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
毛主席
下令解放濟南,給了
許世友
兩三個月的時間。許世友接到指令後就召開了作戰會議。會議上,
聶鳳智
自信地對許世友說:
“隻需要半個月時間即可。”
雖然聶鳳智這麼說,但是大多數人還是選擇謹慎一點。駐守濟南的主将
王耀武
,與國民黨中那些“
酒囊飯袋
”不同,從膽識到謀略都不亞于我軍的許多優秀将領。
王耀武堅守濟南這麼多年,手中還是有幾張底牌的,除了濟南本身的地理優勢以外,王耀武在濟南外圍還布置了三道堅固的防禦工事。和我軍交過幾次手後,王耀武對我軍的打法也是了如指掌,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拿下濟南可以說是難上

圖|王耀武
作戰會議上,大多數人還是選擇比較保守的一邊,主攻一邊助攻的打法,聶鳳智卻有着不同的見解,他認為,打王耀武必須要“
出其不意
”!
許世友給聶鳳智所在的9縱布置了助攻的任務,但是聶鳳智回來下達的卻是“
主攻
”指令,雖然隻有一字之差,但是在戰場上卻有着天壤之别。
不少人都對聶鳳智的做法不了解,聶鳳智解說:
“将助攻改為主攻,目的就是讓大家放開手腳打。王耀武非常依賴自己的判斷,一旦他發覺自己判斷失誤,就會左右搖擺,調整部署,這樣一來必然手忙腳亂!”
勸說成功大家後,聶鳳智又将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許世友,許世友也點頭表示同意。
圖|我軍進入濟南城
1948年9月16日,濟南戰役爆發
,兩方交手後,王耀武發覺西邊火力很猛,于是判斷西邊是主力,将自己的預備隊調到了西邊。預備隊剛到西邊,東邊的進攻也非常的勇猛,一時間前線告急,王耀武以為是自己判斷失誤了,趕緊又把預備隊調到東邊。
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這麼來回調整,王耀武打得是手忙腳亂,無論哪一邊失守,對于濟南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
毛主席原本計劃兩三個月才能打下來的濟南,就這樣不到半個月,僅用8天的時間就打了下來,看來當初聶鳳智還是高估了濟南駐守的國軍。
被俘虜的進階将領問聶鳳智到底哪邊是主攻,聶鳳智哈哈一笑說道:
“為什麼隻能有一邊是主攻?我們兩邊都是主力!”
聶鳳智将軍一生南征北戰打了不少勝仗,作戰政策别出心裁,随機應變,非常有借鑒意義,這也導緻聶鳳智将軍指揮過的不少戰役都被拍成了影視作品。
《偵察兵》、《渡江偵察記》、《戰上海》、《長空比翼》
等作品都是以聶鳳智将軍為原型的。
圖|聶鳳智将軍
一、個子小膽子大,身材瘦志向遠
1913年的初秋,聶鳳智出生于湖北黃安的一個小山村裡,父親給他起名
聶敏
。對于這個兒子,父親給予了厚望,自己一輩子住在村子裡沒見過世面,面朝黃土背朝天,希望兒子可以功成名就,至少不要像自己一樣被剝削欺辱。
聶鳳智從小就過着苦日子,父親很早就去世了,跟着叔叔相依為命,吃了上頓沒下頓。連年的戰亂讓百姓們流離失所,在農耕社會中,失去了田地的人民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黃麻起義
的爆發讓這些飽受軍閥劣紳剝削欺淩的窮苦百姓内心燃起了熊熊烈火。年僅16歲的聶鳳智義無反顧地參加了黃麻起義,去報名的時候,聶鳳智卻被拒絕了,原因很簡單,這個孩子實在是太瘦小了,皮包骨頭的模樣,風一吹就吹倒了。
雖然被拒絕了,但是聶鳳智的革命意志非常堅定,為了加入紅軍隊伍,聶鳳智像塊牛皮糖一樣地跟着紅軍,又是探路又是放哨。久而久之,戰士們都發現了這個瘦弱的少年有着雄鷹一樣的膽識和毅力,最終同意了聶鳳智加入了紅軍。
革命可以不需要強健的體魄,但一定要有着過人的毅力,因為革命注定了是一條極其漫長又艱辛的道路!
