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0餘件新時代嶺南花鳥畫作品亮相廣東省文化館

12月18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辦的2021年“在粵”系列活動第三期:“姹紫嫣紅——新時代嶺南花鳥畫精品展”在廣東省文化館一樓展覽廳開幕。

展出7位嶺南花鳥名家作品

展覽由中國美術館原副館長、中國美術館研究員、廣州美術學院中國近現代美術研究所所長梁江擔任學術主持,展出林藍、鄭阿湃、潘小明、許敦平、黃戰生、謝少威、杜甯等7位嶺南花鳥名家的40餘件新時代嶺南花鳥畫作品。

本次展出作品風格各異題材廣泛,既有精微富麗的工筆重彩,又有揮灑怡情的水墨寫意,力圖呈現新時代嶺南花鳥畫藝術的“高原”和“高峰”。

40餘件新時代嶺南花鳥畫作品亮相廣東省文化館

展覽現場

在中國花鳥畫版圖上,嶺南占有重要位置。從明代花鳥畫大家林良、隔山鄉的“二居”到“嶺南畫派”諸位大家,都以花鳥畫為人耳熟能詳。梁江表示,處于新時代改革開放版圖上最具活力的地帶,嶺南畫壇承接着民族文化傳統,又承擔着适應和滿足廣大人民群衆日益增長的精神訴求的使命,此次嶺南7位中青年花鳥名家聯袂獻藝,生動展示了嶺南畫壇開拓和發展的燦然景觀。

守傳統之正,創時代之新

展覽開幕後,參展畫家們還在展廳舉辦了“新時代嶺南花鳥畫創作分享會”,為廣大市民群衆介紹嶺南花鳥畫的傳承發展曆程,并結合自身作品及創作經曆分享“為時代和人民放歌”的心得感悟。

40餘件新時代嶺南花鳥畫作品亮相廣東省文化館

分享會

“嶺南花鳥畫從千百年來筆墨傳統的長河裡走過來,背負着曆史傳承的責任,同時也傳承着創新的基因。”廣東畫院院長林藍認為,“守正”與“創新”是一體兩面的,“守傳統之正,創時代之新”當成為每一位中國畫家的責任。

廣州畫院專職畫家、美術館館長潘小明認為,畫家要做到守正創新,離不開跟廣大人民群衆的交流互動,本次展覽向市民普及中國畫的基礎審美知識之餘,也給畫家直接與觀衆對話的機會,有利于拓寬新時代嶺南花鳥畫的可能性。

身為美術教育一線的從業者,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畫學院書記兼副院長許敦平,華南師範大學教授謝少威,結合自身美術教育經曆探讨花鳥畫家堅持弘揚正道、追求德藝雙馨的心得體會。許敦平表示,美術教育必須從源流與經典着手,并且在具體教學與創作過程中,将作品的社會性與時代性聯系貫通。“畫畫是要畫給大家看的,我們必須要走進群眾之中,才能獲得創作的滋養。”謝少威分享道。

廣東畫院專職畫家杜甯表示,通過作品去表現新時代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氣魄與審美趣味,是一個畫家的責任擔當。

“我們有責任好好利用手中這支畫筆,講好中國故事、廣東故事、灣區故事。”洛克南方美術館館長黃戰生補充道。

展覽将持續到2022年1月8日。

采寫:南都記者許曉蕾 實習生任子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