,而在 6 月時,隻有三家訂單量有所增長,且增幅均為個位數。

但不能忽視的一點是,高漲幅的主要功臣是較低的基數,滴滴此前占據着近九成的市場佔有率,意味着小玩家們原本就擁有巨大的反攻空間。

剛下場做手機的吉利,又要在網約車市場玩票大的?

是以盡管漲幅看起來很 " 驚喜 ",平台們的實際訂單量與滴滴卻仍有一定差距,滴滴的上市招股書顯示,日訂單量約為 2500 萬單,而綜合多個媒體的報道,曹操出行、美團打車等平台基本仍在百萬級别徘徊,甚至有媒體調侃道," 網約車‘後備軍’們忙活了個寂寞 "、"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

" 後備軍 " 們已經上演了打臉戲碼,聚合平台就有出路嗎?

高德、美團早已在聚合模式中跑馬圈地,并吸收了首批目标使用者,且均可利用主營業務的流量為網約車業務引流,吉利在這方面并不占優,缺乏一定基礎。

從運力方面來看,幸福千萬家要求入駐的第三方平台持有車輛,但這類平台背後的支援者通常是與吉利存在競争關系的車企,或許會優先選擇其他聚合類平台。

剛下場做手機的吉利,又要在網約車市場玩票大的?

另外,據 ZAKER 新聞觀察,除了如祺、享道出行等規模較大的公司會同時入駐多個聚合平台,大多較小公司隻會選擇加入一個平台,這就意味着,沒有先發優勢的幸福千萬家在尋找盟友時選擇可能會很少。

總的來看,幸福千萬家在流量端和運力端都沒有比較強的競争力,可能需要先花些時間通過營銷和結盟壯大自己的隊伍,補上此前落下的功課。

主打合規,會是突破口嗎?

" 幸福千萬家 " 要求第三方運力商必須自己持有車輛,與美團、高德等聚合平台采取的比較松散的合作方式有本質不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車輛和司機的營運規範。

從合規方向切入,或許能給吉利帶來一些可能性。

因為在後梯隊玩家攻城略地時,低價拉新、地推、非法營運等各類網約車行業的亂象也卷土重來,甚至展現出一種行業出現倒退的既視感。

例如,除了通過低價營銷和利用使用者社交圈拉新,幾年前的網約車大戰使用過的地推模式也再現江湖,ZAKER 新聞此前曾報道,近期在深圳、廣州、佛山等部分城市的地鐵站等區域,出現了不少地推人員,以半價打車、免費打車的宣傳語來攬客,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

另外,部分平台為提高運力,在稽核新注冊司機時并未按規定流程進行,導緻行業内非法營運現象屢見不鮮,交通運輸部的資料顯示,多個訂單量超 30 萬的平台訂單合規率仍達不到 50%。

其中,同為車企布局的享道出行、如祺出行的合規率排名位列前兩名,而曹操出行則排名第十,合規率與享道出行相差近 30%。

剛下場做手機的吉利,又要在網約車市場玩票大的?

圖:交通運輸部微信公衆号

是以對吉利來說,不管是從内部布局還是從行業大環境來看," 合規 " 都是一個比較合适且精準的主攻方向。而且吉利或許能做個排頭兵,促使其他車企們更認真地做網約車這門生意。

在已經沒有先發優勢和流量優勢的情況下,幸福千萬家如何吸引其他第三方平台,如何在合規、服務品質和快速擴張上找到平衡點,都是很難但又必須給出答案的問題,如果無法在短期内找到解決方案,那麼這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雷聲大、雨點小的項目。

有媒體報道稱,阿裡此前投資傳統計程車企業大衆出行,是為了幫助高德打車打造自己的運力,這意味着其他有流量優勢的聚合類平台也已經意識到了合規運力的重要性,吉利必須要加快起跑速度。

在新一輪汽車革命中,吉利面臨着來自傳統車企和新勢力車企的雙重擠壓,此前跨界進軍手機行業已經顯示出些許的 " 慌不擇路 ",如今再向網約車市場進軍,更是頗有些奮力一搏的意味。

ZAKER 新聞出品

文 / 鮑星娃

編輯 / 曾憲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