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8年三大戰役殲滅百萬國民黨軍,但國軍真正崩潰時間,其實在47年

1948年是國共兩軍軍力發生徹底逆轉的一年,這一年爆發了解放戰争三大戰役,在48年11月遼沈戰役結束後,我軍在全國部隊總兵力突破300萬人,數量上超越了國民黨軍,從此國軍便一敗到底。但是解放戰争中國民黨軍真正崩潰的年份,卻并非連遭軍事失敗的1948年,而是之前一年。

48年三大戰役殲滅百萬國民黨軍,但國軍真正崩潰時間,其實在47年

1947年12月31日,一向保持記日記習慣的國軍最高統帥,在日記本上寫下了“失敗之報如雪片飛來,一惟聽天命而已“這樣的詞句,與解放戰争初期的自負形成了鮮明對比,在1947年末,他已經預感到了戰争的結局。為何如此呢?

48年三大戰役殲滅百萬國民黨軍,但國軍真正崩潰時間,其實在47年

解放戰争時期的中國,4億人口中3億多是農民,以耕地為生。而社會現狀是不到百分之十的人控制了全國九成以上的資本,原本無地少地農民就占了全國人口的絕對多數,長年戰亂更加加劇了農村貧困,也就是全中國大多數人的貧困;雖然國民黨政府由江浙财團和美國支援,且有全國稅收作為物質保障,但戰争是一個複雜的系統,不完全由軍事裝備和軍事技能來實作終結。沒有人力、民心和士氣支撐的軍隊戰鬥力不會處于一個強勢的狀态,尤其國民黨政府面對的對手還把握了自己最薄弱的階級劣勢,把這種差距最大化的表現了出來。國軍在軍事上的失敗始于社會層面,1947年便是最關鍵的一年。

48年三大戰役殲滅百萬國民黨軍,但國軍真正崩潰時間,其實在47年

1947年我方在全國解放區範圍大規模推行土地改革,并且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上億人口獲得了土地,保障了基本生活,這是中國農村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土改的直接作用就是我軍兵力和後勤保障的迅速提高,有了絕對多數的群眾支援,國共兩軍之間天平發生明顯傾斜。一個細節想來令人啼笑皆非,很多國民黨基層軍官和廣大士兵,正與我軍交戰期間得知了老家的爹娘分到了土地,戰壕對面就是解放軍,這仗還怎麼打?有人說我方搞土改取得成功,國民黨政府為何不能照做,和我方争民心?國府也想,但階級構成和背後财團不允許,若在大陸搞了土改隻會輸得更快,這就是國軍的天然劣勢。

48年三大戰役殲滅百萬國民黨軍,但國軍真正崩潰時間,其實在47年

具體到直接的軍事層面。受益于土地改革等威力巨大的政策,東北解放軍在松花江北征兵迅速,在1947年中期兵力突破了50萬人,首次壓制了該地區的國民黨軍隊,并連續發動反攻。到1947年底,東野正規部隊已接近70萬,将國民黨軍壓縮到狹小地理範圍内,直接把老蔣的頭号嫡系陳誠上将打到崩潰,第二年初東北剿總司令換為衛立煌。但這個時候東北局勢其實已經不可逆轉,換誰當總司令都沒用了。我軍在東北形勢明朗且戰略大軍成型,為第二年的全國反攻鋪平道路。

48年三大戰役殲滅百萬國民黨軍,但國軍真正崩潰時間,其實在47年

而其他戰區在1947年也有重大進展,劉鄧中野南下牽制華中國民黨軍;華東陳粟部隊逆轉了1946年的劣勢,在山東連續取勝大量殲滅國民黨軍主力部隊(包括張靈甫74師),是東野之外的另一大主攻力量;西北戰場甚至可以主動放棄延安,以最大限度的運動戰牽制胡宗南集團20餘萬主力,逼着對方不停兜圈子。該主攻的主攻,該牽制的牽制,1947年全國戰局都是按照我軍設定的套路在走。按照國共雙方47年的打法和政策,國民黨軍已經是在等死,出現第二年的敗局是必然的。解放戰争中,國軍早有失敗的預兆,而真正崩潰的時間,恰恰在大決戰前的1947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