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仁川登陸為何最初反對聲一片?卻為何最終又得以實作,啥原因

一張照片、一段曆史、一段風雲,大家好,歡迎來到曆史集合号的文章:

衆所周知在1950年9月15日開始的仁川登陸,是北韓戰争期間美軍進行的一次非常成功的登陸作戰,也是“聯合國軍”五星上将麥克阿瑟将軍最得意的軍事作戰之一。這次登陸行動在美軍内部都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也是在麥克阿瑟一意孤行的倔強中成功的得以實施,在整個登陸作戰以及拱衛灘頭陣地的行動中,美海軍陸戰隊的士兵們隻有20人陣亡,179人負傷,其中還包括一名随軍記者。

很明顯這次行動是非常成功的,那麼很多人要問了,如此重要的地點,如此重要的作戰行動,如此多的人反對,為何麥克阿瑟還會一意孤行的去堅持,并最終獲得勝利呢?

美國仁川登陸為何最初反對聲一片?卻為何最終又得以實作,啥原因

反對聲一片

其實按照登陸條件也就是客觀環境來判斷,仁川地區是非常不适合登陸作戰的。據麥克阿瑟的繼任者也就是第二任“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将軍的回憶錄中寫道:“在整個彎彎曲曲的北韓半島海岸線上,再也找不到比仁川更易守難攻的地點了,這裡退潮時30英尺(9.14米)的潮水在一英裡寬的泥灘上,留下了一條狹窄彎曲的航道,這會讓登陸的坦克和快艇互相碰撞或者擱淺,而成為敵人的“活靶子”。

即使部隊登陸上岸,猶如泥沼一樣的沙灘也會給登陸部隊造成極大的困擾,坦克會深陷泥灘之中,士兵會消耗過多的體力,這些客觀環境都會給部隊造成極大的傷亡。

美國仁川登陸為何最初反對聲一片?卻為何最終又得以實作,啥原因

如果這個地區的海面上水雷密布,也會給登陸作戰造成困難,同時仁川登陸選擇的時間9月中旬也正好處于台風季,如果遇到狂風暴雨會使登陸行動變得困難甚至夭折。這些原因都成為了登陸作戰可能失敗的因素,那麼既然如此,有沒有比仁川更适合登陸的地點呢?

答案是肯定的,就在麥克阿瑟在仁川登陸的計劃送出給衆位将軍時,幾乎是反對聲一片,其中在二戰中實施登陸作戰的兩位專家級将軍就公開表示反對,一位是海軍少将詹姆斯·多伊爾将軍,一位是陸軍少将奧利弗·史密斯将軍。這兩位久經沙場、經驗豐富的将軍到是對另外兩份提議存在一些熱情。分别是在半島東海岸的元山登陸和在仁川以南群山登陸的方案。

美國仁川登陸為何最初反對聲一片?卻為何最終又得以實作,啥原因

力排衆議之下的決定

在元山登陸會更加的出其不意,而在群山登陸會直接給在進攻釜山防禦圈的人民軍造成壓力。但最終這兩份提議都被向來不可一世的麥克阿瑟給否定了,畢竟他才是聯合國軍的最高長官。

可以說将登陸地點最終定為仁川,純粹是麥克阿瑟将軍的一意孤行,他堅信在這裡将會很好地完成登陸任務。因為在他看來如果想要在北韓那寒冷的冬季來臨前結束戰争,就必須在仁川這個易守難攻的地區進行登陸,就因為這裡易守難攻是以防守兵力最為空虛。同時在成功上岸後會切斷北韓人民軍的補給線,一旦人民軍陷入崩潰,在釜山防禦圈内的美、韓軍隊就會突出重圍南北夾擊,徹底的消滅人民軍主力。

這些原因成為了仁川登陸作戰的軍事原因。

美國仁川登陸為何最初反對聲一片?卻為何最終又得以實作,啥原因

是以在麥克阿瑟将軍力排衆議之下,最終聯合國軍的登陸地點定在了仁川,同時麥克阿瑟為了更好的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确性,他又召開了一次會議,這次會議的主旨就是來說服那些反對的将軍們。

而最終諸多将領也在這位司令官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口才下被折服,這其中在仁川登陸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剛才所述的軍事原因以外,還有鼓舞士氣、收複漢城後會振奮人心、南方平定後有時間收獲水稻等等。而那些被其說服的将軍包括剛才持反對意見的兩位将軍,此外還有海軍特納·喬伊上将以及最激烈反對的海軍謝爾曼上将等人。

美國仁川登陸為何最初反對聲一片?卻為何最終又得以實作,啥原因

雖然很多人改變了注意,但包括軍中和“白宮”還是有很多人反對,不過,最終仁川登陸在1950年9月15日成功實作,其成功的很多因素都被麥克阿瑟言中,比如防守此地的北韓部隊人數并不多隻有6500人,而聯合國軍兩栖作戰部隊共有75000多人。就這樣北韓部隊在損失了1350人的代價後将這裡遺棄,而這次登陸的成功也将北韓局勢來了一個180度的大逆轉,也成為了麥克阿瑟将軍一生中的得意之作。

中國、美國在北韓的第一仗,為何成為日本自衛隊學習的模範戰例?

北韓1950年到底多硬氣,敢發動戰争打南韓,南韓還被打的狼狽不堪

北韓戰争美軍慘敗大撤退,6英裡道路,800人隻活37人,美營長大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