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向共和:一隻鹦鹉拉的粑粑顔色不對,為什麼讓李鴻章驚慌失态?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1期:

《走向共和》是一部曆史劇,前後幾十年,囊括了晚清到民國的一系列大事件。

1840年,西方列強用洋槍大炮,強行打開了腐朽的滿清王朝大門,使得東方大國開始真正接觸到西方強國。

在經曆了以洪秀全為主的太平天國沖擊之後,清政府内部漢臣的地位逐漸上升,并掌握大權。随後,以這些漢臣為主,發起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試圖“師夷長技以制夷”,以鞏固清王朝的統治。

而劇集就發生在甲午中日戰争之前,慈禧皇太後要過生日之時……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1期:一隻鹦鹉拉的粑粑顔色不對,為什麼讓李鴻章驚慌失措?

走向共和:一隻鹦鹉拉的粑粑顔色不對,為什麼讓李鴻章驚慌失态?

一、

開篇就是李鴻章在天津的府邸吃清蒸鲈魚,屬下在彙報工作,吃魚器具相當奢華,也符合李鴻章的身份。

李鴻章,安徽合肥人,楊角風讀書的時候,曾經去過“李鴻章故居”,看起來還是相當氣派的。正所謂“宰相合肥天下瘦”,經過李鴻章家族多年的經營,李家大院占據了合肥淮河路中段的半條街,人稱“李府半條街”。

這倒讓人想起另一位晚清名臣,左宗棠,兩次擔任軍機大臣,曆經多次戰役,包括戰太平天國,平撚軍,收新疆,戰法國等。他一生清廉,死後的墓地異常凄涼,遠沒有李鴻章的墓輝煌,不過李鴻章的豪華墓後來被毀了。左宗棠也有故居,是在北京的一個小四合院,而且當年也不過借宿于此,産權不是他的,民國時,隻賣了幾匹白布。

回到劇情,李鴻章的屬下一共彙報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丁汝昌又來催銀子了,主要用于給北洋海軍幾艘軍艦購買彈藥,更換大炮。

第二件事,日本征讨清國策已經坐實,他們要以北韓為跳闆,侵略清朝,占領台灣,再占領東南亞。

第三件事,南洋大臣張之洞上了折子,漢陽鐵廠已經建好出鐵了,以後修鐵路,建輪船都可以:

“據聞,朝野喧嚣,說,張香帥此舉,到底,壓過我北洋一頭。”

而這三件事,李鴻章根本不關心,啊、哦的,繼續吃自己的清蒸鲈魚。

走向共和:一隻鹦鹉拉的粑粑顔色不對,為什麼讓李鴻章驚慌失态?

二、

但,屬下彙報這三件事,并不是随便彙報的,而是另有深意:

首先,丁汝昌又來催銀子,證明他早就催過很多次了,對于李鴻章來說,已經司空見慣,反正也沒錢,催也白催,幹脆不聽也不回複。

而第二件事跟第一件事相呼應的,正因為日本人存在侵略的野心,是以,丁汝昌才催銀子,不然怎麼跟日本作戰?

第一件事沒有解決,第二件事知道了也沒辦法,又不能跑日本讓他們改政策。實際上,我們稱呼甲午中日戰争,日本稱呼為甲午日清戰争,原《走向共和》劇本寫的是日本征讨中國策,一字之差,意蘊不同。

第三件事,在劇本中寫的是翁同龢和閻敬銘關于“恢複制錢”的争鬥,在電視劇中變成了張之洞的南洋跟北洋之争。

這一段顯然是劇集處理得更好,畢竟《走向共和》前一段,南洋和北洋就互相争鬥,都想壓過對方一頭。但到了後期兩者又聯合了起來,李鴻章派人救了漢陽鐵廠,張之洞又送錢給了北洋水師,這樣處理呼應性更強。

除了這三件事,其實還有一個下屬彙報了半件事:

“大人,英國人來電,我北洋水師定制的鐵甲艦,幾近完工,可這款項……”

這件事也是跟錢有關系,屬于第一件事和第二件事的延伸,這艘戰艦在劇中是指吉野号。坊間傳說也是講這艘艦本來是李鴻章訂購的,但後來被日本人買走了。

但真實情況并非如此!

走向共和:一隻鹦鹉拉的粑粑顔色不對,為什麼讓李鴻章驚慌失态?