圖|紅軍時期的聶鳳智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開始戰略轉移。
1935年,為了響應中央紅軍北渡金沙江,紅四方面軍決定放棄
川陝蘇區
,向西強渡嘉陵江。
嘉陵江沿途地勢起伏,大多為懸崖峭壁,江面寬闊,水流湍急,在沒有完善裝置的情況下強渡嘉陵江,難度極大。除此以外,國民黨
鄧錫侯
帶領58個團還在嘉陵江西岸布置了長達6000裡的防線。
聶鳳智帶領紅軍戰士們造出了100多條船和三座便橋,不斷進行渡河訓練,學習劃船、遊泳技術,以及上岸以後如何展開攻擊。
同年3月28日,聶鳳智率領217團與兄弟部隊在蒼溪以北的原溪口強行渡江成功,并且拿下了火燒寺陣地,殲滅國軍一個旅。成功登岸後,聶鳳智帶領部下一鼓作氣向劍門關挺進,迅速控制了廣元,為強渡嘉陵江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圖|紅軍戰士渡江
1936年,紅四方面軍接受了北上指令。一路上聶鳳智堅定地前進,不僅将馬匹和食物讓給了傷員,還将自己的口糧分發給了餓到不行的士兵。
抗日戰争爆發後,聶鳳智認識到了自己有許多的不足,想要去
抗日軍政大學
學習,兩次申請都沒有結果,年輕氣盛的聶鳳智一氣之下不告而别。伯承把他抓回來以後就是一頓批評,但還是給了聶鳳智8塊大洋,讓他去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在學校裡經過深造的聶鳳智除去了一身的稚嫩與輕狂,變得更加理智成熟,在許多戰役中都準确地預測了敵軍的動向與目的,以冷靜的态度應對一切嚴峻形勢。士兵們都願意跟着聶鳳智打仗,因為跟着這樣的将領打仗,大家更放心!
圖|聶鳳智青年時期
二、蘿蔔刻印拿下國民黨第51軍
強将手下無弱兵,能成為許世友的得力愛将,聶鳳智自然不簡單。
陶勇、錢鈞、王必成、李德生、聶鳳智
等人都是許世友手底下出了名的悍将。衆多悍将中,許世友最看重的就是聶鳳智,聶鳳智的才華和能力也對得起許世友的賞識。
除了開頭提到的濟南戰役外,聶鳳智在抗日戰争中也有許多優秀的作戰。1942年11月,日軍對
膠東地區
展開大掃蕩,聶鳳智負責機關及老百姓的轉移。清晨大家還在吃飯的時候,偵察兵突然氣喘籲籲地跑進來說:
日軍已到10公裡外!
聶鳳智聽完就讓大家趕緊收拾東西,拿着鍋竈飯碗,先撤離再吃飯,大家都疑惑,日軍不是才到10公裡外,哪怕是開飛機過來也要一會兒啊!
聶鳳智不顧大家的疑問,眼睛一瞪指令所有人趕緊撤離。一行人剛剛爬到山上的時候,日軍的炮彈就打了過來,剛剛吃飯的位置被炸了個稀巴爛。衆人都一臉詫異,聶鳳智這才解釋道:
“偵察兵彙報的10公裡,但是他自己跑回來也要10公裡,比日軍快不了多少,他都回來了日軍豈不是也要馬上到了!”
