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平天國晚期,李秀成為何能帶領軍隊四處征戰?清軍不想結束戰鬥

文/文定

1860年5月11日,以天京解圍,洪仁等登朝慶賀,并商量下一步的戰略部署。

當時的形勢是:在西線,從1859年開始,曾國藩和胡林翼就決定以主力進攻安慶。江南大營崩潰以後,清政府以全力支援湘軍鎮壓太平天國。1860年6月8日,清政府任命曾國藩為署兩江總督的兵部尚書銜,8月10日實授兩江總督,并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所有長江南北兩岸,水陸各軍均歸節制。當時,清政府的意圖是叫他趕緊移師江蘇,保衛蘇、常,曾國藩則把安慶的得失,看作是“關系天下安危”的頭等重要問題,他決心全力争取安慶,然後沿江而下攻取天京。

太平天國晚期,李秀成為何能帶領軍隊四處征戰?清軍不想結束戰鬥

對太平天國來說,安慶在戰略上是很重要的。保有安慶,天京就有了屏障,長江水路就可以暢通,巢湖平原的糧食也就可以源源不斷地運往天京,保證軍需供應。安慶同時也是和皖北撚軍聯絡的據點。當時,曾國藩已經成為太平天國的最主要的敵人,他又決心全力進攻安慶,圍剿和反圍剿的焦點就在安慶。是以,太平天國的戰略中心應該移到西線。

英王陳玉成主張救安慶,攻打曾國藩的湘勇。洪仁、李秀成則認為江南大營既破,蘇、常、上海一帶敵防務空虛,“乘勝下取,其功易成”,然後回師安徽,“合取湖北,則長江兩岸,俱為我有,則根本可久大矣”。

太平天國晚期,李秀成為何能帶領軍隊四處征戰?清軍不想結束戰鬥

天王洪秀全贊同并準許洪仁、李秀成的意見,指令陳玉成、李秀成等率領大軍東進,先鋒為陳玉成部下骁将靖東主将劉玱琳。天王特别關照“限一月肅清回奏”。洪秀全的這個限期很重要,它的用意是在不要與敵糾纏,以緻延誤時間,速去速勝,然後回師西上。重點還是在西路。東進是為西上所做的準備工作之一。

太平軍由經句容向丹陽進擊。英王陳玉成稱:“十年,攻破金陵長圍,将張國梁追至丹陽,落水而死。”丹陽戰鬥發生在5月19日,敵兵死者萬人。除張國梁當場斃命外,和春、許乃钊,“以十二騎由小河奔常州”。5月26日,和春逃到浒墅關,“悔恨交集”,“以燒酒吞服洋煙”而死。

太平天國晚期,李秀成為何能帶領軍隊四處征戰?清軍不想結束戰鬥

丹陽大勝後,敵東路已無主力,陳玉成渡江攻揚州,東路最高指揮權交給了李秀成,但先鋒仍然是劉玱琳。這時太平軍勢如破竹,席卷吳中,人民群衆熱烈響應,占領了江南廣大土地。26日克常州,30日下無錫。6月1日,進抵蘇州阊門。蘇州城鄉居民在門口張貼“同心殺盡張、和賊”的智語,熱烈歡迎太平軍。蘇州郊區“由陳湖出塘浦至謝塘”, “鄉人持械,夾岸斬殺”敵潰兵。6月2日克複蘇州府城,江蘇巡撫徐有壬斃命,清軍投降者達五六萬人。同日,克江陰。

太平天國晚期,李秀成為何能帶領軍隊四處征戰?清軍不想結束戰鬥

這時,距從天京出師,還不到20天。可是,到了蘇州,李秀成的軍事行動停頓下來了。他沒有能夠乘勝快速推進。原因何在?很可能是李秀成忙于招兵買馬。他說:其時“忽有兩廣、兩湖、三江義士,在清朝為官者數百員,統帶兵勇兩三萬前來投誠,當即留營效用”。是以,他延誤了時間,直到6月15日才占領昆山。17日克太倉,22日克嘉定,30日攻青浦。青浦人民内應,“城上白旗一揚,四面火起”,頃刻攻克。7月1日克複松江,進抵上海城外。

太平天國晚期,李秀成為何能帶領軍隊四處征戰?清軍不想結束戰鬥

1861年7月初,李秀成率大軍回師江西、浙江。李秀成自稱,在湖北招兵“大概三十萬之數”,在江西又有和石達開決裂東返的太平軍和廣東北上的一部分天地會起義軍共20餘萬人加入他的行列,如加上他原來統帥的部隊,總數當在70萬上下。

這70萬大軍,自西向東,橫掃敵軍如卷席。經衢州,過蘭谿,入嚴州,克新城、臨安、餘杭,進攻杭州。12月29日克杭州城,31日破杭州滿城,清巡撫王有齡,将軍瑞昌均喪命。

太平天國晚期,李秀成為何能帶領軍隊四處征戰?清軍不想結束戰鬥

克複杭州後,太平軍分路進攻,連克各州縣。1862年1月17日,曾國藩奏稱:

“浙江之金華、嚴州、紹興、甯波、台州、處州等府先後失守。溫州被土匪竄陷,雖有收複之說,料終難保。惟湖郡和海甯州兩城尚存,然皆孤懸賊中,亦無幸全之理。綜計全浙惟衢州一府,可以圖存。”

太平軍在進軍浙江全省的過程中,得到廣大人民群衆的支援和擁護。金錢會在周榮、潘英等的率領下,占領了溫州府;天地會協助太平軍攻克處州府;攻打諸暨時,蓮蓬黨積極響應。

李秀成留主将鄧光明、天将童海容等守杭州城,自率慕王譚紹光等将領于1862年1月7日水陸并進,發動攻打上海的戰鬥。

蘇南、浙江光大基地的形成有力地支援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