三、

清政府購買失敗的那艘軍艦是白朗古?恩卡拉達号,由智利海軍購得,該軍艦比吉野号更大,護甲更高,火力更猛。當時甲午中日戰争已經開始,外界輿論也講,誰得到這艘軍艦,誰就是最終勝者。

後來智利那邊不停漲價,而日本又從中作梗,清政府終于沒有購得此軍艦。而劇中提到的吉野号,後來在甲午中如海戰中重創北洋海軍,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前面提到的這幾件事,都沒讓李鴻章停下吃魚的動作,而随後彙報的一件事卻讓他驚慌起來,這是什麼事呢?

“老爺!老爺!準備進貢給太後的那隻鹦鹉,已經一天多不吃不喝了!”

聞聽此言,李鴻章陡然就定住了吃喝,不由自主地呼了一聲:

“啊?”

随後屬下又補上一句:

“拉的糞便的顔色,也有點兒不對呀!”

作為一名封疆大吏,在吃飯的時候,被屬下提糞便,換誰也得膈應,但李鴻章卻不膈應,卻表現出來了驚慌之色,這是為何呢?

其實就是因為這隻鹦鹉是要送給慈禧太後的,如果問國家大事跟上級的小事哪個更重要?

雖然說出來比較殘忍,但終歸來說,國家大事離自己比較遠,但頂頭上司的小事卻近在眼前。這樣說可能不合理,但絕對合情,正應了李鴻章後來面見慈禧時講的:

“太後之事無小事!”

走向共和:一隻鹦鹉拉的粑粑顔色不對,為什麼讓李鴻章驚慌失态?

四、

但其實,這隻鹦鹉的劇情雖然充滿着戲劇沖突性,但在德齡郡主的《禦香缥缈錄》中記載,是袁世凱送給慈禧的鹦鹉:

“奴才蓄有鹦鹉一對,乃是特地打發人從印度那裡覓取來的,為的是要貢獻給太後賞玩,以見奴才一片孝心。”

這時候的袁世凱其實已經是直隸總督了,而劇中的袁世凱才剛剛從北韓跑回來。

之是以,慈禧皇太後喜歡這對鹦鹉,是因為這對鹦鹉會絕招,會說:

“老佛爺吉祥!”

是以,袁世凱說了謊話,就是自己訓練的鹦鹉,根本不是印度來的。其實劇中這一段有點問題,一般送鹦鹉都是送一對兒,哪有送一隻的?

那麼李鴻章為什麼對這隻鹦鹉這麼關心呢?

很顯然啊,他要靠這隻鹦鹉讨慈禧皇太後的歡心,同時為自己辦事啊,辦啥事?

當然是要錢啊,日本已經虎視眈眈,要進攻大清,自己的北洋水師又缺錢嚴重。但李鴻章顯然沒有搞清楚自己跟慈禧太後的關系,隻有關系親密到離不開你,才能送鳥。

對于陌生的上下級關系,不如直接送真金白銀來得實在,不然你送鳥,人家隻給你辦鳥事,是以,錢也沒有籌成。但劇中李鴻章之是以敢送鳥,也就表明,這一時期他跟慈禧的親密關系不一般啊。

走向共和:一隻鹦鹉拉的粑粑顔色不對,為什麼讓李鴻章驚慌失态?

是以,整段對話,貌似李鴻章不在乎國家大事,卻在乎一隻小小的鹦鹉。實際上,他明白,要想解決前面的幾件大事,那就必須做好身邊的這件小事。鹦鹉養好了,太後就高興了,太後高興了,銀子的事才能有着落啊。

而在關心太後的鹦鹉同時,李鴻章還反問了屬下一句:

“袁世凱從北韓跑回來,怎麼就不見了人影啦?”

雖然李鴻章“悠悠萬事,唯太後之事為大”,但他認為第二大的事,卻是袁世凱。

由此,整部劇的開篇就開好了,也應了整部劇的封面,三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故事。三個男人,分别是李鴻章、袁世凱、孫中山,一個女人,就是慈禧。

走向共和:一隻鹦鹉拉的粑粑顔色不對,為什麼讓李鴻章驚慌失态?

整部劇也是圍繞着這四個人展開的,從慈禧建頤和園起,到孫中山建立民國終,而整部劇就一個主題,那就是為中華兒女尋求一個出路!

我叫楊角風,換種事件看《走向共和》,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關注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