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世民英明蓋世、勵精圖治,卻為何傳位給最柔弱無能的李治?

說到初唐的曆史,人們往往會想到英明蓋世、勵精圖治的唐太宗李世民,這位在我國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皇帝,無論是在隋末動亂局勢下的建功立業,還是在登基以後的治理天下,他的才能都使其能夠如魚得水、一展宏圖。而這樣一位英明神武、在位20多年的帝王,卻為何在選擇接班人的時候如此煞費苦心,最終隻選擇了一位柔弱無能的兒子李治來接班呢?難道就沒有更合适的人選了嗎?

李世民英明蓋世、勵精圖治,卻為何傳位給最柔弱無能的李治?

其實說到接班人的問題,在最初李世民的選擇中并沒有李治的位置,畢竟李治之前還有衆多的兄長在,而大哥太子李承乾、四哥魏王李泰都是即位最合适的人選。此三人也都是長孫皇後的嫡子,這在向來有立嫡立長傳統的古代,大哥和四哥比李治更有優勢,是以李承乾在最初被封為太子也是理所應當。既然如此,那為何最終又會花落李治頭上呢?

原因一:殘酷的皇位争奪

在我國兩千年的封建曆史上,甚至是上古三朝時期,隻要你是出生在帝王之家的男子,又有幾人不窺視那把獨一無二,可以坐擁天下的龍椅呢?是以作為李世民的兒子們也自然産生出了對九五至尊、乾綱獨斷的憧憬,而作為太子的李承乾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對于衆多的弟弟也是極力的打壓。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三弟李恪和四弟李泰也是非常被父皇器重的,更是能為争搶皇位而不惜跟自己你死我活的。

李世民英明蓋世、勵精圖治,卻為何傳位給最柔弱無能的李治?

在諸位皇子為了皇位而拉幫結派、勾心鬥角時,也隻有第九子李治沒有拉幫結派,并表現出了寬厚仁慈的一面,在這一點上他的做法被李世民看在心裡。這位久經戰陣、曆經風霜血雨的帝王,對于兒子們的你争我奪早就了然于胸,而李治的寬和、仁孝、柔弱也就成為了最終定鼎乾坤的一個王牌。

原因二:皇子們的激進讓李世民頭疼不已

自古帝王之家最薄情,為了那個遙不可及卻又近在咫尺的皇位,多少的父子至親、骨肉親情在皇位之前變得一文不值。而李承乾的叛亂和李泰的激進做法都令李世民心痛不已,雖然他的皇位也是如此得來,但如今他成為了父親,也不願意看到自己兒子們的自相殘殺。

李世民英明蓋世、勵精圖治,卻為何傳位給最柔弱無能的李治?

而李承乾在謀反失敗後的那番話,也不得不讓李世民幡然醒悟,李承乾說到謀反的原因就是因為如果李泰當了皇帝,那麼兄弟們都不會有好下場。而李泰也說過如果自己即位會殺子并将皇位傳給李治,但這樣的話可以讓李世民感動一時,卻無法真正相信。

是以,作為父親的李世民希望自己百年之後這些兒子依然能夠活下去,而唯一能讓他們存活下去的希望,就是立仁孝寬和的李治為太子,這展現了作為父親的無奈,畢竟父子反目成仇,兄弟互相殘殺是他最不想看到的事。

李世民英明蓋世、勵精圖治,卻為何傳位給最柔弱無能的李治?

原因三:大臣們的擁護

在李世民的時代很多文武百官都是當年在隋末時期就跟随秦王一起打天下的舊部,這些人經曆過隋末的動亂,那些在戰場上殘酷殺戮的場景如今依然曆曆在目。而玄武門之變以及宮廷内鬥也使這些人飽經滄桑,如今他們希望能夠出現一個寬仁的守成之君來繼承大統。

李承乾的叛亂、李泰的咄咄逼人都令人望而生畏,如果這樣的人繼承大統,那麼這些文武百官的命運如何還有未可知,而如果讓李治繼位那麼大家晚年生活可無憂矣。

李世民英明蓋世、勵精圖治,卻為何傳位給最柔弱無能的李治?

就這樣在殘酷的皇位争奪戰中,謀反的嫡長子李承乾被淘汰、激進的嫡次子李泰被排除。

而在立嫡的傳統觀念支配下,也隻剩下柔弱的李治最合适接班,這位沒有争奪動作又性格柔弱的李治反而成為了最後的“赢家”。是以,在大唐貞觀十七年,李世民最終做下決定,立第九子李治為皇太子,這位柔弱寬和的皇子終于在兄長們皇位的争奪戰中脫穎而出,并在李世民駕崩後順利登基。

在日後的統治期間,也可以看出他雖然溫和,但對國家的治理也頗有“貞觀遺風”,在李世民遺留的大臣如長孫無忌、李績、褚遂良等人的共同輔政下,大唐的國力蒸蒸日上,領土面積也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而他也繼續開創着大唐盛世的輝煌。

麥克阿瑟在北韓大敗是因美國媒體的一紙報道?但志願軍卻撿了便宜

在朝800美軍倉皇逃跑,6英裡路隻活37人,美營長得知後号啕大哭!

當我軍識破美國的陰謀後開始主動撤退,卻為何引起了金日成的反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