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曆史上功高震主,卻安享晚年的四大名将,有兩人被封王

春秋時期的越國大臣範蠡有句名言:“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滅,謀臣亡。”跟着皇帝打天下的大臣,經常會遇到皇帝過河拆橋的事。其中曆史上的典型案例就是漢朝的韓信,以及明朝的藍玉等将領。為了皇帝的江山出生入死,結果在天下安定後,卻被皇帝找借口處死。是以如何能保全性命,也是各位名将必須要面臨的問題。曆史上就有這樣四位将領,功高卻不震主,晚年還享受了幸福生活。他們是誰呢?聽爆史君給大家慢慢道來。

第一位:秦國名将王翦

王翦是戰國時期的秦國将領,與白起、廉頗、李牧并稱“戰國四大名将”。而秦王嬴政能一統六國,王翦與其子王贲乃是最大功臣。六國中,除了最先滅亡南韓王翦沒有參與外,其他五國均是王翦或他的兒子王贲帶兵攻克。

中國曆史上功高震主,卻安享晚年的四大名将,有兩人被封王

王翦劇照

公元前226年,秦始皇決定滅掉楚國,召叢集臣商議辦法。王翦提出“非60萬人無法滅楚”,但李信卻大言不慚地說:“給我20萬精兵足以。”對此,王翦沒有再争議,而是默默退出朝堂,告老還鄉。秦始皇以為王翦是老了,不堪重用,便将這個滅楚的機會給了李信。結果李信卻大敗而歸,讓秦國損兵折将。

嬴政這才意識到王翦的重要性,親自上門賠禮道歉。面對如此低姿态的秦王,王翦并沒有立刻感恩戴德,跪謝秦王的知遇之恩。而是“獅子大開口”,不僅要了60萬軍隊,而且還5次向嬴政讨要美田宅園。對于王翦的操作,部下看不懂了。這位征戰多年的老将也并非貪财之人啊,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秦王的底線。

中國曆史上功高震主,卻安享晚年的四大名将,有兩人被封王

王翦這才道出緣由。他幾乎帶走了秦國90%的兵力,秦王不生疑是不可能的。隻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讓秦王相信他确實不會擁兵自立。在滅楚之後,王翦也沒有借助軍功入朝堂執掌權柄,而是急流勇退,歸隐田園。是以王翦是戰國四大名将中,最幸運的一人。

第二人,唐初傑出軍事家李靖

李靖是唐朝開國功臣之一,同時位列李世民“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第八位。他不僅助秦王李世民擊敗王世充,而且還一舉滅亡東突厥,使唐朝疆域自陰山北直至大漠。貞觀九年,統軍踏破吐谷渾,晉封“衛國公”。但他并沒有在意名利,而是在人生的高光時刻毅然退出了朝堂,不問世事,也落得一個安詳的晚年。唐肅宗時期,他被奉為“武廟十哲”之一。

中國曆史上功高震主,卻安享晚年的四大名将,有兩人被封王

李靖劇照

第三人,汾陽王郭子儀

郭子儀生活在唐朝中期,當時正是玄宗李隆基在統治。他也親眼見證了唐朝從繁榮到衰落。安史之亂後,朝廷軍隊潰不成軍,被安祿山等人的叛軍打得節節敗退。是郭子儀等邊軍将領扛起了救亡國家的重任,重挫叛軍,收複河山。

中國曆史上功高震主,卻安享晚年的四大名将,有兩人被封王

郭子儀劇照

郭子儀因戰功彪炳,也引起了皇帝的嫉妒和懷疑,幾次對他加以試探,都被郭子儀用高超的智慧躲了過去。郭子儀也被封為了“汾陽王”,享受别樣的尊榮。這樣的異姓王,在中國曆史上并不多見。晚年,郭子儀依舊過得很快樂,不僅妻妾成群,而且子孫滿堂。

中國曆史上功高震主,卻安享晚年的四大名将,有兩人被封王

徐達

第四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

朱元璋殺功臣的事,千百年來,一直被人诟病。但就是朱元璋這樣重的疑心下,徐達依舊安穩地度過了晚年,不得不佩服徐達的官場智慧。論軍功,明朝諸将恐怕無人能出其右。不僅一路陪着朱元璋打陳友諒、滅張士誠、推翻元朝,而且在明朝建立後,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餘勢力,搞得他們北遁,再不敢騷擾大明邊疆。連朱元璋都不得不承認徐達:“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徐達也被朱元璋贊許為明朝的“萬裡長城”。

中國曆史上功高震主,卻安享晚年的四大名将,有兩人被封王

但就是這樣功勳卓著的人,卻一直小心行事、低調做人。不貪财、不好色、不弄權、不結黨,是以朱元璋即便想殺他,都找不到借口。徐達在死後,被追封為了“中山王”,位列開國六王之首,同時配享太廟。而他的女兒,則嫁給了後來的明成祖朱棣。大家還知道哪些結局很好的名将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