大家都佩服聶鳳智的膽大心細,一般人根本反應不過來,考慮不到這些細節。除此以外,聶鳳智還擅長攻心,和國軍、美軍的幾次交手都是不戰而勝,從心理上直接碾壓敵方。
圖|聶鳳智在戰場上指揮
解放上海的時候,國軍留下
劉昌義
和51軍頑強抵抗,劉昌義帶領的并不是國民黨的嫡系部隊,是以對蔣的立場并不算堅定。
對于國民黨内部的官僚主義和沖突,聶鳳智是了如指掌,他就利用了這一點,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51軍。
聶鳳智和劉昌義打通了電話,向劉昌義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一條路是放下武器投誠,不僅會受到優待,妻兒也會安然無恙,第二條路大家都心知肚明,我的态度也是陳毅将軍的态度!”
劉昌義一聽到陳毅就慌了,趕緊問陳毅将軍到哪了?聶鳳智扯了個謊說:
“陳毅将軍就在27軍後面,你的投降指令也會送達!”
做戲要做全套,為了讓劉昌義相信,聶鳳智趕緊派人從菜地裡拔了一顆蘿蔔回來,仿照陳毅将軍的印章用蘿蔔刻了一個大印,還起草了一份投降指令,上面就印着這個蘿蔔大印。
劉昌義帶着人來到27軍指揮所投降以後,果然要求看投降指令,聶鳳智故意不下去,讓劉昌義等了大半天才下去。等得心煩的劉昌義也沒細看,就這樣相信了聶鳳智。
聶鳳智就這樣不費一兵一卒地拿下了國民黨第51軍。
雖然除了劉昌義帶領的51軍以外,上海還有其他的國民黨守軍,但是有了劉昌義的投誠,上海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
圖|解放戰争時期的聶鳳智
聶鳳智膽大心細,善于謀略,而且心态特别的冷靜,從不會輕敵,每一次戰役都會下足功夫,做好考察工作。
戰場上瞬息萬變,一個小小的細節可能直接決定整場戰役的勝敗。
1949年的渡江戰役中,聶鳳智在戰前考察敵情的時候僞裝成一個農民,牽着牛在長江邊觀察敵人,國民黨一共派出了100多艘戰艦和300多架戰機。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聶鳳智先後派出十幾波偵察兵偵察敵情,對于敵人的每一個火力點都了如指掌後,才開始作戰部署。
結果可想而知,渡江戰役大獲全勝,為解放軍繼續南進,解放南方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有利條件。
聶鳳智有出息,許世友對他也是非常的愛惜,兩人的關系更是好得不得了。早在紅軍延安時期,聶鳳智和許世友就成為了戰友,後來兩人又在抗日軍政大學成為了同窗,直到在膠東戰場上并肩作戰的時候,兩人才成為了好兄弟。
圖|聶鳳智(左)與許世友(中)
毛澤東非常信任許世友,雖然許世友的性格在整個解放軍中都屬于非常特别的存在,但是他的能力和眼光在衆多進階将領中也是數一數二的,聶鳳智對于這個老戰友兼上司是沒一點脾氣。
1946年11月,聶鳳智做完闌尾手術,縫合完刀口,躺在病床上休息,身邊護士在換藥。許世友風風火火地就闖了進來,寒暄了幾句就不說話了,隻是直直地站在床邊。
聶鳳智心裡覺得好笑,但也明白許世友着急趕過來一定是有任務,就開口說道:
“許司令,你有話就說吧!”
圖|許世友
許世友趕緊回答:
“有一場仗非得你去,要不打完仗再住院吧!”
一旁的小護士趕緊擺手說不行,聶鳳智的刀口還沒拆線,也沒長好,動一下就疼,聶鳳智笑了笑,還是忍痛坐起來換上了衣服,和許世友上了前線。
仗打完了,傷口也好得差不多了,許世友讓聶鳳智去住院,聶鳳智笑着說:
“傷口都好了,還住啥院!”
