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科院第四屆科學節啟動,中科院成都分院即将整體搬遷至天府新區

今日(12月17日),中國科學院第四屆科學節啟動儀式在四川天府新區十一學校舉行。

中科院科學節是一場全國範圍内的科學盛宴。紅星新聞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中科院成都分院即将整體搬遷至天府新區。同時,中科院成都分院和四川天府新區十一學校簽訂合作協定,雙方将積極探索基礎教育人才的早期培養機制、共同研發項目班課程資源與科普課程的體系建構。

中科院第四屆科學節啟動,中科院成都分院即将整體搬遷至天府新區

中科院成都分院即将整體搬遷至天府新區

啟動儀式上,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分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劉剛君在緻辭中透露,成都分院及系統7家機關作為成都科學城和成都科創中心的核心創新力量之一,即将整體搬遷到天府新區,将與天府新區十一學校成為鄰居。

值得一提的是,為培育走向自然、身心和諧、品性卓越的菁英人才奠定堅實基礎,啟動儀式上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和四川天府新區十一學校簽訂了聯合建立“強基、奠基工程”的合作協定。未來,雙方将積極探索基礎教育人才的早期培養機制、共同研發項目班課程資源與科普課程的體系建構,以及聯合開展“十一講堂”,即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委派優秀專家、科研人才定期到十一學校為學生開展科學和人文講堂。

啟動儀式結束後,校内還開展了一系列科學探究課程,涉及現代大資料知識、光電科普、蛇類紅外感覺系統及原理、土壤研究以及“解密”小斑馬魚在醫學研究中的作用等。

中科院第四屆科學節啟動,中科院成都分院即将整體搬遷至天府新區

科學家講述科研背後故事:

踏勘和研究過1萬多處山地災害點

“你們知道泥石流能夠跑多快嗎?跟蘇炳添差不多。”啟動儀式上,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二級研究員陳甯生在講解泥石流科學預測與減災的相關知識時,打了一個有趣的比方,勾起了現場同學的興趣。

陳甯生從事地質災害的研究工作已經30多年,跑過四川、雲南、西藏、新疆、甘肅、青海等20多個省市自治區,踏勘和研究過1萬多處山地災害點,收集的觀測研究的資料有50多萬條。

他說,中國共有3.35萬處泥石流的災害隐患點,泥石流研究的核心難點是建立一套科學的預測方法,為居住在泥石流隐患點的居民争取到足夠的應對時間。除了利用監測點的儀器和實驗室模拟的資料外,為了采集一手資料和資料,科研人員總是努力在第一時間趕到災害現場,他們常常需要跑遍整個流域去還原泥石流發生時的場景——泥石流跑得多快、濃度是多少、流量是多少、有多大的沖擊力、松散固體物質有多少、從哪裡來的。

每到7、8月,是陳甯生最“緊張”的季節,“俗話說,世界地質災害防治看中國,中國看哪裡?看西南,看四川,看三州,就是涼山、甘孜和阿壩。”陳甯生說,“在四川有很多的幹旱河谷區,那裡平時土地很幹,降水以後,就很容易發生災害。”

“大家常常會有一個誤區,并不是年降水量越多泥石流災害越多,就四川來講,我們有3000多個泥石流災害點,這些災害點90%分布在幹旱河谷區和地震帶。”之是以發生在幹旱河谷區和地震帶,主要是地震産生大量的松散固體物質,幹旱時土地開裂也産生大量的松散固體物質,“這些松散固體物質才是泥石流元兇。”一到下雨的時候它們會收縮,裡面的孔隙水壓力就會增加,這樣使得泥石流就更容易發生。

“我們認識到這個規律以後,就可以根據早期的幹旱和地震,結合曆史災害的資料,形成大資料庫,我們就可以建立了一套預測泥石流災害的方法。”作為地質災害防治專家,近5年來,陳甯生18次應急調查白鶴灘矮子溝、泰甯蘆庵坑溝和樟木滑坡等突發山地災害,揭示了災害的成因,避免了二次災害的發生,支撐了災害管理與災後恢複重建。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 攝影報道

編輯 陳怡西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