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曙光下注B端市場,到底是盲盒還是硬核?

随着造車新勢力産品的日漸成熟和傳統車企積極轉型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可以說如今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市場佔有率還有很多,就像一片廣闊的紅海,隻有與新能源汽車相關,都是一條賺錢的門路,比如大部分造車新勢力紮堆C端市場,一些科技公司進擊自動駕駛領域,還有一些造車新勢力則是在探索B端市場,而今天的主角盒子汽車就是其中之一。

盒子為B端市場造車

盒子汽車?大家可能有點兒懵,提起它的創始人可能大家并不陌生。盒子汽車創始人張曙光在汽車行業已經深耕近20年,曾推出過汽車設計公司世澤汽車,該公司在張曙光的帶領下,在創立之初就成為了南韓汽車設計公司LG V-ENS(LG電子)國内獨家合作商,之後為中國一汽研發總院、中國一汽奔騰研究院、一汽大衆和北汽集團等國内外主流車企合作過并提供汽車整車和零部件設計研發。

而盒子汽車的前身是成立于2013年的北京盒子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是集汽車研發設計、平台開發、銷售營運、企業體系建設于一體的綜合平台科技公司。該公司有200餘名設計工程師等。此次創立盒子汽車,能成為B端市場的黑馬嗎?

張曙光下注B端市場,到底是盲盒還是硬核?

在今年12月份中旬,盒子汽車在北京正式舉行首次品牌釋出會,并推出兩款面向B端的新車型,其創始人張曙光表示,兩款産品将分别于2023年和2024年實作量産,盒子汽車将圍繞城市、營運夥伴、司機和乘客建構全新出行價值體系。

張曙光下注B端市場,到底是盲盒還是硬核?

值得一提的是,在釋出會開始之前,張曙光抛出了一個非常有深意的問題,“用私家車跑網約車合理嗎?坐車時間長會無聊,使用者大件行李放不下,服務需求不完善”。

張曙光下注B端市場,到底是盲盒還是硬核?

這個問題就直接道出了如今出行平台的一些弊端,比如滴滴出行這些平台,隻要車主的駕駛證滿了三年就可以在該平台上注冊成為滴滴司機,用私家車跑網約車,其司機提供的服務和私家車的空間沒有得到保障,有些滴滴司機會使用跟注冊車型不一樣的汽車拉乘客的混亂現象等。

張曙光下注B端市場,到底是盲盒還是硬核?

為了解決車内空間問題,盒子汽車運用了不一樣的車内布局理念,旗下BM-400車型采用了L型1+1+3座椅分布。由于大部分消費者乘坐網約車都不會坐在副駕駛座上,是以盒子汽車便取消了副駕駛座;第三排座椅設定了C位座椅,為乘客提供了30度仰角躺平和智能按摩。另外,盒子汽車創始人還強調BM-400車型未來還考慮設計輪椅上車和寵物上市等功能。

對比如今的網約車型,盒子汽車的車内空間布局更加實用,可以為乘客提供更加大的空間,将大件行李、寵物等帶上車。

資料出色 成本不低!

盡管盒子汽車的兩款新車型是面對B端市場,但是這兩款車型的做工并不馬虎。據了解,這兩款車型出自“八爪魚”子產品化底盤平台,通過數字化智能互動平台HIGH DO系統,在降低整車制造成本的同時,增加營運端和司機端收入。

張曙光下注B端市場,到底是盲盒還是硬核?

充能方面,盒子汽車規劃240kW和480kW兩種超充樁方案,最大電壓達1000V。這套裝置具有功率共享、智能排程、矩陣控制、柔性充電、智能收費等優勢,預計2022年可實作充電10分鐘續航可超過約200公裡,2023年完成充電10分鐘續航超過400公裡。

張曙光下注B端市場,到底是盲盒還是硬核?

從官方資料上面來看,盒子汽車旗下産品的實力确實不差,甚至能趕上如今主流純電動車型的配置資料,面對B端市場毫無壓力,但是這僅僅是釋出會上的資料,未來量産車型能否與其保持一緻的配置資料就很難說了。不過據張曙光透露,截至2021年12月10日,BM-400車型意向預售訂單達42000台。

能成為B端的黑馬嗎?

盒子汽車的産品實力不弱,并且目前它還和多家科技合作,例如與去租車達成戰略合作,為該公司旗下業務提供更多輕資産營運選擇;與四維智聯建立合作,兩者緻力于加強智能網聯領域的經驗共享,打造出特色智能汽車;與孚能科技合作,兩者将在汽車動力電池領域展開合作等。有了衆多合作,盒子汽車就能在B端市場賽道突圍了嗎?

據了解,中國交通運輸部資料顯示,全國活躍的巡遊計程車總量為138萬輛,網約車數量則占多數。

張曙光下注B端市場,到底是盲盒還是硬核?

近兩年,由于受到疫情影響,很多網約平台、線上租車公司都已經内憂外患,“内憂”是因為疫情原因,不得不将成本提升,導緻了客源也随之減少,“外患”是受到了傳統計程車行業的反擊,進一步縮小了市場佔有率,進而導緻了很多網約車平台和線上租車公司倒閉。之前有車企專注于B端市場,忽視了C端市場,讓它在此次動蕩中嚴重受創,如今都沒有恢複元氣。

張曙光下注B端市場,到底是盲盒還是硬核?

盡管如今出行市場在逐漸複蘇,但是目前已經有不少造車新勢力已經在B端市場的賽道上,例如哪吒N01還沒有上市之前,哪吒汽車将為該車型拿下了滴滴等企業的合作項目等。即将要IPO的威馬汽車也在探索B端市場,并推出威馬E.5進軍B端市場,這已經不是威馬汽車第一次探索B端市場了,早在2018年該品牌就推出10萬元左右的威馬EX5出行合作版。還有愛馳汽車等造車新勢力也在探索B端市場。

張曙光下注B端市場,到底是盲盒還是硬核?

另外,傳統車企也有探索B端市場,比如廣汽傳祺推出了T3出行平台,并迅速在華南地區占據市場佔有率;吉利汽車旗下的曹操出行也是如此,最近吉利汽車還與力帆科技合作聚焦B端市場。除此之外,還有上汽和北汽等傳統車企成立出行業務子公司。

張曙光下注B端市場,到底是盲盒還是硬核?

可以說盒子汽車未來聚焦B端市場,要面對衆多實力強勁的對手,再加上盒子汽車的産品要在2023年才能傳遞,錯過了最好的黃金時期,市場會在短短一年時間裡改變很多,到時候市場佔有率有可能被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瓜分得差不多了,盒子汽車還拿什麼來突圍呢?

百姓評車

總的來講,盒子汽車旗下的産品資料不錯,甚至已經可以追趕上如今的主流的新能源車型,可以說一款不錯的新能源汽車,其價格應該不會低,同時這就是它忽略的重點,出行平台所有購買的網約車不需要那麼出色的資料,成本不需要那麼高,隻要有足夠的空間和續航能力就行。如果購車成本提升的話,那麼出行平台也會提升消費價格,這樣會勸退大部分消費者。

另外,如今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都在布局出行市場,它們也有可能造出比盒子汽車旗下産品更好的合作出行車型,2023年傳遞是否會錯失良機。再者,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進軍B端市場,隻是它們旗下的業務之一,它們的主戰場還在C端市場,盒子汽車未來聚焦B端市場,能否在出行市場立足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