雖然兩人關系好,但是在正式場合和大是大非問題上,聶鳳智還是給足了許世友面子,用智慧巧妙地化解沖突和尴尬。
戰場上沒有常勝将軍,聶鳳智也有打敗仗的時候,回來見許世友的時候,一起作戰的另外兩個師長吓得是心驚肉跳。
許世友的暴脾氣是了名的,這次打了敗仗不知道要怎麼發火呢?
到了司令部,三個人剛進門,許世友就破口大罵:
“打仗前說得頭頭是道,打起來是狗屁不如!”
三個人互相對視了一眼,老老實實地站在門口聽着。
許世友罵累了,也沒話說了,看着三個人老老實實地低頭站着,心裡氣也消了一半,問道:
“你們還有什麼說的?”
圖|聶鳳智
聶鳳智知道許世友雖然這會兒罵得厲害,但是對部下和士兵都非常的關心,于是慢悠悠地回答:
“司令,我們前線打了半天仗,回來又挨了半天罵,現在餓得沒有力氣說話。”
許世友聽完一愣,歎了一口氣:
“沒吃飯怎麼不早說?”
聶鳳智委屈地回答:
“打了敗仗哪有人給我們飯吃?”
許世友聽完這句話就樂了,被聶鳳智弄得又氣又笑。就這樣,嚴肅的檢讨會被聶鳳智機智地化解成了一場飯桌子上輕松的總結會,四個大老爺們一邊吃飯一邊喝着酒,分析着這次失敗的原因,許世友也越來越欣賞聶鳳智了。
争奪東北的時候,毛主席選中了聶鳳智去東北,聶鳳智正準備出發去東北的時候,卻突然收到指令讓自己留在山東。原來是許世友舍不得聶鳳智,對中央說聶鳳智得了
急性肺結核
,得住院。毛主席關心聶鳳智的身體,是以又下達指令讓聶鳳智留在了東北。
直到晚年,兩人的關系都特别好,許世友退休後,聶鳳智把他接到了南京。許世友喜歡打獵,聶鳳智隔三差五地就陪他去打獵,兩人之間的關系像朋友,像兄弟,更像是親人!
圖|許世友與聶鳳智夫婦
三、一招“空城計”粉碎美軍陰謀
聶鳳智深知戰争的殘酷和生命的可貴,指揮過這麼多戰役,他一直都想着如何在保證勝利的同時,将傷亡降到最低,還經常以身作則,站在戰士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1950年6月,抗美援朝戰役爆發,聶鳳智遇到了自己人生最大的難題。
常年地面作戰的他突然被上級任命為
華東軍區空軍司令員
,此前聶鳳智對空軍唯一的了解僅限于見過飛機。
為了更了解空軍,聶鳳智特意找到蘇聯的技術顧問,帶自己上天來一次特技飛行。除了聶鳳智以外,
劉亞樓
、
劉震
等将領都曾切實體驗過特技飛行,強忍着身體的不适,去了解飛機的運作。
在經過一系列檢查後,聶鳳智坐上了飛機,飛機一會兒上一會兒下,飛行速度極快,聶鳳智都咬牙堅持了下來。但是當飛機開始執行空翻一類的高難度動作的時候,聶鳳智還是堅持不住暈了過去。
蘇聯顧問趕緊落地,聶鳳智已經暈倒了,吐得座位上一塌糊塗。睡了整整一天一夜後,聶鳳智醒來後,對于空軍指揮心理也有了底了。
圖|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機
在抗美援朝戰役前期,我軍在空軍領域一直被美軍壓着打。
1951年7月,美軍利用空軍優勢展開了轟炸,聶鳳智率領飛行員參加戰鬥,反而讓美軍吃了不少苦頭。取得初步勝利的聶鳳智戒驕戒躁,将自己慣用的陸戰理論融入到空軍中,對敵軍展開陣型攻擊,“
掏心
”戰術、“
口袋
”戰術等形式多樣的戰術,對美空軍造成了嚴重打擊。
雖然美軍戰機數量多,飛行員技術高,但是我軍的每一個飛行員都做好了為祖國獻出生命的準備,這種勇往直前的精神是美軍遠遠無法比拟的。
抗美援朝的勝利,再一次證明了無論敵人多麼強大,奮起反抗的中國人的強大是沒有上限的,更是不可想象的!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就是中華民族最強大的武器,讓中國在世界上成為了獨一無二的存在!
