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進入精神病患者的腦袋,去幫她買一袋牛奶吧

進入精神病患者的腦袋,去幫她買一袋牛奶吧

阿蒙 | 文

在這個抑郁症都可以用“玉玉”或者“EMO”來縮寫的網際網路喪逼時代,人人仿佛都有點心理疾病。

社恐、自閉、人格分裂開始變成我們挂在嘴邊的借口或是自我介紹欄的誇耀,但很少有人真的願意去看望心理醫生。

又有多少人知道,真正确診心理疾病的人,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進入精神病患者的腦袋,去幫她買一袋牛奶吧

今天要聊的這款遊戲,如果你是心理恐怖愛好者,可能曾經聽說過它的名字——《Milk inside a bag of milk inside a bag of milk......》(簡稱MILK1)。

又或者曾經看到過它極具辨識度的遊戲畫面截圖。

進入精神病患者的腦袋,去幫她買一袋牛奶吧

就算從未聽說,也沒有關系。它會帶你感受,作為一個嚴重的精神疾病患者,買牛奶到底是一件多難的事。

世界隻有紅色,連最簡單完整的句子也無法組織。隻得和腦内莫名的聲音溝通,就算是他人善意的話也會被了解為惡意。

進入精神病患者的腦袋,去幫她買一袋牛奶吧

就算玩家幫助她買到了牛奶,對于她來說,地獄般的噩夢世界卻永遠沒有結束,不,她早已失去了做夢的能力。

昨天,獨立遊戲制作人Nikita Kryukov釋出了該遊戲的續作《Milk outside a bag of milk outside a bag of milk...》(簡稱MILK2),講述的是小女孩買了牛奶回家之後的故事。

進入精神病患者的腦袋,去幫她買一袋牛奶吧

與售價6元流程大概隻有20分鐘的前作不同,MILK2更像一個正式的完整遊戲作品,有了過場動畫和專門的美術畫師,而劇情分支也更多了。

但不變的是,我們都處于主角腦子裡創造的某個遊戲中。在MILK1中,主角不知如何才能買到一袋牛奶,于是創造出了一個視覺小說遊戲,好讓自己的想法和語言都以文字的形式顯示,并借助“玩家”的力量去引導遊戲程序。

而這一次,她創造了一個點選冒險遊戲,來尋找自己影藏于不同物件中的思緒。

進入精神病患者的腦袋,去幫她買一袋牛奶吧

女孩買完牛奶回到家中,穿過恐怖的客廳、廚房最終回到卧室。在我們眼裡再普通不過的黑暗房間,在她眼裡卻是洪水猛獸。

她在自己的幻想與現實之中被來回拉扯,就算知道正常世界應該不會有這些惡魔存在,但還是陷于輪回中。

進入精神病患者的腦袋,去幫她買一袋牛奶吧

在前作中我們從未看到過女孩清晰的面孔,而這一次她終于在自己想象的遊戲世界裡擁有了樣貌,但這并沒有幫助她認識到自己真正的“存在”。

有時她會以為自己已從陽台一躍而下,有時會以為自己被惡魔注入毒素而死,但無論如何,她都隻是一個孤獨的女孩。

進入精神病患者的腦袋,去幫她買一袋牛奶吧

在前作中我們了解到女孩因為目睹了父親的跳樓而“從此世界隻有了紅色”,而本作中,通過電腦中的思緒我們又得知她曾有一個“像活人”的網友。

她對他全盤托出傾訴生活,而他卻把這一切公之于衆。這也是女孩如此沒有安全感的理由,而我們能做的,不過是勸她拔掉電腦的電源線。

進入精神病患者的腦袋,去幫她買一袋牛奶吧

故事最後女孩在夢境中成為了一位母親,有一位和自己一樣難搞的小男孩作為兒子。這一回,她像可以正常人一樣流暢地幫助他買到牛奶。

這似乎是女孩把母親的形象投射在自我身上的幻想,以一個無助父母的視角去幫助有精神病的子女。

然而,遊戲的結尾,小男孩對她(又或者是玩家)喊出了最心碎的一句話——“你完全沒有幫到我!”

進入精神病患者的腦袋,去幫她買一袋牛奶吧

我的一周目體驗到這裡就結束了,不過遊戲每周目都會觸發不同的劇情和動畫,也許我們真的能讓她開心起來?

又或者永遠都隻能在她吃完藥後的短暫時間裡停留,成為她唯一卻又短命的朋友。

進入精神病患者的腦袋,去幫她買一袋牛奶吧

遊戲全程保持着紅紫黑的陰郁色調,而每當女孩陷入循環般的死亡幻想時,玩家是無法與她進行對話的。

與前作相比,MILK2的Meta元素相對較少,不過也像前文中提到的那樣,續作增加人手之後遊戲品質也上了一個台階。

不管是配樂、美術和文案都值得回味。不過我想很多人在結束遊戲後的一段時間,都會陷入心理疾病患者的痛苦和自我拉扯中,不願回憶。

進入精神病患者的腦袋,去幫她買一袋牛奶吧

然而,殘忍的事實是,這就是女孩每天要重複的人生;也是心理疾病患者真實的生活。

你可以ALT+F4選擇逃離惡心的紅色,他們卻連夢中也是如此自我嫌棄的樣貌。這也是遊戲中的meta元素如此令人着迷的理由。

進入精神病患者的腦袋,去幫她買一袋牛奶吧

文章的最後,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去體驗一下這兩款總價不超過50的短篇遊戲。

雖然很難做到感同身受,但下一次面對身邊的心理疾病患者,至少你能試着去想象,對你而言輕而易舉的事對他們有多難。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