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鐵列克提事件,我所在54軍緊急恢複戰時編制,進入一級戰備

大學生連記事36

鐵列克提事件,我所在54軍緊急恢複戰時編制,進入一級戰備

經過連夜冒雨機動,我們學生連從孟定農場緊急機動至臨滄博尚。

1969年8月13日早起,方看清昨晚原來是住在一軍營裡,清一色的平房,紅牆而黑瓦,橫平而豎直。這地方就是博尚軍營,距離臨滄近20公裡。據說這軍營是按老大哥的圖紙建造的,若從空中瞭望,司政後、各連的營房的布局,就像一個“蘇”字的形狀。

鐵列克提事件,我所在54軍緊急恢複戰時編制,進入一級戰備

這老大哥真是大包大攬無孔不入!當年全盤學蘇聯,依葫蘆畫瓢,營房的大小高低、樣式結構乃至布局分布,均按老大哥的圖紙設計。這完全有可能,但要說從空中看上去像一個“蘇”字,未免牽強。且不說老大哥懂不懂中文,就是懂一點,上世紀50年代漢字還沒有簡化,我們讀國小寫“蘇聯”二字還是很費勁的,要寫成“蘇聯”,你說從空中看去就像一個“蘇”字,那蘇字是簡體還是繁體?

據說在1968年初這軍營裡曾經關過P派所屬的“滇挺”分子。聽說據說,道聽途說,都是沒有憑證的,何況大多是後來杜撰。閑話少說,書歸正傳。

因不知何處才是戰場,何時才能到達前方,大家神色嚴峻,都不說話,靜靜地等待指令。

正躊躇之間,集合哨聲突地吹起,兩個學生連集合進了禮堂。但見台上早有一排人坐定,都想着是戰前動員無疑。哪知主角卻是團政治處主任,聽了他的報告,方知我們到此根本就不是為了打仗,而是來此搞“清理隊伍”(簡稱“清隊”)運動的!

事發突然,大出意外。第一感覺是:這變化太大了!我們又受騙了!連長這次的騙術太高明,以至叫我們看不出任何破綻而沒有任何懷疑!這連長算得上是個人物,竟能把謊話說到臉不變色心不跳神情自若的程度!

兵者詭道也,這連長真真太詭,而且詭得叫我們一切皆唯他的命是從,任由他擺布,用老百姓的話說,被他賣了,還忙着幫他數錢。

是的,打拳下棋得與高手過招,技藝方會有長進,和低手較量越多,自己水準越臭,不費吹灰之力就赢得了冠軍,還有什麼樂趣?是以強者往往願意敵手如虎,如鷹,他才感到勝利的歡喜;假使如羔羊,如小雞,他便反覺得勝利的無聊。事後,連裡許多人明知被騙,卻對連長的騙術津津樂道、佩服有加,還說在他手下可以學到不少東西。同時,也有人為自個缺乏獨立思考,輕易地相信了别人而深深懊惱自責,由此還想到,在那資訊完全不對稱的封閉環境裡,不知有多少真相被遮蔽,有多少良知被泯滅,心裡很不是滋味。

鐵列克提事件,我所在54軍緊急恢複戰時編制,進入一級戰備

更多的人則是認為連長把話說得太滿,事情做得太絕,演技太逼真,當時給人的感覺就像狼真個來了而且就在眼前一般,到頭來卻是一騙局!你帶兵打仗,不時搞點兵不厭詐,烽火戲諸侯之類,無可厚非,但應該有個度,得顧及起碼的底線,你一來就把它用到極緻,以後還叫人怎麼信你。以後若是狼真個來了,或許就有人會以為你又在說假話耍權術玩虛的,甚至在執行前還要掂量琢磨一番你的話哪句是真哪句是假,這兵你還怎麼帶,這仗你還怎樣打。俗話說,勢不可一次使盡,規則不可一次行盡,不能讓人看清了自己的底牌。你為了把眼前的這件事做成,說話做事不留餘地,不惜使出了渾身解數,用盡了看家本領,這就是犯了大忌。

再說,就為了這一“清隊”,是根本犯不着如此不惜挖空心思、絞盡腦汁以至用這等“手段”把我們弄到這裡的,無論你的出發點和動機怎樣,這番舉動還真說不上厚道。

“山雨欲來風滿樓”,雲南是特殊年代運動的重災區,早在1968年底“清隊”夥同“站隊劃線”就已蓄勢待發,到了1969年2月,開遠等内地的學生連就已經按雲南省軍管會的部署,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如火如荼、陰風慘慘的“清隊”運動。運動中,有人被鬥得雞飛狗跳,屁滾尿流,皮塌嘴歪,哭爹喊娘。對此,位于孟定邊境線上的兩個學生連早有耳聞,并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

但是五月過去了,内地學生連的“清隊”已經結束了,我們這裡還沒有動靜。轉眼六月、七月又過去了,大家都好像把這事給忘了似的。沒想到,8月上旬,這“清隊”就以這種極端的方式突然開始了。細想一下,這也是一報還一報,此可謂“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好在時間是個神奇氣的魔術師,随着歲月的流逝,到了1969年8月,同在一營吃糧的兩派學生已經朝夕相處了10個月,在共同的勞動生活中,時間已經将彼此的傷痛撫平。同是天涯淪落人,能化解的都已經化解,彼此都能心平氣和地冷靜、清醒、理智地看待問題。絕大多數人已經再無往日的激情,甚至也分不出誰是什麼派了。往事已經過去,而且原本就是同窗,在同校、同班生活了四五年,運動中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已經沒有太多的人願再去把它糾纏。

