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末陕西女首富,成了慈禧太后的干女儿,历史上此人结局如何?

清末陕西女首富,成了慈禧太后的干女儿,历史上此人结局如何?

陕西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还是一统天下、御驭四海的秦始皇的发家地,望断满目萧瑟的黄土高坡,你是否知道,三秦文化中既弥漫着纯厚淳朴的民风,三秦历史中也潜蕴着层见叠出的传奇。

今天要说的是三秦女富商,被慈禧认作义女,并诰封为“一品夫人”、“护国夫人”,又被民间尊为“活财神”,周莹的传奇人生。

周莹出身破落的豪门世家,曾祖父周梅村是嘉庆年间的富商大户。而周家呢,又是吴家的世交。在陕甘回乱作祟时,周家家道中落。出于媒妁之言,17岁的周莹便嫁到吴家,成为吴骋的夫人。

吴骋之父吴蔚文,官至从二品,以经办准盐盐务、掌控盐引之便,贩盐年入白银百万两。也就是说,吴蔚文是个官商。后来吴蔚文外出遇难,家道也开始中落了。吴骋偏又是个病秧子,结婚三年后就死了,更为凄惨的是,周莹的婚生女也夭折了。

清末陕西女首富,成了慈禧太后的干女儿,历史上此人结局如何?

如此接二连三的祸事,再加上吴家子息不旺,也没个主事之人去力挽狂澜,似乎预示着吴家庞大的产业崩溃也是顺理成章。这一刻,尚对商事懵懂的周莹,不得不独自面对凶险无比、江河日下的家运颓势。

也许是百般无奈,也许是躲无可躲,家赋异禀的商业基因在周莹身上很快就苏醒过来。并在实战中初现峥嵘,在异常艰难的情形下,把吴家带出了命运的低谷。建立一个纵横全国、通达欧亚的商业帝国。

因为读者都是当代人,极易忽略二点问题,

一是在古时,寡妇当家之不易,当商号的领头人更是逾制;

二,晚清虽是封建集权制频临崩溃的时代,但仍然还处在封建集权制的时代,既是封建社会,政策导向必然是重农尊仕抑商;

这二点世俗偏见,理所当然的增加了周莹力挽狂澜的难度。

清末陕西女首富,成了慈禧太后的干女儿,历史上此人结局如何?

很快,支撑吴家商业半壁江山的成都山货药材店主管厉宏图,向周莹率先提出挑战。

他谎称吴蔚文生前曾将该商号赠与他。周莹的回击,尽管中规中矩,但却滴水不漏。

1.先以大当家身份否认此事,将赠与之事置于公众质疑之中;

2.先于厉宏图,重金打点成都府衙门,提供不太齐全的相关证据,取得官方的认可和谅解,这等于是拿着官府利刃,与徒手的厉宏图相搏,自古民不与官斗。胜负不言自明;

3.提升忠心有力的伙计至该商号的管理层补缺。

佷快胜负易手。并且此举战略意义重大,震慑了其余不怀好意的吴家商号的管理者,抚慰了愿意与吴家共展未来的人。

一得一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吴家家运顿时也中气十足起来。

清末陕西女首富,成了慈禧太后的干女儿,历史上此人结局如何?

周莹的商业天赋让她在复兴吴家中占尽了先机,因深知“月盈则亏、月晦则明”商业规律,让她有勇气实施“以丰补欠”的收购策略。

棉花丰收,价格杀尽,棉农不满,周莹商号以略高于杀价收购棉花。以强大的实力,垄断收购渠道。待来年棉花欠收,又以囤货制胜。要知道强悍的实力,来源于周莹首战之胜,并保全了吴家商力。

为了安定人心、激活潜力。她不仅将伙计的薪酬提高两成,并伴有年终分红,还首创“阳俸阴俸”的对贡献人员福利澈励制度。

所谓“阳俸”指对退休无收入人员发放退休金(古代没有退休,老了就没收入,但周莹商号的贡献人员独据”阳俸”),所谓“阴俸”,指商号的贡献人员亡故后,吴家逐月支付遗属的生活费。

清末陕西女首富,成了慈禧太后的干女儿,历史上此人结局如何?

单这两点,比现代私企就不知好多少倍(周莹伙计可不需要在职缴养老金),如此慷慨大度、劳资双蠃的超前思维,已经不是商业天赋一言而尽了。

简直是直取人心,拿不尽全力伙计的良心在火上烤,此招初看宅心仁厚,实则招术老辣,一击必得,人心、人才双双收入囊中。

当然,这还是仰仗周莹的首战告捷,以及吴家的财力雄厚。

吴家良田百顷,周莹将田地使用权免费划拨给佃户。降低年租,让佃农自负盈亏,此举反而得到更多的年租。

用现在的话说,生产关系的变革,导致了生产力的解放,喷薄而出的,不仅有东边天际的朝阳,还有吴家百顷良田上的生产力。

清末陕西女首富,成了慈禧太后的干女儿,历史上此人结局如何?

凭着诚信经营,吴家商号的触角伸向全国,进而把生意做到国外;吴家产业种类由棉花、茶业、盐业向织布、药材、蚕丝等方向延伸,商业帝国的形象越来越丰满、越来越立体,产业链越来越自洽。

当时民间有个顺口溜,叫“吴家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饭,不住别家店,吃的住的都是自家的生意”。

凭着仗心疏财,吴家开仓放粮、施粥赈灾,捐银打井、引水修渠、兴办教育,义建文庙,这一件件义举,使她成为关中地区远近闻名的''女商圣''。

泾阳、三原两县在编修县志时,将她的善举载入县志。关中地区甚至流传这么一句话,“寡妇婆咋说,咱就咋弄!”

清末陕西女首富,成了慈禧太后的干女儿,历史上此人结局如何?

凭着报国赤心,慈禧避难西安,周莹手奉10万两白银,慈禧笑纳之余,手书“护国夫人”匾额赐赠,并收周莹为义女。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国家需要赔款割地,周莹为国纾难,又是几十万两白银,“老佛爷”一高兴,又超封周莹为“一品诰命夫人”。

可早亡的吴骋,并非一品官员,按照大清官制,“一品诰命夫人”是有俸禄的,可见“老妖婆”是多么的乐昏了头。

人人都爱和平,可是谁最爱和平?不是和平鸽,而是生意人。古语云,“和气生财”。以周莹的眼光,为国纾难捐资赔款,初心当然祈国和平、盛世生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