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本文作者:李嘯天

《飄》的原名是“随風而逝”(Gone with the Wind)。它不僅是一個蕩氣回腸的愛情,還是一部美國社會轉型的史詩。“飄”隻是意譯,很美,信達雅俱全。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南韓版的《随風而逝》,就隻是“Gone with the Wind”,名字相同,内容卻并不相幹,而是一部《十一羅漢》一樣的盜竊故事。它用的隻是字面意思,就是拿了金子後,大家像風一樣四散走人。

我怎麼突然看起了這個《随風而逝》?有必要交待一下。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畢竟,這篇隻是一篇觀影日志,隻紀錄我看過,不代表我推薦大家也去看這部片。

首先,我是因為看完《茲山魚譜》,裡面涉及到丁若铨、丁若镛兄弟,就去查他們的資料。然後發現這部影片的主人公丁若铨的弟弟丁若镛其實比哥哥更厲害,就接着去查丁若镛的資訊。然後發現《随風而逝》裡宋仲基飾演的人物就是丁若镛。那,就必須要看看了。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其次,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正在寫一部與北韓李朝時期的作品,為此我下載下傳了一大堆南韓古裝片,就是想在寫累了的時候,順便看一部,也好能夠繼續沉浸在那個時期的曆史氛圍之中。剛剛好,我的作品中涉及一個官職“冰庫别提”。為了這個官職,特别費勁巴拉地搜尋各種資料。結果,發現《随風而逝》講的故事恰恰正是圍繞李朝時期的冰庫展開的,真個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以上兩個原因促使了在已下載下傳的一大堆古裝韓片中,率先就看了這部。

再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本片的主演是車太賢。想想當年被《我的野蠻女友》整得又笑又哭,感動的不要不要的,還說什麼呢,必須要看的。近些年的《與神同行》裡,車太賢的表現感人依舊。車太賢飾演那種有些窩囊感的小人物,還是相當不錯的。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随風而逝》作為一部十年前的影片,上映于2012年,上映當年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過随着時間的流逝,終究被證明隻是一部流水線式的作品,并不夠經典。是以,後來提到這部作品的人也就少了。

當年之是以活,還以為它雜糅了許多好萊塢電影的因素。方其時,《偷天換日》《十一羅漢》《速度與激情5》等犯罪片正大行其道,是以《随風而逝》當時就大傍這幾部片進行營銷,号稱是“南韓古裝版《十一羅漢》”或者“南韓古裝版《速度與激情》”,可謂傍得好不如傍得巧,于是大火。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話說回來,“南韓古裝版《十一羅漢》”或者“南韓古裝版《速度與激情》”這些都不是吸引我的元素,宋仲基飾演的丁若镛以及冰庫故事才是。但很不幸,宋仲基飾演的丁若镛,隻出現在了影片後面的彩蛋裡,小宋的正臉時間不超過3秒。

因為宋仲基來看《随風而逝》,算是徹底虧大了。本片裡的丁若镛隻是一個有些搞笑的小屁孩而已。對于了解曆史上的丁若镛,毫無用處。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那麼,對于我感興趣的的“冰庫别提”,本片沒有涉及“别提”,但整個故事都圍繞“冰庫”展開,也算是開了眼界,補上了我資料上的一環。

就來先說說“冰庫”吧。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這個話題其實也簡單,古時候沒有冰箱,夏天降暑隻能靠實體降溫,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冰來降溫。但是夏天制冰難度太大,最好的辦法就是将冬天的冰采集好并儲存下來,等到夏天時再拿出來用。這就是“冰庫”的由來,也被稱之為“冰窖”。

在中國,《詩經·豳風·七月》有“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淩陰”之句,詩中的“二之日”“三之日”分别指周曆的二月和三月,相當于夏曆的臘月和正月,“淩陰”即冰窖,可見西周早期就有冬季藏冰之舉。《周禮·天官·淩人》曰:“淩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淩。”“淩人”即主管藏冰事務的官員。是以,中國的采冰及儲冰由來已久。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到了明清時,采冰與儲冰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冰庫/冰窖也有了性質上的劃分,有皇家專屬的官窖,有全國各地府縣的府窖,還有民間自發修建的民窖等等。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根據《大清會典》記載,清代的宮廷之内的冰窖,藏有冰塊兩萬五千塊,景山西門外的冰窖藏有冰塊五萬四千塊,而德勝門外的冰窖,藏有冰塊兩萬六千七百塊,像是正陽門等京城很多地方都建設了冰窖,用來存冰塊。清朝的存冰技術與方法,與以往并沒有進步之處,也都是大差不差的,故宮裡的冰窖,位于如今的慈甯宮一帶,是宮中的養老院集中地。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北韓王朝是明清的屬國,奉大明為天國上朝,各項規章制度都在學中原王朝,冰庫這種東西,自然也有。而且,還為了冰庫設定了專門官職,即“冰庫别提”,是一種正六品的官,類似于現在的副廳級幹部,算是相當進階别了。要知道,現在中國幾百萬公務員,能夠突破副廳級這個級别的,已經屬于鳳毛麟角了,絕大多數公務員會倒在這個門檻之下。不過,《随風而逝》裡的冰庫主官被翻譯為“别監”,大概是翻譯錯誤,因為北韓王朝裡并沒有“别監”這個官職,“别提”的上級是“别坐”,或者“别議”。