鐵列克提事件,我所在54軍緊急恢複戰時編制,進入一級戰備

盡管如此,部隊還得奉命行事,全省一盤棋,在學生連搞清隊乃是上峰的旨意,130師能七拖八拖,把這清隊拖到了1969年8月13日已是功德一件,善事一樁。此處按下不表,讓我們回頭再去說說那日在博尚禮堂開會的事。

但見主席台上的6号首長,一本正經地字斟句酌地做着動員報告。他說,這次清隊運動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學習檔案,提高認識,明确意義,端正态度階段,亦即“務虛”階段;第二階段為自己交代和揭發、内查外調階段,亦即實查階段;第三階為總結定性階段……

那6号首長是甲乙丙丁ABCD,從容不迫有條不紊地一口氣講了3個多小時。可見這次清隊團裡果真是有備而來、是勝券在握、成局在胸的。而且,聽其言,察其色,聽那口氣大有不抓他一批、判他幾人誓不罷休之勢。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我們得步步為營,事事小心。

但是,世間許多事總是捉摸不定的!比如昨天(8月12日)我們還在至博尚的途中頂風冒雨、高舉着上前線的大旗,沒人想到今天(8月13日)上前線的事轉眼就變為了“清隊”。昨天一個樣,今天一個樣,那麼明天(8月14日)呢?明天當然又是另一個樣!

鐵列克提事件,我所在54軍緊急恢複戰時編制,進入一級戰備

我們在部隊裡,常常聽到的而且已經是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的一句話叫做“計劃沒有變化快”。說的是部隊總是以服從指令聽指揮為天職,強調部隊的事情随機性強,總是變化無常的,不僅是朝令夕改,亦不乏朝令朝改,夕令夕改,往往是剛定下的事,馬上又要更改變。是以一旦連排長們在講話前道:“請大家打開語錄第xx頁,‘情況是在不斷地變化,要想使自己的思想适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每個人都清楚又有變化或者又要加碼了。有些事分明是他事前自個考慮不周,缺乏預判所緻,還要拉大旗作虎皮。但是,任變化再怎樣的大,都絕對不會有眼下的昨天、今天、明天的變化大。任誰都不會想到昨天(1969年8月13日)才開始的“清隊”依然逃脫不了“計劃沒有變化快”這一鐵律。

8月14日早,大家都正忙着打掃衛生、整理内務,還來不及對昨天6号首長的動員報告學習表态,三字經還沒有開篇,突地又是一聲号響,全團集隊去了禮堂,團裡還特别強調兩個學生連也必須參加。這大會不再由6号首長主持,他的級别不夠,從始至終都是團長自個主持自個主講,主旨是憤怒聲讨蘇修罪行。

原來,8月13日上午(也就是博尚清隊開始的第一天)在新疆裕民縣巴爾魯克山西部地區與今之哈薩克斯坦交界的鐵列克提發生了舉世震驚的事件,蘇軍300多人在兩架直升飛機和數十輛裝甲車的掩護下越過國境線突然襲擊了正在新疆鐵列克地區我進行正常巡邏的邊防軍,由于寡不敵衆,準備不足導緻我們巡邏隊38名官兵與300多名蘇軍發生激戰,最終僅有一人生還。

鐵列克提事件,我所在54軍緊急恢複戰時編制,進入一級戰備
鐵列克提事件,我所在54軍緊急恢複戰時編制,進入一級戰備

【2008年,為紀念犧牲的烈士,鐵列克提事件中的無名高地被命名為“忠勇山”】

這鐵列克提事件,實際上就是1969年整個形勢突變的重要節點,在鐵列克提事件發生和随之而來的蘇軍大軍壓境以及核攻擊傳言出現後,整個形勢急轉直下,中蘇雙方走到了戰争邊緣。處于弱勢一方的中國,立馬向全國和全軍下達了緊急戰備指令,要用戰備這個觀點觀察一切、檢查一切、落實一切。從此,舉國上下,全民皆兵,衆志成城,同心協力,戰争的氣氛令人窒息,整個國家都處于高度的臨戰狀态,戰備規模之大、動員範圍之廣,等級之高、持續時間之長,實為抗美援朝戰争以來所僅見,中國人民經曆了一場史上最偉大的感天動地的備戰考驗。

在8月14日的全團大會上,團長傳達了北京要求部隊恢複到戰時編制的指令,隻見他突然提高聲調,非常自豪地宣布道:“軍委準許我們54軍是屬于全恢複的部隊!”全團群情激奮,山呼海嘯。

是時,許多在外“支左”的幹部聞信,立馬星夜歸隊。在鎮康、滄源、永德等縣當着“七品”大員的團上司也都匆匆回營。還堅守在孟定的連隊因大雨連綿,交通惡化,多處中斷,索性徒步趕至博尚。全團立馬進入一級戰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