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我的玩具”換“你的洋芋” 直擊成都版海洋天堂父子的“暖心周末”

川觀新聞記者 魏馮 攝影報道

12月18日16時,成都市溫江區星光天地購物中心對面的大草坪,14歲的軒軒(幹宇軒)和軒軒爸(幹強)開始新一輪的“試煉”——和前六次統一以5元價格賣玩具不同,軒軒爸這次讓軒軒嘗試記住三個不同玩具價格:3元、5元、10元,并給居民介紹玩具。新挑戰之前,軒軒爸在家裡教軒軒記價格、教溝通,還帶他去商場裡攀岩鍛煉了體能和毅力。

用“我的玩具”換“你的洋芋” 直擊成都版海洋天堂父子的“暖心周末”

軒軒爸正在給兒子扣上羽絨服。魏馮 攝

18日15時50分,身着綠色外套的軒軒爸來到一輛銀灰色老頭車前,拿出這次要賣的兩袋新玩具,有仙女棒、拍拍手、玩具車等。一旁穿着黑色羽絨服的軒軒高出爸爸小半個頭,隻見這對父子倆在車前不斷擊掌、打氣,還互相喊了幾聲“加油”。

周六,成都的冬日暖陽吸引不少家庭在草坪玩耍。從軒軒爸的老頭車前到草坪不過10來步,這對父子提着玩具一路向前,像是一對赴“戰場”的勇士。在這片烏泱泱的人群裡,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軒軒的故事,而面臨多少拒絕,每一次父子倆都無人得知。

用“我的玩具”換“你的洋芋” 直擊成都版海洋天堂父子的“暖心周末”

軒軒在兩個女孩面前玩起了自己的玩具。魏馮 攝

軒軒在7歲前陸續查出患有腦癱、孤獨症和地中海貧血、癫痫等病症,軒軒爸為了陪伴孩子康複選擇辭職。12月13日,他陪孩子賣玩具的視訊出圈——四川日報微網誌釋出#爸爸辭職陪自閉症兒子賣玩具#破1.4億。接着,12月14日20時,四川日報微網誌連麥軒軒爸,目前#對話成都版海洋天堂父子#閱讀量1002萬,直播播放量32萬次。

巨大曝光下,全國各地采訪接踵而至,但這一家人還是把孩子的培養、陪伴放在首位,該幹嘛,就幹嘛。

用“我的玩具”換“你的洋芋” 直擊成都版海洋天堂父子的“暖心周末”

軒軒的背影。魏馮 攝

“你自己拿着,我走了!”軒軒爸将玩具放到軒軒手上,示意軒軒獨立賣。18時16時,軒軒賣玩具的實踐開始,軒軒爸拿起自拍杆走在軒軒身後。

賣玩具過程中,川觀新聞記者見證了軒軒遭遇的幾次“拒絕”,但軒軒似乎也習慣了,在爸爸鼓勵下禮貌地鞠躬,說了吐字不算清晰的“謝謝”。而更多居民選擇買了“軒軒牌玩具”,還讓軒軒主動給她們介紹玩具、計算價格。“姐姐,買不買玩具?”軒軒詢問時的吐字往往要聽幾次才聽懂,但願意購買的居民也都懂的起,有的在短視訊上刷到過父子兩,但有的很明顯并不知情。

用“我的玩具”換“你的洋芋” 直擊成都版海洋天堂父子的“暖心周末”

軒軒爸正在引導軒軒計算賣玩具的總價。魏馮 攝

這其中,讓人頗為動容的莫過于一些居民的反應。她們在和軒軒的溝通中,很快從孩子的行為和表達中發現軒軒的特别,看到一旁反複鼓勵引導孩子的軒軒爸,快速了解到了這個家庭的良苦用心。有的索性快速和軒軒爸一起進入角色,和孩子“互動”起來:“你幫姐姐介紹下玩具好不好?”“你幫姐姐算下多少錢好不好?”

用“我的玩具”換“你的洋芋” 直擊成都版海洋天堂父子的“暖心周末”

軒軒爸教軒軒吃洋芋這個動作,花了十年。魏馮 攝

用“我的玩具”換“你的洋芋” 直擊成都版海洋天堂父子的“暖心周末”

軒軒在給爸爸喂吃的。魏馮 攝

這次賣玩具,還出現了軒軒爸始料未及的一幕。軒軒看到兩個女孩坐在草坪上吃洋芋,調皮地在一塊野餐墊上拿了一串洋芋塞在口裡。“這可是從來沒出現的情況!”軒軒爸被軒軒的動作吓了一跳,又好笑又不好意思地給兩個女孩解釋,然後教軒軒用“他的玩具”換“别人的洋芋”。兩個女孩也很快了解了情況,還笑着和軒軒分享了美食,主動買了軒軒的小玩具。

用“我的玩具”換“你的洋芋” 直擊成都版海洋天堂父子的“暖心周末”

兩個女孩跟軒軒分享起了洋芋。魏馮 攝

實際上,賣玩具并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行動”,也考驗家長的心理素質和應對措施。軒軒爸說,他每次出門前,先得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要問自己能不能在孩子出狀況情況下面對,要在家裡反複演練賣玩具的過程,給孩子在背包準備汗巾、他喜歡的玩具。

用“我的玩具”換“你的洋芋” 直擊成都版海洋天堂父子的“暖心周末”

軒軒和一個買玩具的家庭擊掌。魏馮 攝

軒軒爸回憶今年8月第一次帶軒軒賣玩具時,軒軒要麼是自顧自地拿着玩具玩,要麼自言自語地說着“賣玩具”“賣玩具”。當時軒軒爸多少覺得有些無措,但這卻又在他的意料之中——自閉症兒童的特點之一是不願與人對視。

好在,一次機會下,軒軒爸發現了一個正确引導軒軒的方法。”當時草坪附近也有很多人賣玩具的,軒軒看到有個東西想找我要,我就跟他說:‘爸爸現在沒有錢,你把手上的東西賣了,就可以買想要的東西了’,說完軒軒就有了走到别人面前的意願。”軒軒爸補充道:“當軒軒把所有東西賣掉了,我會讓他錢花出去,去買他想要的,下一次他賣玩具的欲望就更強烈。”

用“我的玩具”換“你的洋芋” 直擊成都版海洋天堂父子的“暖心周末”

軒軒和他的玩具盒。魏馮 攝

夜幕降臨,賣玩具也近了尾聲。但軒軒爸回去後,還有一件事要做。“我用手機記錄下孩子賣玩具的過程,還要回去分析我自己有沒有引導不當的地方,以便下次進行調整。我也有用錯方式方法的時候,但不嘗試,就永遠不知道什麼是錯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