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對林肯品牌的期待值太高,當國産後的林肯無法滿足這種期待時,林肯的危機也就蘊釀其中了。
2014年,林肯在7年後重返中國,随即開始了國産的謀劃,但受制于各種原因,國産林肯直到2020年才正式面世,而林肯也借助國産的一波熱潮,當年累計銷量就達到了6.2萬輛,同比增長32%,創下返華以來最高年銷量。
到了2021年,随着SUV“三劍客”冒險家、航海家、飛行家的共同發力,有11個月累計銷量突破82800輛,同比增長54%,國産車型累計銷量突破74600輛,可以說林肯的聲量達到近年的最高位。

究其原因,林肯之道和霸道女總裁毛京波的精準營銷無疑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正如簡單的數字累加一樣,林肯的增長之力能持續多久,可能才是繁華之下的暗湧思考。
信任危機,産品無法比對林肯之道
按林肯的官方說法,重新返華後,林肯即開始在中國市場發展并踐行林肯之道的客戶服務理念,以卓越的客戶體驗為本質,以期打造行業内首屈一指的客戶體驗品牌。
事實上,在最近幾年的車主回報中,林肯确實在消費者購車中給予了細緻入微而又度身定制的客戶體驗,讓他們切身感受到“林肯之道”的與衆不同。
然而,消費者的出行生活不僅僅是購車一個相對短暫的環節,而是包括用車體驗和售後服務的各個方面,這些,林肯顯然沒有做到。
據了解,目前的林肯産品飽受争議。以其拳頭車型,林肯冒險家為例,其被網友稱為“換殼銳際”,新車和福特銳際同樣基于福特C2平台打造,而且都是由長安福特重慶工廠生産,兩者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而新上市的林肯冒險家PHEV版,更是采用了一台1.5T三缸發動機,雖然配有前後雙電機組,但是純電續航也不過64公裡,而且三缸機的對于國内消費者而言,同樣是難以接受的存在。
在車質網上,有關冒險家的投訴也開始顯現。投訴資料顯示,盡管國産林肯冒險家上市時間還不長,但是已經存在導航問題、影音系統故障、玻璃開裂、懸挂故障、變速箱故障燈亮、車門漏水等諸多故障。
此外,林肯在售後方面也存在一些服務投訴。據某成都車主在論壇上反映,其購買的飛行家在出現問題後,當地4S店雖然口頭答應處理,但遲遲得不到實質性回複,他自嘲說,“果然隻有在購車時才是上帝。”
可以說,産品問題已經讓消費者對“林肯之道”産生了深深的懷疑,這顯然是。
這顯然是違背林肯之道初衷的。按照當初林肯之道的說法,“‘林肯之道’是根植于林肯品牌近百年曆史當中在個人服務上的曆史傳承,專為當今中國豪華汽車消費者打造的創新之舉,令他們不僅僅能體驗到林肯最好的産品,還會享受到林肯最好的服務”。
通俗講就是,林肯不僅要做好車,更會做好服務,做好售前售後,給消費者高端的、與衆不同的消費和服務體驗,讓客戶感受專屬的極緻服務,讓消費者明顯感覺到林肯是如何行使高端之道的。
可現在呢?消費者沒有享受到林肯最好的産品,也沒有享受到最好的服務,購車時的喜悅早就消磨殆盡。
這不是林肯中國的問題嗎?其以為在購車環節給予客戶的專屬服務就能讓他們獲得豪華品牌的體驗,這是“偷懶”,還是“傲慢”呢?可能最有發言權的還是消費者自己。
從這個意義上講,林肯目前在中國的政策,隻是抓住了林肯之道的服務表面,并沒有掌握林肯産品與服務之間的緊扣。不是說服務不重要,在中國消費更新的大環境下,服務一定會在豪華品牌的競争中占據很重要的地位,但如果隻是片面的了解服務,那林肯注定會丢掉消費者對其的品牌信任感。
雖已仰望星空,毛京波卻沒能腳踏實地
不得不說,林肯在中國市場取得迅速發展,林肯中國總裁毛京波是功不可沒,但榮辱與共,既然要戴上皇冠,就必須承受其重。如今的林肯品牌暗湧危機,毛京波也難辭其咎。
毛京波曾說:“當我們每一次仰望星空,暢想未來的時候,我們從未忘記腳踏實地的耕耘。林肯的每一步成長,都得益于我們堅持做正确的事。”
如何了解?其實就是既要踏實做産品和品牌,也要認真探索消費需求。至于做到什麼程度?反正毛京波很享受現在林肯銷量增長帶來的成就感。
産品自不必說,國産SUV三劍客的紅利已漸漸消失,基于中國年輕消費者而來的林肯Z有何表現,還不得而知。但沖着已披露的設計和智能科技,似乎也不太樂觀,畢竟所謂“最智能的燃油車”标簽,根本無法打動年輕消費者了。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毛京波曾提及林肯的目标車主時說,“我們瞄準的是36-38歲左右的年輕人,這也是豪華汽車品牌車主的平均年齡”。
也就是說,毛京波口中的年輕人是85前群體,這些人正是家庭、事業壓力最大的時候,當林肯把他們定位為Z世代時,很難讓人了解這是一個“成功了解中國客戶需求”的結果。
多說一句,毛京波确實在奔馳有着出色的成績,但奔馳在中國有厚重的品牌基礎,而林肯不同,林肯是需要被重新認知的,如果一開始就讓品牌口碑塌陷,再想補救就難了。
雖然毛京波一再強調林肯過去兩年的成功是得益于堅持林肯之道的客戶體驗,但“林肯之道”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服務理念,而是一個産品與服務相輔相成,彼此補充的概念,如果毛京波和林肯不能深度拓展“林肯之道”的内涵,那所謂的仰望星空也隻能是剩下擡頭而已。
采寫| 水淼
編輯| 敬遠之