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将軍丈夫膝下無子,妻子勸丈夫再娶,後來生下了個科學家

著名将領孫立人将軍一生育有二子二女,這四個孩子的成就令人矚目。大女兒是核子工程專家,大兒子是實體學家,二兒子是計算機工程學家,小女兒則是生物化學專家。

盡管這四個孩子算是出身名門,可成才率也着實高的驚人,加上孫立人将軍自己也是難得的将才,這一家人的基因還真是令人羨慕。

将軍丈夫膝下無子,妻子勸丈夫再娶,後來生下了個科學家

婚姻風波

不過說起來,這四個孩子的生母并不是孫立人的正房夫人張晶英,而是妾室張梅英所生,不止如此,張梅英能夠進門,還是由張晶英牽線搭橋的。

孫立人一輩子娶過三個女子,第一任龔夕濤是兩家父母做主的,典型的包辦婚姻。不過為人孝順的孫立人并沒有特别反對,而且龔夕濤也是一位受過現代教育的優秀女子。是以兩個人雖然談不上濃情蜜意,倒也相敬如賓。

然而這夫妻倆最終的結局卻是漸行漸遠,孫立人在婚後不久就留學美國,可龔夕濤卻就此終止了學業,留在家鄉服侍公婆,做起了傳統的賢妻良母。孫立人本想和龔夕濤共同進步,可當他回來才發現,當時那個新時代的女子已然退了學,成為了一個傳統的女人,兩個人相顧無言,夫妻之間,竟然找不到什麼共同的話題。

将軍丈夫膝下無子,妻子勸丈夫再娶,後來生下了個科學家

當時那個年代,離婚并不容易,孫立人和龔夕濤隻能各過各的,龔夕濤繼續留在老家生活,孫立人在外地工作,除了寄錢回家,兩夫妻基本沒什麼交流。正在孫立人為婚姻苦悶時,另一個女子闖入了他的視線。

這個年美麗的姑娘就是張晶英,那個時候張晶英還是個女學生,不過性格非常活潑大方。因為張晶英也是名門閨秀,和在政府任職的孫立人有共同的圈子,是以很快熟識了起來,自古美人愛英雄,面對孫立人這樣一個優秀的男子,張晶英不由得心動了。

其實孫立人又何嘗沒有心動?張晶英正是他喜歡的那類姑娘,可問題是他家中還有龔夕濤這個正牌妻子。張晶英得知心上人已經有了妻室,自然也非常糾結,可又放不下孫立人,于是她表示,假如孫家沒有意見,自己願意做二房。

将軍丈夫膝下無子,妻子勸丈夫再娶,後來生下了個科學家

娶妻納妾

見張晶英如此讓步,孫立人便跑回老家,說出了自己想要再娶佳人的心思。孫立人的父母勃然大怒,雖然民國時期,男子納妾不算大事,可是孫家父母對龔夕濤這個賢惠的兒媳婦一向欣賞有加,孫立人平日裡對龔夕濤冷冷淡淡,父母已經非常不滿,現在孫立人又想要納妾,二老當然很難同意。

隻是孫立人的态度堅決,他對張晶英一往情深,哪怕忤逆父母也要娶她,丈夫這般态度,龔夕濤也沒有法子,隻能含淚答應。自此,孫立人便另外組建了家庭,雖然對父母講的是納妾,但實際上張晶英在孫立人那裡得到的才是妻子應有的待遇,在孫立人多年的政治生涯中,陪在他身邊的也一直都是張晶英。

将軍丈夫膝下無子,妻子勸丈夫再娶,後來生下了個科學家

在政壇行走的人,又有幾個可以抽身而退的呢?孫立人這個優秀的将領也免不得政治上的煩惱,尤其在來到台灣之後,更是一度遭到軟禁。對于張晶英來說,丈夫的官職高低都是次要,隻要生活安定就好,然而他們這對恩愛夫妻也總有不如意的地方,結婚這麼多年,他們一直沒有孩子。

之是以沒有孩子,是因為張晶英身體有些問題,難以生育。可是張晶英知道,孫立人的心裡還是想要孩子的,她也不希望丈夫絕了後,為了讓将軍膝下有子,張晶英便打算給孫立人再尋一門親事。

雖然仰慕孫立人的年輕姑娘不少,可納妾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張晶英希望能找一個大方得體的人。張晶英覺得,要納妾之前,總得先觀察觀察,于是她先不說納妾,而是對外說征召家庭護士,在衆多來應征的女子之中,找到了一個叫做張梅英的女孩子。

将軍丈夫膝下無子,妻子勸丈夫再娶,後來生下了個科學家

人才輩出

張晶英便委托張梅英去照顧孫立人的身體,給兩個人制造相處的機會,先試試能不能培養感情。果然如張晶英所料,性情和順,知書達理的張梅英很快就博得了孫立人的喜愛,眼見納妾的事情有門,張晶英便親自去找張梅英說媒,在張晶英的撮合之下,張梅英嫁進孫家做了二房太太。

自從張梅英進門之後,張晶英便離開家中,潛心修佛,把家中的事務交給張梅英處理。張梅英也為孫立人生下了四個孩子,滿足了孫立人兒孫繞膝的願望。

将軍丈夫膝下無子,妻子勸丈夫再娶,後來生下了個科學家

家中添了人口,可是孫立人的津貼卻并不多,賢惠能幹的張梅英對家中開支精打細算,還親自做一些小生意貼補家用。孫立人年輕的時候是請家庭教師親自補課的,但到了他的孩子這一輩,家裡沒有這個經濟條件,孫立人便自己做起了孩子們的家庭教師。

對于曾經留洋海外的孫立人來說,給孩子們上課根本是小事一樁,不過他對于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并不苛求,隻要求他們成績看得過去就好,關鍵還是要修煉自身的德行,做個德才兼備的人,孩子們喜歡的東西,他也鼓勵他們去積極地探索,哪怕探索不成功也沒有關系,關鍵是體會到這種自發學習的樂趣。

将軍丈夫膝下無子,妻子勸丈夫再娶,後來生下了個科學家

在父親的關愛之下,四個孩子都考上了名校,孫立人對于孩子們多少有些愧疚,第一次當父親的時候他已經五十多了,能夠陪伴孩子的精力遠不如那些年輕的父親。而且因為他的行動受限,孩子們去海外留學,他都不能去探望他們,就連彼此之間的信件都要被反複檢查。

但是孩子們卻一直都視父親為人生的榜樣,在他們長大之後,更是希望憑借自己的力量幫助父親恢複自由,孫立人曾經在軍中呼風喚雨,可他的孩子們卻沒有從軍從政之人,孫立人本人也并不想讓孩子們涉足政壇,還好,幾個孩子都對科學比政治更加感興趣。

将軍丈夫膝下無子,妻子勸丈夫再娶,後來生下了個科學家

一家四個孩子,四個不同領域的科學家,這自然和孫立人對于孩子的教育和尊重有很大的關系,雖然孫立人自己不是科學家,打模式作為父親,他給了孩子們走向未來的土壤,父母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有孫立人這樣的父親用心教導,也自然就會出現優秀的孩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