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末陝西女首富,成了慈禧太後的幹女兒,曆史上此人結局如何?

清末陝西女首富,成了慈禧太後的幹女兒,曆史上此人結局如何?

陝西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還是一統天下、禦馭四海的秦始皇的發家地,望斷滿目蕭瑟的黃土高坡,你是否知道,三秦文化中既彌漫着純厚淳樸的民風,三秦曆史中也潛蘊着層見疊出的傳奇。

今天要說的是三秦女富商,被慈禧認作義女,并诰封為“一品夫人”、“護國夫人”,又被民間尊為“活财神”,周瑩的傳奇人生。

周瑩出身破落的豪門世家,曾祖父周梅村是嘉慶年間的富商大戶。而周家呢,又是吳家的世交。在陝甘回亂作祟時,周家家道中落。出于媒妁之言,17歲的周瑩便嫁到吳家,成為吳騁的夫人。

吳騁之父吳蔚文,官至從二品,以經辦準鹽鹽務、掌控鹽引之便,販鹽年入白銀百萬兩。也就是說,吳蔚文是個官商。後來吳蔚文外出遇難,家道也開始中落了。吳騁偏又是個病秧子,結婚三年後就死了,更為凄慘的是,周瑩的婚生女也夭折了。

清末陝西女首富,成了慈禧太後的幹女兒,曆史上此人結局如何?

如此接二連三的禍事,再加上吳家子息不旺,也沒個主事之人去力挽狂瀾,似乎預示着吳家龐大的産業崩潰也是順理成章。這一刻,尚對商事懵懂的周瑩,不得不獨自面對兇險無比、江河日下的家運頹勢。

也許是百般無奈,也許是躲無可躲,家賦異禀的商業基因在周瑩身上很快就蘇醒過來。并在實戰中初現峥嵘,在異常艱難的情形下,把吳家帶出了命運的低谷。建立一個縱橫全國、通達歐亞的商業帝國。

因為讀者都是當代人,極易忽略二點問題,

一是在古時,寡婦當家之不易,當商号的領頭人更是逾制;

二,晚清雖是封建集權制頻臨崩潰的時代,但仍然還處在封建集權制的時代,既是封建社會,政策導向必然是重農尊仕抑商;

這二點世俗偏見,理所當然的增加了周瑩力挽狂瀾的難度。

清末陝西女首富,成了慈禧太後的幹女兒,曆史上此人結局如何?

很快,支撐吳家商業半壁江山的成都山貨藥材店主管厲宏圖,向周瑩率先提出挑戰。

他謊稱吳蔚文生前曾将該商号贈與他。周瑩的回擊,盡管中規中矩,但卻滴水不漏。

1.先以大當家身份否認此事,将贈與之事置于公衆質疑之中;

2.先于厲宏圖,重金打點成都府衙門,提供不太齊全的相關證據,取得官方的認可和諒解,這等于是拿着官府利刃,與徒手的厲宏圖相搏,自古民不與官鬥。勝負不言自明;

3.提升忠心有力的夥計至該商号的管理層補缺。

佷快勝負易手。并且此舉戰略意義重大,震懾了其餘不懷好意的吳家商号的管理者,撫慰了願意與吳家共展未來的人。

一得一失,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将傾,吳家家運頓時也中氣十足起來。

清末陝西女首富,成了慈禧太後的幹女兒,曆史上此人結局如何?

周瑩的商業天賦讓她在複興吳家中占盡了先機,因深知“月盈則虧、月晦則明”商業規律,讓她有勇氣實施“以豐補欠”的收購政策。

棉花豐收,價格殺盡,棉農不滿,周瑩商号以略高于殺價收購棉花。以強大的實力,壟斷收購管道。待來年棉花欠收,又以囤貨制勝。要知道強悍的實力,來源于周瑩首戰之勝,并保全了吳家商力。

為了安定人心、激活潛力。她不僅将夥計的薪酬提高兩成,并伴有年終分紅,還首創“陽俸陰俸”的對貢獻人員福利澈勵制度。

所謂“陽俸”指對退休無收入人員發放終身俸(古代沒有退休,老了就沒收入,但周瑩商号的貢獻人員獨據”陽俸”),所謂“陰俸”,指商号的貢獻人員亡故後,吳家逐月支付遺屬的生活費。

清末陝西女首富,成了慈禧太後的幹女兒,曆史上此人結局如何?

單這兩點,比現代私企就不知好多少倍(周瑩夥計可不需要在職繳養老金),如此慷慨大度、勞資雙蠃的超前思維,已經不是商業天賦一言而盡了。

簡直是直取人心,拿不盡全力夥計的良心在火上烤,此招初看宅心仁厚,實則招術老辣,一擊必得,人心、人才雙雙收入囊中。

當然,這還是仰仗周瑩的首戰告捷,以及吳家的财力雄厚。

吳家良田百頃,周瑩将田地使用權免費劃撥給佃戶。降低年租,讓佃農自負盈虧,此舉反而得到更多的年租。

用現在的話說,生産關系的變革,導緻了生産力的解放,噴薄而出的,不僅有東邊天際的朝陽,還有吳家百頃良田上的生産力。

清末陝西女首富,成了慈禧太後的幹女兒,曆史上此人結局如何?

憑着誠信經營,吳家商号的觸角伸向全國,進而把生意做到國外;吳家産業種類由棉花、茶業、鹽業向織布、藥材、蠶絲等方向延伸,商業帝國的形象越來越豐滿、越來越立體,産業鍊越來越自洽。

當時民間有個順口溜,叫“吳家夥計走州過縣,不吃别家飯,不住别家店,吃的住的都是自家的生意”。

憑着仗心疏财,吳家開倉放糧、施粥赈災,捐銀打井、引水修渠、興辦教育,義建文廟,這一件件義舉,使她成為關中地區遠近聞名的''女商聖''。

泾陽、三原兩縣在編修縣志時,将她的善舉載入縣志。關中地區甚至流傳這麼一句話,“寡婦婆咋說,咱就咋弄!”

清末陝西女首富,成了慈禧太後的幹女兒,曆史上此人結局如何?

憑着報國赤心,慈禧避難西安,周瑩手奉10萬兩白銀,慈禧笑納之餘,手書“護國夫人”匾額賜贈,并收周瑩為義女。

《辛醜條約》簽訂之後,國家需要賠款割地,周瑩為國纾難,又是幾十萬兩白銀,“老佛爺”一高興,又超封周瑩為“一品诰命夫人”。

可早亡的吳騁,并非一品官員,按照大清官制,“一品诰命夫人”是有俸祿的,可見“老妖婆”是多麼的樂昏了頭。

人人都愛和平,可是誰最愛和平?不是和平鴿,而是生意人。古語雲,“和氣生财”。以周瑩的眼光,為國纾難捐資賠款,初心當然祈國和平、盛世生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