《随風而逝》的故事就圍繞北韓皇家冰庫展開。南韓影視業發達,将能夠挖掘的題材都給發掘了出來,除了“冰庫”,其他像圍繞“尚衣院”的《尚衣院》,圍繞“禦膳房”的《大長今》,圍繞“成均館”的《成均館绯聞》等。能圍繞“冰庫”專門開發的《随風而逝》從題材上來說就格外有意思。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按說,“冰庫”就是一個為宮廷提供生活服務的機構,不過《随風而逝》明顯提升了“冰庫”的作用。用台詞講,“以臘月陰寒之氣,在夏日陽氣鼎盛時,聖上能給百姓施以萬冰之恩,而天下得以陰陽調和。”這裡,冰成了朝廷賜福給民間的工具。影片中,也有孤兒院裡的孩子在夏天舔冰進行消暑的橋段。

這隻是外延,《随風而逝》講的故事,更以“冰庫”為核心,上演了一部宮廷權力的争奪大戲。

《随風而逝》的故事發生的時期主要集中在1776年。那一年,北韓第21任君主英祖李昑逝世,第22任君主正祖李祘繼位。李祘是李昑的孫子,他們中間夾着的則是思悼世子李愃。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英祖李昑原本非常喜歡世子李愃,結果後來父子失和,英祖指令世子自裁,結果不成,英祖便指令将世子關進米櫃裡,曆經八天,活活餓死,終年28歲,史稱“壬午禍變”。世子慘死後,英祖也漸覺其冤,後來賜谥“思悼”。這一段故事,由《茲山魚譜》導演李濬益執導過的《思悼》演繹過,那部片由宋康昊飾演英祖,劉亞仁飾演思悼世子,是一部相當不錯的影片,比《随風而逝》強很多。

《随風而逝》裡,思悼世子已經去世,影片隐隐綽綽地暗指思悼的死是被奸臣所害。所謂的奸臣,影片倒也沒有明說,而是隐隐綽綽暗指當朝左議政大臣趙明秀。具體到本片的沖突沖突,就是英祖去世,趙明秀害怕思悼世子的兒子李祘繼位後會清算自己,于是打算謀反,千方百計阻撓李祘繼位,另立新君。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不僅如此,趙明秀不僅想另立新君,更要上下其手,壟斷宮中冰塊的供應。他的計劃是嚴禁民間私采冰塊,冰庫自奸商手中進行采購。然後他與奸臣合謀,擡高冰價,進而中飽私囊,将國庫的錢都倒騰到自己腰包裡。這樣,民工為奸商打工,隻能拿到低微的工薪,而皇宮采購冰塊則是高價,中間的利差全都進入了趙明秀的囊中。

而右議政大臣李尚豪則相對清廉,是一位好官,也是左議政大臣趙明秀的政敵。結果,李尚豪就被趙明秀用計謀害。

影片的男主角李德洙(車太賢 飾)則是李尚豪庶出的兒子。由于是庶出,不太受重視,于是整天吊兒郎當,像個二流子。其實,李德洙是一位博覽群書,相當有正義感的有為青年。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他最看不慣趙明秀的飛揚跋扈,于是就決定要通過自己的方法去搞一搞趙明秀。他不是朝中大臣,當然無法采用正當的權謀,隻能采用陰招。

這個陰招,就是盜竊冰庫裡的冰塊,進而徹底打擊趙明秀。

有人說了,這不搞笑嗎?偷個冰塊就能打擊趙明秀了??

影片裡的設定是這樣的:不是你趙明秀壟斷了冰庫的生意嗎?而且,你趙明秀想向民間采購冰塊的價格與向皇宮供應的價格完全不同,采用了不同的賬本,那麼,我将你的賬本一起投出來,公布于衆,你不就完了嗎?

将冰塊偷走,分給民間,讓百姓都能夠享受冰塊帶來的涼爽,也是有利于民間了。

于是,李德洙就找了一堆奇形怪狀的人,組成了一支盜寶聯盟。李德洙的打算,是将冰分給群眾,将趙明秀的罪行公開,而盜寶聯盟的人則将趙明秀私藏的金子各分一份,然後拿到錢後大家随風而逝,各走各的,各自逍遙。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隻是,李德洙沒有想到這個過程,不僅會扳倒趙明秀,還能将他意欲謀反的陰謀也一并給一鍋端了。

作為一部古裝喜劇犯罪片,《随風而逝》的故事被分為了三部分,第一部分講為什麼要去偷冰?第二部分講如何拼湊盜冰聯盟?第三部分就是将如何偷冰的過程。整個故事線拉的過長,曲折度不夠,明顯不如《偷天換日》《十一羅漢》《速度與激情5》好看,而且總是顯得過于荒誕不經。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唯一值得一提的,算是車太賢了,《随風而逝》已經是他在《我的野蠻女友》之後,算得上為數不多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了。其實,《我的野蠻女友》最讓人記住的是全智賢,車太賢的作用隻是輔佐而已。由他主演的最好的作品,應該是《開心家族》,其他由他獨挑大梁的作品,佳作并不多。而且,《随風而逝》之後,緊接着的《田禹治》口碑撲街,使得他一個跟鬥栽倒,好久沒沒有起來。再一部口碑佳作,已經是《與神同行》了。但是,《與神同行》裡,他也隻是配角,主角是河正宇。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大概想看《随風而逝》的人,就是像我這樣極少的對于“冰庫”主題感興趣的人吧,或者對車太賢感興趣。如果是這樣,還是值得看看的。

南韓版的《飄》,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卻有《十一羅漢》的惡搞

(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