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43年,名将侯君集謀反被滅族,李世民哭着說:“朕想赦免你,但百官不答應,你還有什麼遺言嗎?”侯君集聽後,淚流滿面說:“

作者:白史客說

643年,名将侯君集謀反被滅族,李世民哭着說:“朕想赦免你,但百官不答應,你還有什麼遺言嗎?”侯君集聽後,淚流滿面說:“就看我立過功的份上,給我留個兒子,繼承侯家的香火和祭祀我的功績!”

侯君集,字子期,生于淄州三水上谷侯氏,自幼便以勇武剛猛聞名一方。他雖然在幼時習武不成,箭法差強人意,卻自诩有過人之處,常在鄉裡顯擺自己的武藝,可他的野心與抱負遠不止于此。

少年時期的侯君集便混迹軍營,跟随李世民的秦王府南征北戰。那時的李世民尚未獲得太多臣子,侯君集可以說是最早追随他的心腹之一。

在多次戰役中,侯君集憑借着沖鋒陷陣的勇猛,漸漸得到李世民的信任。620年,李世民封侯君集為上谷侯,令其統領一支突騎兵。

626年玄武門之變,王世充圍攻李淵于太極宮,大業已無法為繼。這時秦王李世民率領親信草燒玄武門,殺入宮中,誅殺王世充。其間侯君集力戰有功,立下赫赫戰功。

事後李世民登基為帝,是為唐太宗。感念侯君集之功,封其為左衛大将軍,不久進封潞國公,食邑一千戶。

此後數年,在太宗諸多征伐中,侯君集均立下汗馬功勞。太宗對他頗為信任,多有倚重。且因其出身寒門,性格直接,太宗亦見他為人誠實,不曾懷疑過他。

然而好景不長,人心難測,侯君集亦無法避免凡人沖動。640年,太宗第四子李泰被立為魏王,令侯君集頗感忌憚。

他擔心太子李承乾被廢,自己也将失勢。因而暗中拉攏李承乾一方勢力,意圖在朝中得到更大作為。

次年,李靖出征高昌,侯君集作為副将軍,在沙漠中立功。然而其貪婪本性也現出苗頭,擅自掠奪高昌财寶,被禦史彈劾。幸得他人為侯君集說情,太宗方免其一死。

此後侯君集愈發不滿朝廷,轉而與張亮、李承乾密謀謀反。643年事敗,李承乾被廢為庶人,侯君集伏誅,其三子也被流放嶺南。

臨刑前,侯君集痛哭流涕,懇請太宗高擡貴手,留其長子在長安祭祀香火。太宗不忍其苦楚,遂允其所請,仍留長子在京為侯君集守墓。

侯君集雖為大逆不道,然太宗終究不忘其昔年戰功,留其香火以彰恩信。況且君主英明,差別功過,不應因一時之失抹殺所有貢獻,這也充分展現了太宗的寬厚與仁慈。

侯君集長子侯承前雖未被誅,但深感家族之辱,從此淡泊名利,在京城隐居。他一生安分守己,也未再參與朝中争鬥。香火得以傳承,家族雖敗猶榮,可謂最好結局。

侯君集雖為大逆,其初心仍值得嘉許。太宗明鑒此理,是以寬恕侯君集一子,以成全其家族香火。太宗此舉展現出帝王胸懷與廣大的度量,預示大唐堂堂盛世正要來臨。

643年,名将侯君集謀反被滅族,李世民哭着說:“朕想赦免你,但百官不答應,你還有什麼遺言嗎?”侯君集聽後,淚流滿面說:“
643年,名将侯君集謀反被滅族,李世民哭着說:“朕想赦免你,但百官不答應,你還有什麼遺言嗎?”侯君集聽後,淚流滿面說:“
643年,名将侯君集謀反被滅族,李世民哭着說:“朕想赦免你,但百官不答應,你還有什麼遺言嗎?”侯君集聽後,淚流滿面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