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的對立面并非是不幸,而是麻木,即,喪失了感覺快樂和幸福的能力。
一個人再麻木,也渴望溫暖和幸福。不過這種渴望類似于溺水者的掙紮。一切努力和付出都有着極為明确的目标——盡快上岸。隻要上岸,那就一切都好。上岸後,之前在水裡的掙紮、遭罪和痛苦,就變得有意義。可以緬懷,可以美化,也可以升華。
假如上不了岸呢?
再或者被告知永遠得留在水裡呢?
前面留在水裡的日子還有意義嗎?之前為了上岸而做出的種種努力還有價值嗎?
很多人對于戀愛和婚姻的期許,大約就是溺水者對于盡快上岸的渴望。這無疑對愛情、對婚姻,以及對自己和另一半都造成相當大的壓力。
壓力确實可以作為動力。可遠路無輕載,長期生活在壓力之下,人是會變形的。
于是,僞裝、欺騙就成了有些夫妻之間的常态。同床異夢,漸行漸遠。最熟悉的陌生人,說的應該就是這樣。
然而,無論上岸與否,日子還是得一天天過,柴米油鹽喜怒哀樂該怎樣還是怎樣。
這個時候我們可能需要反思的是,溺水者的生存模式是否需要調整轉換一下,比如郊遊模式如何?
不再想着畢其功于一役,不再幻想王子和公主從此就過上幸福的生活,而是走一段路,歡喜悅納一段路。去發現,去參與,去生長,去欣賞。一段旅程過早結束固然令人心生遺憾和不舍,但這并不能改變過往旅途中的愉快和享受不是嗎?
況且,很多時候結束一段旅程,是為了更好地前往下一站。與其兩個人在路上互相埋怨,互相壓抑,互相攻擊,不如分道揚镳各生歡喜。
當然,這不是一個麻木的人所能做到的。
很遺憾的是,越麻木,越需要飲鸩止渴。
Ps:請相信,我所說的都是錯的。
題圖來自:于英手機
往期文章:
0、《實操 | 把女人本身該有的,掌管自己身體的權力,還給女人——《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12》》
1、《理想VS現實 |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兩個都要——《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11》》
2、《嫦娥放逐 | 對性之堕落的反抗——《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10》》
3、《女娲變身 | 飄風起于青萍之末——《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09》》
4、《夏娃造反——性,如何成為一種生活?——《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08》》
5、《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11月總結【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