1955年,聶鳳智被授予中将軍銜,但是這不是結束,而是開始。不少将領在建國後都開始搞祖國建設工作了,但是聶鳳智依舊活躍在一線戰場,因為國軍殘餘還沒有被徹底的消滅幹淨!
建國後,國民黨依舊活躍在我國福建、廣東一帶,雖然沒有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但是經常性地騷擾,對沿海百姓的生活起居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福建的機場設施非常不完善,再加上國軍的騷擾,我軍戰機進入福建還是非常困難的。
圖|被敵軍轟炸的村落
聶鳳智親自前往福建實地勘察,讓空軍部隊采取低空飛行,隐蔽前進,國民黨果然沒有發現。等到國民黨察覺的時候,我軍戰機已經大規模地進入了福建,幾次戰鬥都以我軍大獲全勝告終,國民黨也終于死了心。
1956年,美軍頻繁派出偵察機和戰鬥機騷擾我軍制空領域,空四師飛行員
張文逸
自衛反擊擊中了美國的一架電子偵察機。
美國以此為借口迅速集結了一支配備有3艘航母和30多艘護衛艦、巡洋艦、驅逐艦的隊伍,逼近我國東海領域,還派出了數百架戰鬥機掩護。
面對着來勢洶洶的美軍,不少将領都有些慌了,聶鳳智臨危不亂,冷靜下來,想起了毛主席說過的“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之後對可能的情況展開了分析。
“目前可能發生3種情況,一種是擾而不進,一種是有擾有進,一種是試探我軍反應,以此來判斷下一步發展。”
聶鳳智對在座的将領說道:
“我們要小心求證,穩中有進,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圖|東海海域
說白了,就是“
空城計
”。美軍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制造事端,挑起戰争,聶鳳智冷靜地選擇了旁觀态度,看他們自己表演,下令派出幾架戰機在領空正常飛行,其餘一切如常,但是要時刻密切地關注美軍的動向。
美軍最想看到的局面就是我軍也大戰旗鼓、興師動衆地出動大規模部隊,但是聶鳳智的這一招“
”徹底粉碎了美軍陰謀,弄得美軍有些摸不着頭腦,既摸不清我軍底牌,又拿不準我軍意願。就這樣,自顧自的在東海領域附近轉了幾天,美軍就灰溜溜地撤兵了。後來雖又來過一次,但也隻是來認領被張文逸擊中的飛行員屍體。
1992年4月3日,聶鳳智将軍在南京去世,享年79歲。
臨終前,重病的聶鳳智将軍還從床上掙紮着爬起來,妻子上前阻攔,聶鳳智将軍還惦記着國家,對妻子說:
“敵人還在幾個重點地區放了炸彈,不知道小平同志知道了沒有?”
從黃麻起義到和平年代,聶鳳智将軍都活躍在一線戰場,先後在
土地革命
抗日戰争
解放戰争
抗美援朝戰役
以及
領土保衛戰役
中,聶鳳智将軍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立下了赫赫戰功,直至戰鬥到了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
圖|聶鳳智将軍與家人合影
千軍易得,一将難求,正是像聶鳳智将軍這樣的革命先烈們,用無數的血淚與犧牲,給深陷黑暗的中華大地帶來了點點光明,才有了我們現在生活在藍天碧水下安定又祥和的生活,才有了我們背後這個繁榮又偉大的祖國!
謹以此文紀念聶鳳智老将軍,這盛世,如您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